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栖谛:瑜伽就是内心的平静

2019-07-24汪小年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体式瑜伽心灵

◎文/汪小年(本刊记者)

内心匮乏,肯定就痛苦了

20多岁时的姚栖谛活泼好动,热衷于跳健美操,并把这种爱好当成了职业,带着一群健身爱好者,在火辣奔放的音乐中热舞。不过,当初的她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最终让她享有盛誉的却是瑜伽。初次体验瑜伽时,她只学了15分钟,就从后门溜走了,瑜伽动作太慢了,她打算等老了再学。直到健身房的经理问她:“现在瑜伽刚兴起,你会教瑜伽吗?”“会啊。”姚栖谛满口答应。“其实,我那时就是想多赚点课时费。”姚栖谛笑着说,“凭着之前15分钟的体验和几盘瑜伽教程光碟,我竟带着学员们学了近一年的时间。现在想来那真是‘以盲带盲’,胆儿太大了。2002年时,社会上专业的瑜伽教师还不太多,大家都以为我教的就是瑜伽,包括我自己。”

后来,姚栖谛到上海一家顶有名气的瑜伽会所,系统地学习了哈他瑜伽,这个传统流派的瑜伽主要练习如何控制身体和呼吸,从而使心灵获得宁静,变得祥和。通过得当的学习,姚栖谛学会了不少体式,并做得很精准、到位,但心灵层面的东西似乎收获得并不多。她开始迷茫,“为什么我教授学生瑜伽时,让他们要闭上眼睛、放松、清净,我自己却清净不了,杂念纷飞?《瑜伽经》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却有口无心地去欺骗别人,我练的这些体式就是瑜伽吗?”姚栖谛在内心里反问自己,“小时候我向往的穿名牌衣服、去有调性的地方吃美食,如今我都得到了,为什么内心的空洞却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痛苦?”人到中年,领悟到瑜伽精髓的姚栖谛给了年轻时的自己一个答案:“因为那时的我内在很匮乏,所以就需要大量外在的物质去填补,但欲壑难填,肯定就痛苦了。”而什么是瑜伽?“其实,瑜伽就是联结的艺术,是身与心的联结。但我们只关注自己的身体,却不关注心灵时,身心都分离了,也就违背了瑜伽所教导的精神了。”

2007年,姚栖谛辞去工作,潜心在寺院修学修禅,3年时间,她在那里重新认识自己、关照自己,倾听自己的内心。其实,“这和瑜伽的精神很契合,从体式开始,但最终趋向于心之修炼。”

瑜伽是身体和精神的平衡与协调

2010年,姚栖谛回到合肥创办了步达瑜伽。步达,即一步一步修正自己的言行,去践行。“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在合肥传播真正的瑜伽,不仅是身体层面的修炼,也兼有心理/精神层面的,因为瑜伽本身就是这两个层面的平衡与协调。”身着宽松黑色长裙、留着板寸头、席地而坐的姚栖谛用舒缓的语调跟记者说道:“现在大部分瑜伽练习者仍认为瑜伽就是高难度的动作,练瑜伽就是为了瘦身、塑形,这是很片面的。你带着一颗功利的心去练瑜伽,今天要做多少个体式、咬牙切齿地要让身体弯到什么程度,这样就很容易受伤。《瑜伽经》的开篇即讲:‘心灵的平静就是瑜伽。’而你却是咬牙切齿、那么痛苦地摧残身体,你的心不平静、身体很受伤,你的身心又怎么能得到滋养呢?”

