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TightRope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2019-07-24郑杰蒋伟亚赵嘉懿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入路关节镜胫骨

郑杰,蒋伟亚,赵嘉懿

(舟山医院 骨科,浙江 舟山 316000)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撕脱骨折是PCL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我国和印度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两轮机动车交通伤[1]。对于完全骨折或伴移位的患者需及时复位骨折和内固定,维持膝关节的稳定,若治疗不当,往往会造成膝关节不稳和远期出现骨关节炎。目前,手术治疗PCL撕脱骨折的方式,以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和关节镜下缝线捆扎固定为主。但是,2010年HORAS等[2]报道了关节镜下采用纽扣钢板悬吊固定PCL撕脱骨折的技术,这一手术方式逐渐在世界各地被应用。笔者在关节镜下使用TightRope悬吊固定PCL撕脱骨折,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例单侧膝关节PCL撕脱骨折患者,依据WHITE等[3]提出的分型,骨折类型分为Ⅱ型和Ⅲ型。其中,Ⅱ型7例,Ⅲ型5例;男8例,女4例;年龄27~53岁,平均38.7岁。致伤原因:6例骑电瓶车损伤,3例骑摩托车损伤,3例小型汽车交通伤。膝关节合并伤:半月板白区损伤4例,后外侧复合体损伤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例。伴随膝关节合并伤的病例术后均可早期被动活动度锻炼,否则不予纳入。受伤至手术时间7~15 d,平均9.6 d。

1.2 手术方法

术前患肢常规石膏托外固定、抬高患肢和低分子肝素针皮下注射预防静脉血栓等对症处理。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常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静脉麻醉。大腿近端上止血带止血,术野常规碘伏消毒,常规建立高位前外侧和高位前内侧入路。关节镜经前外侧入路先行关节腔探查,若伴有半月板损伤则先行半月板成形术。关节镜经PCL和股骨内侧髁之间进入后室,在关节镜监视下建立低位后内侧入路和高位后内侧入路。关节镜从高位后内侧入路进入,刨削器经低位后内侧入路进入后室,清理PCL止点附近部分关节囊和滑膜组织,充分暴露骨折端。适当伸直膝关节,在探针辅助下复位骨折块。PCL定位器(Arthrex公司)角度设置为50°,经前内侧入路进入后室,用其头端进一步复位骨折块并固定,尾端位于胫骨结节内侧,切口约2或3 cm。导针经定位器从胫骨前侧打入,尽量从骨折块中心穿出。移开定位器,用4 mm空心钻经导针建立骨道,引导钢丝或PDS线经空心钻进入后室,然后用抓线钳经低位后内侧入路拉出。移开空心钻,两块TightRope(Arthrex公司)袢钢板用4股5号Fiber Wire线串联(图1),一端通过引导钢丝或PDS线拉入后室,在关节镜监视下拉紧胫骨侧尾线,必要时用探针辅助复位骨折块,然后胫骨侧尾线打结固定。若伴有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和内侧副韧带损伤,则固定PCL撕脱骨折后再予处理。

图1 TightRope悬吊固定装置Fig.1 The suspensory fixation device of TightRope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膝关节用铰链支具固定,尽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和被动活动度练习。术后第3天铰链支具0°位可扶拐下地,1周后开始在支具保护下被动活动膝关节,3周内被动屈曲不能超过60°,3周后被动屈曲逐渐增大,12周达到最大屈曲度。6周内患肢部分负重,之后才能完全负重,保护性使用膝关节支具3个月。12周以后膝关节自由活动,同时行力量锻炼。

术后患者定期门诊随访,了解膝关节稳定性和屈伸活动度。术后10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5.5 min。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感染等并发症出现。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均i期愈合,无进一步移位。1例屈膝受限15°,无伸膝受限;2例后抽屉试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45.6±6.3)分,术后10个月(87.8±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00)。典型病例见图2和3。

图2 典型病例(左膝)Fig.2 Typical case(left knee)

图3 典型病例术后10个月情况(左膝)Fig.3 Ten months after operation in typical cases(Left knee)

3 讨论

笔者使用TightRope在关节镜下悬吊固定PCL撕脱骨折取得满意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易于复制此技术用于处理相似的病例。

