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逝有所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9-07-24王金华

中国民政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明改革服务

□ 王金华

纵观人类文明史,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无论是我国秦朝的兵马俑,还是古埃及的金字塔等,都是最好的例证。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殡葬文化传统的国家,形成了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生死哲学观、伦理道德观和殡葬礼仪观,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孝为德本的殡葬核心精神和民族特质,对后世直至当代的殡葬活动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带头签名倡导身后实行火葬,改革遗体处理方式,拉开了现代殡葬改革的帷幕。随着殡葬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殡仪馆、公墓、殡仪服务站等一大批现代殡葬服务设施逐步建立普及,人文关怀理念不断加强,殡葬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包括殡葬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就殡葬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殡葬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各方面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公众对殡葬、对殡葬工作的感知和理解。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

一是充分认识到殡葬工作是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的重大民生事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把“逝有所安”作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等基本民生需求的延伸,纳入民生事业发展中统筹推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充分认识到殡葬工作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坚定不移推进遗体火化、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最大限度降低殡葬活动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三是充分认识到殡葬工作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扬弃原则,传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摒弃陈规陋俗,赋予现代殡葬活动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使之成为传递亲情、传承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抓手。四是充分认识到殡葬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重要方面,要继承发扬殡葬改革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通过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扬好的作风,带动社风民风转变,促进整个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改革理念进一步深化

一是推动殡葬方式由单纯遗体火化向节地生态安葬深化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针对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火化率,忽视骨灰处理、散埋乱葬、墓位超标硬化突出等问题,强调在巩固和提高火化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骨灰安葬规范管理,以节地生态、永续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行不占或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推动公墓从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型。二是推动葬法改革向葬礼改革延伸,既坚持火葬区遗体必须实行火葬的关键性变革,又积极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倡导破陋俗、树新风,培育文明现代、节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让每个人有尊严、体面地告别人世,引导在丧葬活动中体现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三是推动殡葬活动由重物质重形式向重精神重内涵转变。以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为平台,举办“开放日”“体验日”,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生死观、殡葬观,通过人文化的告别、人生小电影的制作等方式,让人们深入思考人去世后到底应该留存什么、不需要留什么,从而引导大家从注重大碑大墓等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纪念为主上来,能够以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孝道、传承精神。

工作方式进一步转变

一是推动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多元参与、共管共治转变。既要求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作用,用足行政管理手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加强部门协作,搞好综合执法;又要求注重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在殡葬服务管理中的作用,特别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善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实现多个主体、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二是推动改革方式由倚重行政手段向更多运用惠民利民、激励引导措施转变。面对丧葬陋习的顽固性、反复性,仅依靠行政手段的硬约束虽然容易立竿见影,但也容易反弹回潮。所以,近年来大力推动各地多出台鼓励性、引导性、人性化的政策措施,强调以先进的设施、优质的服务、惠民的举措、有力的保障赢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让群众真正认同并自觉参与殡葬改革。三是推动殡葬服务由日常服务向应急保障延伸。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出事件遇难人员遗体处置机制和工作规程,明确部门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充分体现对重大突发事件遇难人员及其亲属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也进一步发挥了殡葬服务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健全清明节祭扫安全服务保障机制,有效应对自2008年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以来集中祭扫量激增、服务保障任务繁重的挑战,实现全国每年近4亿人次集中祭扫的安全、文明、有序。

在未来的工作中,民政部门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殡葬工作立法进程,尽快推动出台《殡葬管理条例》,研究制定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和老百姓期待的深化殡葬改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公益性殡葬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推进惠民礼葬,真正解决这一老百姓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

生死是人生大事。我们不仅要把“生”的事情安排好,也应该把“死”的事情安排好。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把殡葬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民生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抓紧抓好。希望社会各界能够更多地作为实践者、推动者参与和支持殡葬工作,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理性、客观地评价我国的殡葬改革,让殡葬改革使每位逝者受到尊重,让每个家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文明改革服务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改革之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对不文明说“不”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