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化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9-07-23王硕

艺术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课堂活动中职语文

王硕

摘 要:中职语文课堂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知识和时代元素,增加体验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亲手编写剧本,亲身演绎体验。通过剧中人物故事,理解文章主题,感受人物特点,激发学习热情,做到乐学爱学,真正在语文课堂中有所收获,得到成长。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活动;情境化教学

近些年来,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和素养为主要内容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00后”,他们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阅读量较小。他们痴迷网络、深陷游戏,成为课堂上的“低头族”。但同时,这些孩子个性鲜明,见解独到,敢于表现自己,更加追求新鲜感。学生普遍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借助手机、网络,他们可以轻松获取想要知道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知识和时代元素,注重内容的丰富多彩,增加体验机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时,笔者所教的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情感丰富,在学习方面充满创造力。因此,课堂上,笔者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进行课文剧本改编,表演情景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通過亲自编排,学会语言表述的严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母子三人面对逆境坚韧不拔、团结一致、渡过难关的精神,通过亲身演绎,体会老板夫妇带给我们的人间温情,通过亲身参与,体会人物身上的乐观、坚毅、奋发精神。

首先,笔者利用两节课时间介绍故事发生背景,梳理故事情节,剖析故事内容,带领学生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寻找感动瞬间,展现生活美好”为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自己感动的点,群策群力,全员投入,分析剧情,编排脚本。从母子三人身上,我们可以感到感动;从老板夫妇身上,我们可以感到感动。这些角度略显平常。因此,在脚本的编写中,尽量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发现不同的感动瞬间,保证每个小组编排的剧本都有新意,从而让学生从多角度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其中,有个小组的学生选取了“幸福的桌子”这个角度,从认识二号桌、了解二号桌的由来,感受这张桌子带来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小组成员七嘴八舌地热烈讨论,设计人物语言,甚至为一个词是否恰当争论得面红耳赤。在脚本的编排与细化中,通过对语言的不断打磨,让学生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语言的运用与表达。笔者也在他们对人物的剖析讨论中,看到了他们的用心与聪慧,看到了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其次,在确立脚本的基础上,每组学生设立导演、编剧、主演、群演等,根据自己的脚本内容和每个小组成员的特点及人物性格确定角色,要求每组学生全员参演,亲身体验。学生通过反复演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升了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教师作为场外指导,答疑解难,提供必要帮助,同时督促每一名学生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提升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表演过程中的害羞心理。

最后,将学生的排练成果在课堂上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出来。为了更好地体现主题,在每组学生表演之初,都要求其导演做推荐性发言,说明感动瞬间及推荐原因。为鼓励学生表演,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组的脚本更符合课本内容,哪组的学生表现更好。每一个坐在台下观看的学生都可以当评委,都可以发表看法观点。同时台下观看的学生也可以向演出的学生提出疑问,并要求现场解答,然后根据脚本内容及演员表现打分。

在学生们点评完毕之后,笔者对每个小组的表演予以肯定,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再引导学生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对课文进行梳理总结,紧紧抓住一个词——“感动”,从母子三人的坚忍顽强、老板夫妇的热情和善、面馆众多客人的耐心等待,以及母子三人摆脱困境后懂得感恩等等,都能体会到感动的力量。在引导学生体会母子三人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共渡难关的生活态度的同时,让学生看到面馆老板夫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回顾整个语文课堂,学生全情投入,在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编写脚本、演绎剧目、点评观点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演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学生也会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情感体验也会更加真实自然。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需符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设计生动活泼、有情有景的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完成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其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在活动和思索中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从而形成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可真正获得内在心灵的成长、人格品质的提升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 蔡伟.新语文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课堂活动中职语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