尽管骨性撕脱只占所有PCL损伤的一小部分,但精确的复位是必须的,以使膝关节恢复正常生物力学成为可能,防止进一步的骨关节炎进展,且尽量防止半月板或韧带修复的失败。对于急性PCL撕脱骨折,若骨折移位不明显可考虑保守治疗。但是,对于骨折移位超过10 mm、后向不稳超过2°的病例,需要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4-5]。笔者认为,WHITE分型中Ⅱ型和Ⅲ型[3]的PCL撕脱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以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目前,内固定PCL撕脱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工具是空心螺钉和缝线。空心螺钉固定技术简单,对于骨折块较大的病例固定可靠。但是,螺钉切出和撕脱骨块碎裂的风险较大[6]。关节镜下缝线捆扎固定已经被较多学者采用。然而,此技术需要在关节镜下多次过线和建立两个胫骨骨道,技术要求高。虽然单胫骨骨道技术已取得满意效果,但是撕脱骨块过大是其禁忌证,应用范围较窄[7]。

目前,治疗PCL撕脱骨折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关节镜下内固定,这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因为PCL在胫骨平台的止点较深,同时紧邻血管神经组织,所以切开手术精确复位撕脱骨块较困难;术中分离牵拉腓肠肌内侧头,导致术后腓肠肌无力和术后残留疤痕组织,均会影响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8]。相反,关节镜手术术中不干扰腓肠肌,关节囊清理的少且创伤小,术后疤痕组织形成亦少,从而术后对膝关节活动度影响小;另一方面,关节镜术中可以探查发现关节内伴发的半月板、软骨和其他韧带损伤,同时术中可以相应处理[9]。然而,关节镜手术相对于切开手术技术要求更高,不容易大范围推广。

自从2010年HORAS等[2]报道关节镜下使用纽扣钢板悬吊固定PCL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后,已被部分学者采用并取得满意效果。纽扣钢板为撕脱骨块提供均匀的压力分布,从而为骨折愈合提供最佳的环境;纽扣钢板与撕脱骨块接触面积较大,这可以降低骨块被切开或碎裂而导致复位丢失的风险[2]。而且纽扣钢板悬吊固定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撕脱骨块,若骨块较小,术中骨隧道通过PCL止点的中心,利用PCL止点范围较大的特点,纽扣钢板可以均匀施力,从而固定撕脱骨块[7]。另外,使用纽扣钢板固定,无需术后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笔者采用高位后内侧入路作为观察入路,低位后内侧入路作为工作通道,保证镜下膝关节后室视野清楚,较易清理骨折端周围的关节囊和脂肪组织,充分暴露骨折端。这样容易精确复位骨折块,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周围组织进入骨折间隙,从而保证撕脱骨折的顺利愈合。Arthrex公司的PCL定位器头端容易通过挤压来固定撕脱骨块,保证导针固定骨块前不让其移位,这给手术带来很大方便;另外,此技术仅需要一个胫骨骨道,而且无需像缝线捆扎固定技术那样需要多次过线,从而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55.5 min,单纯PCL撕脱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均在50.0 min以内,总体手术时间不长,对术后恢复影响不大,不会提高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生物力学实验提示,用纽扣钢板悬吊固定PCL撕脱骨折,其最大伸长率明显低于缝线捆扎固定和顺行螺钉固定,而刚度、屈服载荷和最大载荷与螺钉固定无明显差异[10]。这为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因此,笔者这组病例均于术后第1周在铰链支具保护下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减少术后关节固定时间,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提升术后膝关节功能。

此技术存在一定缺点,首先是因为通过复位固定撕脱骨块来实现PCL的固定,所以此技术不能解决PCL内的隐匿性韧带损伤。虽然INOUE等[11]认为,PCL内的隐匿性韧带损伤不会明显影响术后胫骨的后移距离,但是本组病例中仍有2例术后后抽屉试验(+)。而这2例病例均为单纯PCL撕脱骨折,骨折块解剖复位并顺利愈合,故该病例存在隐匿性韧带内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存在隐匿性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被动活动膝关节会影响韧带修复,从而影响术后胫骨的后移距离,本组2例术后后抽屉试验(+)的病例与此有关。其次,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应用此技术容易出现撕脱骨块碎裂,影响固定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TightRope悬吊固定PCL撕脱骨折固定可靠,允许术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从而提升膝关节的功能。该技术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满意,是一种治疗PCL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然而,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存在病例少、随访时间短的缺点。今后需进一步积累更多病例,并延长随访时间,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猜你喜欢

入路关节镜胫骨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