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埋承压水粉细砂层盾构机二次始发风险控制技术

2019-07-24程文锋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期
关键词:腔体管片套筒

程文锋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城轨分公司 上海 200443

地铁施工事故,对信息发达的今天,现已屡见不鲜,如道路坍塌,建构筑物倾覆、管线破裂,甚至群死群伤等,每一次事故的发生无不时刻警醒我们工程人,要有敬畏精神,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精细化控制风险。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因为施工工艺的局限性、地质水文的差异性、施工条件的复杂性等,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使得地铁施工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风险问题,其中盾构机在承压水粉细砂层中始发、接收、乃至掘进即是目前最常见、最凶险、最不易控制的一项风险,一旦控制失效,涌水涌沙,仍及更大的事故。

目前,国内关于盾构机在各类承压水粉细砂层中始发、接收的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比较多,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而在全封闭空间、地面措施受限、加固失效首发失利情况下,二次始发的风险控制技术的研究则不多,如盲目二次始发,则本已失稳的土体将持续被扰动,洞圈与盾构机间橡胶止水帘布紧贴力将难以持续抵抗水头压力,终将形成空隙,即使5mm的一个孔隙,在高水头压力下,短时间内也会产生大量水土流失,沉降将难以控制,从而造成塌陷事故。因此,实施“全封闭空间条件下,承压水地层盾构机始发风险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1 依托工程概况

1.1 概况描述

某城市地铁标段一区间盾构始发端正位于繁忙主干道下方,始发车站为全封闭三层换乘车站(另一换乘地铁线正运营中),周边重大建(构)筑物林立,各类管线交错叠加。始发端隧道埋深约17.5m,掘进全断面处于富含承压含水层的④2a粉土夹粉砂层,盾构掘进时极易发生突水涌砂,软土层土体较软结构易破坏。

考虑到地面不具备加固条件,结合这类地层,设计盾构始发端土体加固为洞内水平冻结法,加固范围呈“杯型”,杯底厚约3.5m,杯壁厚2m。隧道采用一台直径6340mm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掘进。

1.2 方案背景

盾构机在站内完成调头始发后,冻结加固区掘进缓慢,洞门帘幕板与盾体间不断有小股浑浊水射出,压力尚可,后通过注聚氨酯、双液浆等临时封堵,但每复推则再次渗漏。

在始发39小时后,或受冻结壁融化或盾构掘进多次干扰的影响,洞门帘幕板与盾体间出现多股直径5-8cm涌水涌沙通道,射程达2m,涌水通道压力有加大趋势,水土流失较多,形势危急,后经努力及时封堵住,暂停施工,待确定二次始发方案后再行掘进。此时,盾构机体进入土体约6.7m,外露盾体长2.20m,刀盘处于+5环。

图1 隧道与地面环境位置关系图

图2 盾构始发失利后停机位置图

2 方案比选

2.1 基本要求

(1)要确保万无一失,故不得再出现涌水涌沙情况;

(2)要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故不考虑地面处理措施;

(3)要恢复周边道路正常,故工期不宜超过20天。

2.2 方案比选。见表

3 密闭腔体辅助盾构机二次始发控制技术

3.1 密闭腔体结构及防水设计,见图3

(1)结构设计。

①受力模型。车站侧墙取1m宽建模,墙面简化为两跨连续梁。在向密封腔室内填充聚氨酯泡沫时,侧墙受到由上向下的三角形荷载,荷载的递增率为0.7KN/m(聚氨酯泡沫的密度:0.03-0.07g/cm³),则侧墙底部受到的最大压力为5.075KN/m;当向密封腔室内注水或浆液加压时,填充聚氨酯泡沫已发泡,对侧墙基本无压力,则整个腔室内壁面水压力约300KN/m²。依据覆土深度及掘进环境等因素,盾构机始发时切口水土压约为0.23Mpa,则密封结构设计按耐压0.30Mpa设计。

序号 主要对比方案 方案要点描述可行性分析 比选情况1外圈水平再冻结加固+止水帘布板再加固密封1、利用现有水平冻结管继续冻结,同时补充加密冻结管;2、目前渗漏主因是止水帘布与盾构机不密贴,可以考虑强化3、投入少,工期短;1、现有水平冻结管部分已破坏,难以恢复。2、二次冻结加固仅能保证外圈,掌子面前方基本没有;/3、容易冻结住盾体,不利于二次始发。3、止水帘布底部难以加固密封否2 钢套筒(或钢管节)盾构始发方案1、借鉴行业内常规钢套筒盾构始发、接收技术理念,结合现场实际定做短节钢套筒,填充沙土,以达到掘进掌子面孔隙泥水与套筒内沙土压力平衡。2、工期长约30天。1、密闭空间,场地井口狭小,大型材料转运困难;2、钢套筒定制加工时间长,安装不便、工期不满足要求;3、套筒下部与各结构交界面防渗漏、防水密封不好处理。否3 钢筋混凝土密闭腔体盾构始发方案1、借鉴行业内常规钢套筒盾构始发、接收技术理念,施做钢筋混凝土密封腔;2、借助隧道管片自防水+外防水理念,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交界面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或其他);3、密闭腔体填充聚氨酯堵漏材料;发射架底部满灌细石混凝土已达到防渗漏目的。1、技术理念可行;2、结构受力可行,防水密封可行;3、施工影响小;4、工期可行。 是

