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她力量”

2019-07-24覃淋

当代贵州 2019年19期
关键词:苗族贵州省妇女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覃淋

贵州省妇联以产业为基,以人才为本、环境为优,聚全会之力,组织广大城乡妇女建功乡村振兴,合力脱贫攻坚,建设富美乡村。

4月中旬,在罗甸县龙坪镇罗化蔬菜基地,贵州省农科院名誉院长、蔬菜专家李桂莲正给村民们指导推广“春夏叶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

“辣椒套种春白菜高效模式,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前提下,每亩净增加五六千元;茄子里面也可以套种春白菜,一点都不影响茄子产量。”李桂莲介绍说。

李桂莲是贵州有名的蔬菜专家,致力蔬菜科研工作50余年,由她主持的早熟蔬菜、夏秋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推广,累计辐射推广6000多万亩,产值超过3000亿元,为贵州蔬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重大贡献。

近年来,贵州把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制定下发贵州省妇联“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实施方案,围绕“一引领五参与”,实现了行动实施全省覆盖,以产业为基,以人才为本,环境为优,聚全会之力,组织广大城乡妇女建功乡村振兴,合力脱贫攻坚,建设富美乡村。

产业为基助增收

不仅是余留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在社会治理各领域,建新功、有作为,传美德、树新风,处处激荡着女性的光荣和梦想,闪耀着女性的智慧与创造。

“女愚公”邓迎香一锤一镐凿通生活富裕路。邓迎香是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麻怀联村党总支书记,十多年来,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她带领麻怀村几十户村民把大山凿穿,开出了一条216米的“小康之路”。5年间,她不等不靠,带着村民发展产业,先后与人合作试种铁皮石斛,制定出养殖肉牛、绿壳蛋鸡,种植中药材、果蔬的产业发展规划。在邓迎香带领下,麻怀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变,不仅退出了贫困村行列,现在的人均年收入达到约1万元。

开阳县“致富带头人”严芳回报家乡,利用自己的资源开展“扶贫计划”,在村里、镇里和县里先后成立了四家外贸头饰手工作坊,带动360多名妇女就业创业,人均月工资在4000—5000元。

…………

“李桂莲、余留芬、邓迎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引领全省妇女积极向善、拼搏向上的时代标杆,展现了自信进取、实干奉献的时代风采。”贵州省妇联主席杨玲说。

1988年,20岁的余留芬嫁到了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当时,村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面对这样的窘境,余留芬开始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当时的念头就是,致富一定要靠发展产业。”

2001年,余留芬担任村支部书记。任职以来,她带领村民修路、办养殖场、开酒厂,带动了村子经济快速发展。这让更多人认识了余留芬,认识了岩博村。2018年,岩博酒业销售额高达3亿元,经销商覆盖33个省份,岩博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万元。一些村里的老人拿到分红后喜极而泣,“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一天啊”!

人才为本强素质

“右手在架子上,左手在架子下,拿好针线,一针一针来,注意每一针之间的穿插……”走进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王大英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王大英正手把手教授妇女制作苗绣。

“苗族民间文化技艺丰富,这些技艺都是我们苗家人的宝贝,只要自己还有力气,一定会让更多愿意学习苗文化的年轻人掌握相关技艺,苗家的宝贝要永久流传。”王大英告诉记者。

王大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也是平寨村民族小学的退休教师。从教50载的她,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刺绣、蜡染,跳苗族芦笙舞。同时,为了传承民族工艺,还创建了“开阳县小花苗民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苗族合伙人5名,带动15名绣娘就业,150多名妇女经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人才为本。贵州省妇联把“锦绣计划”作为“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中精准扶贫与文化传承的连接线,促进妇女增收。截至目前,“锦绣计划”培育发展了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354家,妇女手工业产值达60亿元,从事妇女手工产业及辅助行业的妇女达50万人。

同时,主动联合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启动实施新一轮“三女培育”(锦绣女、家政女、持家女)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培训妇女近4万人次,全省脱贫妇女67.8万人。

以双向服务为出发点,为城乡妇女提供就业平台,组织开展“春风送岗位行动”,2018年各级妇联共参与组织专场招聘会208场,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解决3.5万名妇女就业问题。

组织开展“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锦绣计划巧手脱贫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和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激发城乡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

环境为优美家园

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平坦开阔的串寨路……在毕节市纳雍县五一村,记者看到的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我们村能有今天的面貌,妇女的贡献很大。”五一村相关负责人说。

抓群众主体,变“男当家”为“女当家”。2015年以来,五一村立足当前农村男人多数外出务工、妇女带领老弱病残“看家护院”这一实际,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采取“妇女讲给妇女听,妇女带领妇女干,妇女做给妇女看”的办法,在广大妇女同胞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在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王大英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两名苗族妇女正在绘制蜡画。(开阳县妇联供图)

抓星级创评,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启动“谁说女子不如男,文明创建我为先”为主题的“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人人动手、户户参与,从思想深处增强了做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荣誉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经过一系列举措,五一村变美了,荣获“2017贵州美丽乡村推荐旅游目的地”称号。

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还扎实开展“百万妇女携手·共建美丽家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家庭卫生好·要靠主妇巧”评比活动 、“持家、发展、家教”能力提升、“新农屋新庭院新生活清洁行动”、“农村清洁风暴 巾帼在行动”等活动,积极参与“厕所革命”,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妇女之家”等阵地,妇联做给妇女看,妇联带着妇女干,向广大农村妇女传播卫生清洁、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科学文明的知识理念,农村妇女群众人人参与、家家行动,以家庭带动村居、以村居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格局正在形成。

杨玲认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下一步,贵州省妇联将进一步深化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组织妇女参与产业发展助增收、参与技能培训强素质、参与乡村治理促和谐、参与志愿服务帮邻里、参与文明创建树新风,凝聚城乡妇女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苗族贵州省妇女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补妆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当代妇女的工作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