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竖屏格式网络电影的沉浸阈理论逻辑初探

2019-07-23孟洋

艺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传播效果

孟洋

摘 要:“沉浸式传播”概念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竖屏格式影像的传播与发展,相对应的,影像视听体系和叙事结构也会因为承载格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基于媒介交互逻辑视角,结合沉浸阈构建维度与传播效果模型,论证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沉浸感”与竖屏格式的相关性,探究竖屏格式网络电影在受众感知与视听逻辑方面的理论发展基础。

关键词:竖屏格式;沉浸感;交互逻辑;传播路径;传播效果

媒介传播路径与效果一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人的延伸。”竖屏格式影像的大量出现,VR电影的发展都在试图打破影像空间的“第四面墙”,延伸强调“边界消失”的沉浸式体验,于是“沉浸式传播”被广泛提出,“虚拟现实以其全新的传播交流技术和独特的界面设计,正在产生一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传播交流方式——沉浸式传播。”[1]

数据显示,竖屏格式影像已成为影像沉浸式传播的一种承载方式而被广泛应用,并形成较好的受众基础。例如微信抖音的竖屏广告投放量同比增加46%,完成率是横屏广告的9倍。2017年6月腾讯推出首档竖屏访谈类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上线4期播放量破亿。据KPCB在《2017互联网趋势报告》调查显示,美国人会花费29%的时间观看非全屏的竖屏格式影像,即使影像看上去依旧是横屏格式的。究其原因,正如《纽约时报》的视频负责人Barakat所说,用户更注重在碎片时间内,快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用户宁愿忍受短时间的黑屏,也不会左右旋转横放视频。[2]

尽管一些学者反对电影以竖屏格式呈现,因为竖屏打破了横屏电影的美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竖屏格式直观形式上更符合人类垂直握持的习惯。另外,基于交互逻辑视角,宽银幕更好地承载了复杂的构图,但是对于简单的构图反而难以驾驭,竖屏格式影像构图减少了横向干扰,多以近景特写见常,突出主体的面部表情与细节,[3]尤其在处理一对一的亲密人物关系时,窄屏幕更容易呈现近距离的人物关系,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够带给受众心理态度层面的感官交互体验,唤醒受众的沉浸感,正如阿里文娱郑蔚所言:“竖屏会让受众以为在和他一个人讲话。”

1 竖屏格式影像中的受众感知

沉浸感是电影艺术的基石,交互性是实现沉浸阈的必要途径。根据霍夫曼和诺瓦尔的沉浸模型,将沉浸阈分为八个维度进行衡量评价,以及结合传播效果模型,试图描绘出在交互逻辑下沉浸阈模型(图1)。基于交互视角,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交互性,观看接受作品的过程就是连接现实与虚拟的过程。[4]所以增加交互性是提升沉浸阈值的重要手段。不论是显交互还是隐交互,都是为了提供一种个体化,日常化,可操控化的观影体验。在数字媒体时代,操控价值引发的“沉浸感”成就了作品价值。竖屏观影模式,从传统电影的仰视转变为近距离俯视,竖屏消解了更多仪式感,给受众带来了更多的操控价值。[5]正如“弹幕”的兴起,是电影社交属性的延展,满足了受众的个体性,不再是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艺术想象,受众享受着一种被消解的权威,可操控电影的虐待式快感。竖屏格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互动型”与“沉浸型”观影。

1.1 竖屏格式电影与中国传统画卷的竖轴共向心理

竖屏格式影像与中国山水画竖轴画幅的共向观赏心理有很大关系。追溯到东方传统绘画之初,画作多以竖轴为主,擅长深远的散点透视,传统画作强调意境韵味,创作初衷与观赏心理趋于统一。由于多年传统的竖轴画幅偏好,如果将经验主义式的思维习惯与潜意识观赏心理运用在竖屏格式电影里,竖屏格式电影的传播速度与被接受程度也许会远远超出预期。[6]