②结构受力计算。

墙板在均布荷载,剪力图如图4:

墙板在均布荷载的弯矩如图5:

则均布荷载下跨内最大弯矩:

则均布荷载下支座弯矩

(2)防水设计。

①墙体自身结构与车站、负环管片接触面防水:新旧混凝土接缝处除凿毛保证接触良好达到防水效果外,在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内外两侧各粘贴一道宽24mm、厚3mm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以加强防水效果,凿毛过程中内外两侧留出粘贴遇水膨胀橡胶条宽度的空间,粘贴前清洗接缝处原混凝土表面并吹干。

②负环管片间防水。隧道从-5环开始采用正环模式施工,止水条、弹性密封垫、遇水膨胀橡胶条等按要求使用。为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在环纵缝处打玻璃胶增加防水效果。

3.2 密闭腔体间隙填充设计

(1)在密封结构强度、密封性检验合格后向密封结构内进行填聚氨酯。为确保聚氨酯泡沫顺利填充满整个密封结构,在填充的过程中适当加水,聚氨酯由上部预留孔注入腔室内,同时顶部设预留孔兼做观测窗口,实时验证密封腔内的填充效果,待密封腔内填充饱满以后,将顶板预留孔封闭,并预埋球阀,用于后期注水(或再注聚氨酯)建压检测使用。

(2)填仓后压力测试。密闭腔室内填充完成后,将顶部填充口封堵,并安装注水球阀,通过注浆管将球阀与注浆泵相连,向密闭腔室内注水加压压力,注浆压力保持不低于3bar,对各个连接部分进行检查,包括负环管片环向密封情况,以及新筑密封结构与各既有结构(构件)交界处有无渗漏。

加压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漏水情况,必须马上进行卸压,并及时在渗漏处打孔注环氧砂浆或聚氨酯进行封堵。完成后再进行加压,直至压力稳定在3bar无有漏点。

3.3 盾构机二次始发掘进技术

(1)始发时盾构推进参数的控制。恢复掘进时推进速度5-8mm/min,推力控制在8000kN以下,转动刀盘时注意刀盘扭矩、土仓压力的变化。在保证盾构正常推进的情况下,掘进参数建议选择总推力小于800t,刀盘扭矩小于2000KN·m,掘进速度小于20mm/min。

(2)盾构机尾部尚未进入洞圈前:

①盾构掘进参数不应有明显变化。

②保证密封结构内压力不能减小。

(3)盾尾过正10环后即可封堵洞门。注浆时压力不要过大可根据计算的注浆量分几次注浆(一般分3次),待下部初凝后,进行中部注浆,中部初凝后,进行上部注浆。注浆过程中要准备好钢板型钢等物料,对漏浆的地方进行封堵。

(4)盾构二次始发阶段施工时,对盾构设备调试、洞门的土体稳定、洞门可能出现的涌泥涌沙和地面监测等四个方面要综合考虑,力争匀速、安全始发,尽早进行洞门注浆。因此,盾构二次始发前要准备充分,出土进料组织应顺畅,同时还应准备好应急措施。

4 结论与建议

此次钢筋混凝土密闭腔体辅助盾构二次始发技术的首次成功使用,说明该技术是安全可行的,相比

钢套筒辅助盾构始发更具有灵活性,尤其是适用于密闭空间,法吊装条件缺乏情况,该法也进一步拓宽了盾构始发施工技术的新方向,深入诠释了盾构法施工“水土平衡理念”,具有一定延伸价值。

参考改进建议:聚氨酯间隙填料价格高昂,且具有易燃、异味、压缩性能,不作为首先填充料,可考虑克泥效与惰性浆液替代;负环管片拼装质量及防水要求至关重要,务必按不低于正环管片拼装及防水进行加强;后续钢筋混凝土密闭腔体凿除应与柔性井接头施工联合考虑。

猜你喜欢

腔体管片套筒
浅谈一种可移动式红外治疗仪的防止灯体脱落的改良设计
热力耦合下盐岩储气库腔体蠕变及稳定性研究
一种空间用熔铸炸药逻辑伸缩机构设计
福州地铁滨海快线区间通用环管片选型研究
大直径盾构管片在盾壳内的力学行为实测分析
一种便携式管端除锈装置
大功率连续波磁控管腔体一体化的研究
一种密闭腔体的加热设计与分析
大班学习故事:红黄套筒
线性菲涅尔聚光器的腔体吸收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