传统城市与数字城市文化形象识别特点对比分析
2019-07-24孟沛谢梦林赵子豪廖媛媛
孟沛 谢梦林 赵子豪 廖媛媛
摘 要: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城市开始逐步向数字城市过渡,而城市文化形象识别在这一过程中也将经历相应的转型。本文探讨了传统城市文化形象识别以及数字城市文化形象识别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劣势,进行了相应的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关系特点,以期为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在未来的城市文化形象策划中,能够取长补短,合理利用新技术,为城市更好地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形象识别;传统城市;数字城市;文化交互
城市形象识别是城市发展所要采取的有效方法,通过城市形象的树立,可以为城市本身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拓宽城市整体视野。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对于自身形象规划的课题研究不在少数,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成都、重庆、张家界等,均通过有效的文化形象识别系统设计与规划,使得城市形象突出,本土文化气息浓厚。如图1所示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经过重新设计改造后的形象,饱含浓郁的成都历史文化风味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加入了诸多现代设计特色,使传统和现代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数字时代发展到今天,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传统城市正在向数字城市逐步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技术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城市文化形象识别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掘更有效的规划方式与传播方法,帮助传统城市形象识别在数字时代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1]
1 传统城市文化形象识别特点分析
城市文化形象识别是城市形象识别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亦是与大众最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它就犹如一个人的外貌和气质,是大众第一眼所看见的内容,因此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中之重。
1.1 优势
通过专业的形象识别设计,可以有重点有层次地针对城市的不同特色进行系统的规划,使得每一座城市能够传达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以及不同的风俗民情,这也是城市个性化塑造所需要的有效方法。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各大城市也许在技术上面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文化上面一定是要有差异的。通过有效的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就能够使得城市本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大放光彩,同时,对于民族多样文化的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城市文化的传达有多种方式,从人的不同感知来划分,可以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感觉。[2]其中的视觉和听觉在形象策划中比较容易做到并且能够被有效地传播,但是触觉、味觉、嗅觉和感觉更多的是要依靠现场受众的个人感知。这就要求在形象策划中,对于一些环境氛围、建筑材质、特色餐饮或者民俗习惯等的塑造必须要有现场受众的加入才能够完成,这也是城市本土文化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与之相关的建筑物、室内陈设、店铺服务、食材调配与设计、民风民俗体验等都是需要精心打造的城市文化元素。比如,提起洛阳,就会让人想起洛阳的牛肉面、浆面条、牡丹花、龙门石窟、牡丹瓷、丽景门、水席、洛阳老街等特色文化;提起上海就会想到本帮菜的精致、店铺的时尚设计、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东方明珠、夜晚霓虹的繁华以及老城区的破旧弄堂。如果我们不到这些城市去切身体会,又怎能真正感知。它们都属于城市文化的精髓,亦是形象塑造的重点,而这种特色形象的传达,也有益于塑造一个好的城市形象。
1.2 劣势
传统城市的文化形象识别多是借鉴企业形象识别(CI)系统中的规划方式,但是城市比企业所涵盖的内容要复杂和宽泛得多,包括城市规划、城市标识、城市建筑、城市民俗、城市街区布景等等,很难像企业形象设计那样做到完全整体统一。在城市形象识别设计中只能是整体布局并且重点细化,对于那些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进行重点的形象策划,以突出城市形象,故不可能面面俱到。再有,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大部分都是需要受众亲身参与的,这就限制了形象塑造的条件,缩小了文化的传播范围,降低了形象传播的效率。因为能够实地来到城市体验的人毕竟是少数,依靠受众体验之后回去再进行二次传播,并带动下一轮的受众体验,这个时间跨度会比较长,并且传播的效率也无法正确地把握。如果单凭传统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许就会落后时代的脚步了。
2 数字城市文化形象识别特点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渐发达,数字城市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它与传统城市相比,更加智能、高效并且能够传播得更加直接和深远。这不得不归功于日渐普及的数字互联网以及各类媒体终端,使得数字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成为可能。
2.1 优点
数字城市的文化形象塑造凭借的一定是各类数字互联网媒体终端,通过有效的媒体设计以及各类文化的数字交互体验来传达城市的整个文化特色形象。首先,这是一个异常高效的途径,同一文化形象设计可以同时提供各地网端用户的远端体验和交流,交流方式直接而迅速,形象传达多样而生动。在数字化的平台,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进行加倍的细化和体验,从而避免了传统城市形象策划中特色文化突出而辅助文化缺失的现象。有关城市的任何文化点,在数字媒体渠道中都可以进行自由的塑造和发挥,将其转化为虚拟的数字形象加以散播,从而满足各类城市文化爱好者的需求。同时,利用媒体渠道,喜好同类文化的受众可以很方便地在各自的网端联络到彼此,并进行相应的文化交流,这是传统城市体验中比较难做到的事情。如现在的一些城市主题社区,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子。因此,数字文化形象识别通过网络媒体技术加速了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和体验,使受众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变得更为简单和直接,同时拉近了城市之外的相关体验者之间的联系;这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亦是传统城市形象识别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2.2 缺点
上文所述,城市形象识别相对来说,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涵盖面也比较广泛,数字文化形象的塑造在面的涵盖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所涉及的触觉、味觉、嗅觉和感觉等在数字渠道中的实现就相对困难了,因为这些感觉的实现目前来说还不能脱离受众现场实地的感受。数字媒体虽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对其进行虚拟描述,但是却不能在远程终端将其转化为实在的物象供人触摸、品尝、感知等,这些感觉的营造是需要受众亲身体验的。数字设计师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如何设计出更具文化层次以及交互特性更强的远端媒体应用,以此来弥补受众现场感知的缺失。因此,数字城市文化形象识别更多承载的是城市文化的远端传播及远端交互体验的职能,最终用户还是要回归现场的感知。
3 结语
在了解了传统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特点和数字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特点之后,不难发现,传统城市与数字城市文化形象识别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互补关系。对于传统城市而言,文化的实地体验绝对是其最大的优势,亦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最有力的渠道;而对于数字城市而言,通过数字远程技术,可以将城市形象瞬间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远端用户面前,并且通过各类成熟的媒体形式如主题社区、城市文化APP、远端交流、动态虚拟展示等等拉近远端用户之间及远端用户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从而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传统城市文化形象识别与数字城市文化形象识别在今后的发展中,它们将呈现出一种相互辅助相互支撑的状态,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各取所長,各补所短,共同为城市形象的建立发挥自身的优势。城市的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远端城市文化的交互体验一定会更加地丰富和生动,但终究文化要回归实地,离开了滋养它的土壤,就无法体会它全部的韵味,今后如何恰到好处地利用新技术新思维,完美地与传统城市的文化发展相结合,是每一个数字城市文化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崔彦伟.视觉城市——城市形象与公共艺术杂谈[J].装饰,2010(07):76-77.
[2] 闵学勤.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60-65.
作者简介:孟沛(1979—),女,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设计,产品设计,交互体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