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丹: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基本思路
2019-07-23
红旗文稿 2019年10期
首先,认识和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引导水平。新媒介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技术为基础,其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技术,更准确地把握群众关注的重点、焦点,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加以引导。当前,大量媒体、政务号在抖音的入驻,促进了正能量传播,改观了短视频平台“三俗”的局面。其次,变被动为主动,把握网民的认知心理进行前置引导。按照心理学理论,除了当前活跃在意识范围内的认知图式外,大多数认知处于潜意识之中。“潜意识——价值观——态度”,是促使人观察、思考、转化、行动,最终形成结论的程式。因此,在引导中,可以在网民打开回憶“匣子”之前提前介入,从网民关心的内容和感兴趣的方式入手,寓思想性于知识性,寓教育性于服务性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将受众潜意识里由理解记忆和经验积累所形成的认知图式与意识形态引导的框架匹配起来。最后,高度重视社会个体的作用。互联网使社会成员都处于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之中,处处是中心节点,社会个体成为供求关系中的主导者,一切产品、服务、理念都将围绕社会个体展开,每个传播的节点共同建构着日常生活的图景。增强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力,就要充分尊重个体参与感,充分融入个体的日常生活,唤起每个个体参与的动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将事半功倍。
(来源:《前线》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