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
2019-07-23张蓓蓓吴惠珍贲培玲
张蓓蓓 吴惠珍 贲培玲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中2个班级87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同时进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随机选取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中2个班级8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对平时和期末成绩、学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平时和期末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学习效果评价满意度高。[结论]应用雨课堂进行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物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医学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G434;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6-0188-004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083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in Medical Biolog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Bei-bei WU Hui-zhen BEN Pei-li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h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Chuzhou Anhui 23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in medical biolog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ethod] Using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87 students from 2 classes of nursing major in grade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was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86 students from 2 classes of 2018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o carry out traditional teaching.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in peacetime and final results,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Result] The scores of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peacetime and at the end of the term,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learning effec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ain classroom in blended teaching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edical biology.
【Key words】Rain classroom; Blended teaching; Medical Biology
1 “互聯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
“互联网+”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扩散和应用的过程。聚焦教育领域,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1]。
作为高职院校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物学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主线,在突出与医学的关系的前提下,对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殖与个体发育、遗传与变异、人类生存与环境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了概述,其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大部分领域,抽象理论多,而且初步涉及到临床的相应知识[2],知识量大,专业性强,相对比较晦涩难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的医学生物学教育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医学人才的需要。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混合式教学将数字化的线上教育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学习者的学习引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3]。
主要特点为:(1)以学生为中心。(2)研究方向多样化。(3)教学模式的实践多元化。(4)教学环境的智能化。(5)对学习者教学评价的精细化、可视化、便捷化。
3 雨课堂及其特点
雨课堂是由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是创新引领课堂革命,推动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多通道互动的教学利器。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利用手機微信平台,可将PPT、慕课、微课融为一体,全景式采集数据,驱动教学探微。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3],现已升级到3.0版本。
雨课堂的特点:(1)简单易用。师生都不需要学习新的技术,会用微信和PPT,联网即可。(2)个性化。个性化报表,学习资源PPT是教师专门为自己学生设计定制的。(3)便捷丰富。自动任务提醒,真正的数据驱动。教师可以简单、快捷地部署智慧教室。名校课程视频资源随时用,学习零成本。(4)同步。实时问答互动,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每一个环节。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掌握课堂节奏。(5)利于沟通。幻灯片推送,支持弹幕,微信推送,及时反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沟通效率。(6)大数据分析。全周期数据采集,使教师掌握学生课上及课下学习情况,学生难点反馈,通过大数据了解学习行为,让教与学更明了。
4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
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教师需要的不仅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强调“当前能力”要为“未来意愿”、“未来发展”奠定基础[4]。我们从2018年5月起开始探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医学生物学课程建设,并对这种教学的效果和同学们的认知度进行调查评价,与传统教学班进行对比与统计分析,其应用可分前期准备、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三个阶段。
4.1 前期准备
4.1.1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门课程所面对的高职一年级学生,刚从初中毕业,还未从应试教育适应现在的高职阶段较为自主化的学习模式,平时学习自主性不够,医学生物学知识又比较抽象有难度,前后知识连接紧密,学生要想做到融会贯通有难度,每学期都有期末不能达标的学生,学生学习较有压力。
使用叶良兵主编的《医学生物学》教材,医学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其中与遗传病有关的知识点为例,主要分布在六个章节(图1),这些内容在五年制高职医学生物学的学习目标中的重点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堂学习用12个课时完成,授课按照章节顺序完成,并在课后布置习题及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整体掌握。该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广又有深度,学生学习较困难。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想要在课上及时了解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困难,课下师生互动机会较少,反馈不及时,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结合设计雨课堂问卷反馈,综合分析学情来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明确学生对雨课堂功能软件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态度,以此确定遗传病相关知识点混合式教学目标,及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内容。
4.1.2 硬件准备
(1)安装插件。在电脑上安装雨课堂软件,PPT(2010以上版本)菜单栏会自动插入雨课堂项目。(2)登陆雨课堂。通过微信扫一扫,电脑生成的二维码,教师登陆雨课堂。(3)制作幻灯片。点击新建课件选项制作课件。可以插入微课、慕课、网络视频、也可以插入习题与投票[5]。
4.2 设计与实施
4.2.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中随机选取2个班级87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另2个班级8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文化课、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及考试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4.2.2 教学设计