那些高难度的动作并不是瑜伽,一次高品质的瑜伽课程练习结束时,身心都会很轻松,长期有规律地练习不仅仅是身体获得了健康,更重要的是内心越发平静。而那些高难度动作是长期练习、水到渠成的结果,初学者妄想做到,身体就有可能出问题。

现在有种说法叫“瑜伽病”,其实并不是瑜伽致病,而是错误的练习瑜伽才会致病。如果我们遵循科学的瑜伽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心灵平静,怎么会伤害到自己呢。所有的伤害无非有两个原因:急功近利的练习,和不正确的指导,所以找到正确的瑜伽教练也很重要。关于如何找到好的入门老师,姚栖谛建议道:一定要和老师多沟通,最好能体验课程,不要以名气去选择老师,而是要看品行。这样你才可能找到你认同的老师。

姚栖谛不仅教授学员体式,也会为他们解读瑜伽的内在精神,“这就像是人的两条腿,只侧重一条腿走路,那必然跛行。”采访中,姚栖谛一直强调这点:“瑜伽有八支,即:戒律、内修、体式、呼吸控制、制感、专注、冥想、三摩地。戒律、内修属于人的道德层,体式、呼吸控制、制感属于身体层,专注、冥想、三摩地属于灵性层。这八支合在一起时才是真正的瑜伽,这八支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如果仅仅修炼体式,你就说你在修练瑜伽,那肯定是偏颇的(除非你在一个体式里也同时能照顾到其他七支),不然只能说你做的是‘像瑜伽’而已”。瑜伽八支是净化心灵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生活即瑜伽

姚栖谛练习、传播瑜伽近17年,掌舵步达9年,“不少学员从当初的不理解,觉得我神神叨叨的,到现在真正地喜欢我,理解瑜伽,从瑜伽中获益,这让我很满足。”姚栖谛的话语里有股努力后的释然。

对于姚栖谛来说,瑜伽不仅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瑜伽是我每天的第一餐,跟洗脸吃饭是一样的,它可以很好地清洁我的身体和心灵。在我看来,走路是瑜伽、跳舞是瑜伽、插花是瑜伽、烹茶也是瑜伽。它可以贯穿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姚栖谛曾在海峡两岸的茶艺比赛安徽赛区中获得第一名,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你能得第一名?”姚栖谛淡然地回答道:“一种茶艺是为了表演、取悦评委和观众的;另一种是专注于内在的,两种心境泡出来的茶自然不一样。评委一定懂得这之间的不同。”茶艺比赛时,姚栖谛很放松地将戒律、内修、体式、呼吸等瑜伽元素融入到烹茶当中,能获奖自然就不稀奇了。“瑜伽即生活,这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

姚栖谛自称行者,足迹遍布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修行圣地。在瑜伽的发源地印度,姚栖谛向那里的瑜伽大师取经,让她感叹的是:“老师并没有教多少炫酷的动作,体式都很简单,更多的是静坐、冥想。”有种大道至简的意味。其实,瑜伽里最难的就是“结跏趺而坐,心系一处”。

姚栖谛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母亲的身影,她将母亲也带入自己的生活领域,瑜伽、茶修、旅游,母女俩经常拥抱在一起,甜蜜地微笑、拍照,很温馨。“刚开始我妈并不支持我去禅修,就想让我嫁人,一度闹得很僵,甚至要与我断绝母女关系。但她现在已经是我的‘铁粉’,因为我活出了她喜欢的样子。她觉得现在的我很优秀,有力量去照顾好自己。”姚栖谛说道。至于记者的提问,“关于瑜伽,你获得过什么奖项、拿过什么证书?”姚栖谛微笑着说:“证书只是代表一个阶段的成绩,并不代表你一直在精进、学习,也不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圈内人士的认可,就是最好的证明啊。前段时间在上海,凤凰卫视采访我,快上镜时,化妆师问,姚老师,你怎么不化妆?我说我是靠气质吃饭的。当然这是一个玩笑。证书就如同这化妆,在我看来是给别人看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清楚内在有没有干货。”

如今的姚栖谛,正打算将合肥的瑜伽馆和学员交托出去,因为“我想去外面再多走走、看看,希望在瑜伽这条路上遇到更美的风景”。

猜你喜欢

体式瑜伽心灵
对当代诗词体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Hello White瑜伽馆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绝句体式多变化
练瑜伽
律诗篇法体式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