1.2 神经学视角下的受众感知模型

张斌教授分析数字屏幕时代的影像逻辑时说道,“大脑即屏幕”,语言学与心理分析并不能为电影解释太多,然而从大脑生物学中却可以获得更多。由此可得,数字影像破坏了传统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引得性再现的关系,观众之前是通过“凝视”的方式观看电影,现在“神经——影像”则倾向于通过调动受众的感知层面,例如记忆,想象,从而电影成了一种“具身大脑”。[7]基于神经学视角,VR艺术家Celine Tricart尝试建构沉浸体验模型,提出“具身”包括自定为感觉,代理感觉,身份认知,VR将受众感受提升到了物理感知层面。

1.3 生物学视角下的受众心理分析

基于生物学理论,人类的眼睛是横向生长,显然横向视野比垂直视野更为广阔,加之,文森特·博瓦(Vincent Bova)[2]提出因为竖屏格式视频直观观看范围过于狭窄,更容易诱发幽闭恐惧症,故部分学者坚信横屏格式比竖屏格式观看视频更为舒适。但是哈佛眼科教授Eric Blattberg也强调说,竖屏格式并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因为眼睛垂直移动距离远超手机端的视野范围。

2 竖屏格式建构的视听理论逻辑

2.1 竖屏格式与漫画分割识别的相关性

在电子传播时代,移动手机延续了印刷时代书籍的设计比例,接近小32开(130mmx180mm)的标准,这样尺寸的手机更符合手机用户垂直握持的习惯。正如2014年的《移动概述报告》称,手机用户在94%的情况均使用垂直握持。

竖屏格式影像的画面构图与分割比例很大程度上借鑒了漫画中漫画帧的识别、抽取与排序。因为漫画中分割线选择的正确性与高效性决定了漫画帧识别与自动排序方法的好坏,因此,在漫画结构定义的基础上,一些学者根据迭代分割排序与分割线识别的理论逻辑,借助二叉树构造算法等,试图找出分割线与边缘线的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影响画面内容的前提下,找到画面最合适的分割位置。

2.2 竖屏格式与另类画幅的可能性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电影画幅的变化可以分为形式范畴的画幅变化和内容意义范畴的画幅变化。[8]竖屏格式电影目前来讲是一种迎合手机移动端,方便垂直握持的9∶16的画幅电影,该画幅属于功能性的形式范畴的画幅变化。形式上的画幅变化体现了技术进步的应用价值,作用于外在的形式化表现,例如电影从全画幅1.33∶1到遮幅宽银幕电影1.85∶1,再到变形宽银幕电影2.35∶1发生的多次转变。[9]相对应地,竖屏格式电影也具有内容意义范畴的特性,这种变化侧向于突破画幅的局限而创造更多的美学意义与情感元素。

3 结语

竖屏格式已经成为除了电影之外大部分影像的载体,尽管目前商业市场上并未有完整成熟的竖屏格式电影出现,但是鉴于竖屏格式更有利于唤醒受众沉浸感,加强电影交互性,竖屏格式网络电影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2007(6).

[2] 顾洁,王璐璐.竖屏——短视频行业的新格式[J].东南传播,2017(9).

[3] 杜佳冰.竖屏格式在移动端访谈纪实节目中的应用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8(8):47-49.

[4] 王楠,廖忠祥.建构全新审美空间:VR电影的沉浸阈分析[J].当代电影,2017,261(12):117.

[5] 张慧喆.“小微屏幕”的现代美学意义[J].当代电影,2018,267(6):137-139.

[6] 宿志刚.竖式观赏的勃兴——短视频与中国画竖轴共向心理与视听制作研究[J].学术论坛,2018,142(4):52.

[7] 张斌.“花瓣桥”的承诺与“爱森斯坦”的归来[J].当代电影,2018,273(12):92-95.

[8] 原文泰.由“形”至“意”——电影中画幅的形式变化与艺术表达[J].当代电影,2017(5):144-147.

[9] 戴骏.浅析电影画幅融入艺术创作[J].现代电影技术,2017(3):43-45.

[10] 周逵,金鹿雅.竖屏时代的来临:融媒体短视频类型前沿和趋势研究[J].电视研究,2018(6).

[11] 任玲.横屏到竖屏:移动传播时代访谈节目研究[J].东南传播,2018(3):128-130.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传播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