本研究设计了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图2)。教师创建雨课堂课程,要求全班学生加入,课前教师推送课件给学生,通过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课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授课,通过多元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教师根据授课情况,发送课后习题与要求,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4.2.3 实施
对照组按照传统课堂进行教学,除了学生不运用网络学习外,其他的教学环节与观察组相同。观察组的授课模式为基于雨课堂的“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具体步骤分为课前导学、课上教学、课后总结三个阶段。
课前导学:利用雨课堂,课前制作“预习课件”,推送给学生,灵活地开展翻转课堂。主要包括:(1)背景知识。主要是教材上没收录的医学生物学背景知识,如:人类一些常见遗传病的首次发现、确诊史、对社会的影响等。可以是图文介绍、文献推荐、视频演示等。(2)预习任务。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合理设计预习任务单,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反馈学习情况。如染色体病病相关的任务单包括:人类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核型的概念;常见染色体病的临床表现等。(3)提出问题。提前根据推送的消息发布一两道简单的问题,如:思考生活中哪些疾病属于遗传病等。课前导学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雨课堂及时向教师反馈引发问题,督促、辅助学生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的学习习惯。
课上教学:(1)学生扫码签到,进入雨课堂,节省时间,便于统计。(2)根据课前学生的学习反馈内容,教师有针对性地对知识重难点进行讲解。如:分子病与遗传性酶病这一章节中的各种疾病分别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哪种遗传类型,说明两章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促进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学习效果。(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强调课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课上教师根据学生对所学习课件“不懂”部分的反馈情况进行重点讲解。老师专门安排时间来进行头脑风暴,课上弹幕、投稿互动和传统面对面授课的师生互动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活跃了课堂气氛。其中反馈信息可匿名发送,促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敢于提问,提高学生参与率。设有红包奖励机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4)通过课上同步检测。医学生物学课程一次课3学时,上课时间是135分钟。一次课程的后半程时,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利用雨课堂的习题推送功能,教师在每个课时下课前几分钟推送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实时作答,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看到每次测试学生的答题详情及实时排名,依此来进行之后的授课内容安排[6]。
课后总结:(1)学生通过手机端完成作业,作业内容和课后反思一起通过雨课堂推送至教师端。(2)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后系统测试,作为学生的部分平时成绩。(3)利用雨课堂的试卷推送功能,阶段性地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线上测试。如在教师讲授完单基因遗传病的章节内容后,给学生一周复习自学时间,再推送该单元的整套题目测试题,试卷规定好做题时间和试卷关闭时间。推送后根据学生课下作答反馈的答题情况,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讲解。每单元试卷上传后的内容和数据都自动保存在教师的试卷库中,分析结果可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改进。
4.3 效果评价
对于学习者混合式学习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课程考核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考勤、在线测验和项目任务完成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在线测验成绩。期末成绩为闭卷考试,检测是否实现课程目标。
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进行课程教学认可度调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3.1 考试成绩评价
两组平时和期末平均成绩见表1。观察组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学生成绩比较显示:观察组的优秀率(分数≥85)和及格率(分数≥60)都高于对照组(图3、4)。
4.3.2 问卷调查评价
内容包括:雨课堂功能使用情况及态度、学生对于学习效果评价等共8项(图5)。问卷在课程教学中期和期末测试后发放。
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使用雨课堂。使用雨课堂确实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比只进行传统的授课形式效果更好。
5 结论与反思
5.1 优势所在
5.1.1 简单易用
教师只要会使用微信和PPT,就可以轻松掌握雨课堂的使用方法。PPT不需要重新做,雨课堂会直接自动插入,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
5.1.2 优化教学设计
雨課堂是一个便利的教学工具箱,方便课前预习。教师可设计专属的课程风格,通过语音功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推送的PPT,还可收到学生预习情况,督促提醒学生。可使学生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有个直观的认识,更加高效、生动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上互动,课后测试与数据分析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
5.1.3 提高课堂效率
更有利于教师兼顾整个班级,给学生设计更多的与时代相结合的“实践体验活动”。授课内容每一页PPT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帮助学生快速方便地保存课件及课程回顾,方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重难点的收藏和整理。课内限时习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匿名的不懂按键和弹幕投稿功能可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可提高学生的互动、协作能力。教师讲课中收到不懂、弹幕和投稿的信息反馈,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可进一步加大答疑、指导、总结反思的力度,提升教学效果。
5.1.4 学习评价多元细致
课堂考勤快速、便捷、准确。教师随堂进行测试,并设置考题的答题时间,实时把控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课后习题和单元测试雨课堂都可以自动完整采集和保存学生的所有学习行为数据,有利于教师量化了解学习效果。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基于雨课堂的师生互动是通过手机来完成的,有可能出现学生手机不能用的情况;雨课堂的使用还需要WIFI或流量,如果网络不稳定则师生互动无法顺利进行。课上雨课堂使用率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有些学生乘机玩手机。教师在雨课堂上,若不能及时、精确地把握课堂反馈的时间和程度,则易造成时间浪费和教学内容延伸过广[3]。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医学生物学教学,改善了传统授课模式中的师生互动方式,使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完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改进这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推动医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红艳.“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探索[J].学周刊,2019(08):142.
[2]孟超,齐冰,赵静,郭淼,赵宝昌.医学生物学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1):89-90.
[3]田原,贾梓祎,邸阳,于利,林宇涵,姜岩,牟华.SPOC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机能学实验教学流程的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01):55-59.
[4]果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改革:着力点、着眼点、切入点、深化点、生长点[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131-134.
[5]谢芳.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1):63-64.
[6]周平,管俊昌,高淑娴,杨葛君.雨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05):3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