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龙经开区:工业新城气象新

2019-07-24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大龙开区易地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在更加循环、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发展上做文章,以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洁、城更美为目标,平安大龙、和谐大龙、幸福大龙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春日的午后,记者走进“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龙经开区),绿意盎然的生态工业新城跃然眼前。

在贵州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检修设备、搬运产品……作为大龙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重点项目之一,该公司自2018年5月正式生产运营以来,目前每月产能达270吨,产品供不应求,今年第三条生产线将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力争到年底产值突破1亿元。

围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开发区、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的战略目标,大龙经开区平安大龙、和谐大龙、幸福大龙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脱贫攻坚整区出列。

收获“两个成果”

穿行在大龙经开区内的红星锰业厂区,仿佛置身花园之中,如茵绿地、井然花圃、葱茏树木将厂区装点得格外美丽,鸟雀之声不绝于耳。

近年来,红星锰业投入巨资研发生态治理新技术、新工艺,加速经济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污染源治理、行业治污减排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的高度肯定。

为顺利实现“申创国家级高新区、打造千亿级园区、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战略目标,大龙经开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落户企业形成“工业三废”自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小循环,着力构建园区内企业间互通有无、变废为宝的大循环。

绿色发展产生“鲶鱼效应”,带动园区工业蓬勃发展。眼下,通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巩固提升环保化工产业,大龙经开区积极构建以锰、钡、汞、煤电、建材为核心的循环型工业产业链,促进园区企业稳定发展。

目前,大龙经开区4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及大龙金利、永盛锰业锰渣库土壤修复等项目已经完成;华电大龙投资1.6亿元,启动“超低排放”环保改造项目,有效降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排放量,各项指标均达到超低排放的国家标准……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大龙经开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

“我们将不遗余力继续坚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工业新城建设。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更加循环、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上做文章,以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洁、城更美为目标,‘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大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代才说。

如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在大龙经开区已成为现实。

打造工业新城

2018年,大龙经开区引进新签约项目57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5个的103.63%;到位资金133.3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5亿元的140.34%;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42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个的262.5%;产业项目到位资金99.8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2亿元的121.79%。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1万亩,主要生产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整装,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和钡盐等产品,预计到2020年工业产值将达480亿元。

特色轻工产业园规划面积800亩,主要生产打火机成品及配件、书包、旅行包、拉杆箱、皮具及包装盒(袋)等产品,预计到2020年工业产值将达100亿元。

精细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500亩,预计到2020年工业产值将达70亿元。以红星锰业、汇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锰、钡化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助力经开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壮大。

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园规划面积800亩,预计到2020年工业产值将达100亿元。以银星汞业、重力科技等为代表的废物无害化处置、废物资源化利用、重金属污染防治企业,为经开区走绿色发展路径保驾护航。

新型合金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1500亩,预计到2020年工业产值将达30亿元。以大龙铁合金等为代表的新型建材生产企业,在建筑建设行业大有可为。

北部物流园规划面积2900亩,预计到2020年服务性营业收入可达20亿元。目前,经开区物流产业已建成辐射铜仁、怀化、黔东南等市州的生产性大宗物资集散、配送中心。

“我们充分发挥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功能,择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已形成基础原料—配件—成品全产业链。同时以高铁新城建设为中心,城乡一体、统筹推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及现代化生态文明工业新城。”大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启明介绍。

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试点村——大龙经济开发区大龙镇胜利村新貌。(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供图)

落实民生保障

大龙经开区作为铜仁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四个重点承接地之一,目前共承接德江县、石阡县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26468人,分别安置在大龙经开区大德新区、龙江新区和德龙新区。2018年开发区跨区县搬迁任务为12804人,实际完成2639户12833人。

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大龙经开区狠抓安置点项目建设、移民搬迁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和对接联络,保障跨区域搬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强化后续服务,同步建设为民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成立“大德新区劳务合作社”,组建德龙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优先保障搬迁群众子女入学,结对帮扶援助,对大德新区搬迁户幼儿全部实行免费入园政策,及时规划办学,全力保障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成立卫生服务站,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完善基础配套,落实民生保障。

全力推进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德龙新区三期、龙江新区三期项目快速推进,顺利承接3批2635户12808人入住。龙江三期安置点计划总投资9.4亿元,规划建设49栋1360套安置房,配套建设1所幼儿园、1所中学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德龙三期安置点计划总投资17.28亿元,规划建设142栋2004套安置房,配套建设1所幼儿园、1所小学、医疗服务中心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

此外,率先启动“易扶贷”金融扶贫模式,深化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1211”就业服务保障机制,探索“三个三”,做好跨区县搬迁群众服务,顺利推进就业、就学、就医等后续承接。

围绕“安得下来、融得进去、和谐发展”的目标,大龙经开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大龙开区易地
《抗疫组画》
准能找到你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骆山大龙:500壮汉舞动“江南第一龙”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湘潭经开区三所学校开工建设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每月多出两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