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官帽是为了防止交头接耳发明的吗

2019-07-23扬眉剑舞

读者欣赏 2019年7期
关键词:官帽赵匡胤后人

扬眉剑舞

众所周知,宋代官服的标准搭配就是左右伸着长长的“翅膀”的官帽。很多人都说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是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

这种说法流传极广,几乎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而且被演绎得绘声绘色—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后,大臣们还没适应其角色的转换,总是没尊没卑的。某天,心胸狭窄的赵匡胤见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勃然大怒,随后心生一计,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两边加了两根长长的翅儿,专供官员上朝使用,以防止他们说悄悄话。

听起来很有道理,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这种官帽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宋代正式文献中依然称其为“幞头”,也有叫“折上巾”的。幞头原来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裁幅巾出四脚以幞头”,两脚在后面打结下垂,两脚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

幞头后面打结的两个脚,就是宋代官帽那兩个翅儿的前身。两个小小的幞头脚打结后,垂在后面飘摇,渐渐地,人们觉得这样不够美观、不够庄重,于是想方设法对其做出各种夸张和改造。

从初唐到晚唐的几百年间,这两个脚变得越来越长,人们以其长和挺为美,于是在其中加了骨架,拗成各种造型:或呈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或朝天,或一边倒,或舒张开,或交叉;又出现长脚、展脚、交脚、花脚、局脚、软脚、舒脚等各种样式。晚唐时,向左右平直伸长的展脚幞头逐渐流行,成为一种常用的标准幞头。

关于幞头,宋代的官方文献以及文人笔记里有很多论述,但在这些文献中,没有一处提及展脚幞头是由宋太祖发明的,连宋人自己也搞不懂展脚的由来。程大昌在《演繁露》中就说道:“幞头之制,裁纱覆首,尽韬其发,两脚系脑后……其改为硬脚,史不载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时也。”

相反,宋代很多文献都提到硬脚、展脚幞头在唐、五代时期早已有之,比如南宋魏了翁在《古今考》中说:“五代至宋以幞头为首饰,漆纱为之,横长其带。”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也总结:“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脚,谓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脚,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幞头从出现以来不断变换样式,或两脚弯曲向上,或两阔脚,或短锐脚,样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晚期又发展为“展脚”,至北宋,成为“今所服”的样式。

当时上至天子,下到百官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戴展脚幞头,很多场合也都可以佩戴。我们从当时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至干活的仆人都头戴展脚幞头。各种宋代文献里面,也都记录了展脚幞头其实是上下通用的一种帽子。《宋史·舆服志》说:“幞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平施两脚,以铁为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此也有一番论述:“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脚幞头在唐代本是君王专用,晚唐时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展脚幞头成为上下通用的一种帽子。

这种说法在宋人间很有影响力,不少宋代笔记中都有相关记载,有的说展脚幞头源自五代的某位君主;有说是源自后汉高祖刘知远,他在后晋时曾任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南宋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中说,五代南楚君主马希范的幞头两脚“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

还有说法认为展脚幞头是宫女或伶人发明,进而被皇帝采纳的。比如说是唐僖宗时,宫女、宦官在幞头两脚中加了铁骨,“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或说是后唐庄宗从伶人处获得灵感而使用,“后唐而施长脚,以同伶优之贱”(清代陈云龙《格致镜原》)。

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夸张装饰化倾向。在流行史研究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本具有实用功能的用品,因为穿戴在外而被人们加以夸张化和装饰化,夸张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发不可收拾,逐渐达到极端,直至脱离了最初的结构和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当发展得太夸张以致影响了实际生活以后,这种夸张化的特征又会逐渐消失。比如,清末旗人女性头上高大的“旗头”,一些缅甸妇女脖子上多到令其像长颈鹿一样的项圈,还有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尖头鞋,它们其实并没有实际功能或者已经失去本来的功用,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后人觉得不可思议,为解释这种情况,往往就会附会为某位名人的特别故事,百姓喜闻乐见而相互传播。

宋代官帽两边长长的“翅膀”,其实也是幞头脚在数百年来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夸张化的装饰。当展脚幞头在晚唐、五代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首服,被各阶层广泛接受和使用。

到了元明时期,幞头才成为官员专用的一种帽子,后来又因为其佩戴之后行动太不方便,使用率越来越低,并逐渐消失。当然,长长的展脚客观上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有的文人笔记里就提到,官员们因为戴展脚幞头习惯了,其行走动作与普通平民不同,因而被猜出了身份。

至于“防止交头接耳”的说法,其实最早出自宋末元初俞琰所写的《席上腐谈》,“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人的结果论,从展脚实际造成的结果,想当然地推测它的设计初衷。《席上腐谈》被古人评价“词意多肤浅无稽”,说法“多附会穿凿不足据”,由此可见一斑。

元代以后,展脚幞头已经不再日常使用,所以出现这种推测也正常。至于附会到赵匡胤身上,则是后人的编造和演绎,更不可当真了。

猜你喜欢

官帽赵匡胤后人
洛阳:校长摘“官帽”
看图猜成语
老树
有些官员
不当皇帝就听话
校长摘“官帽”队伍专业化
后人可畏
伏生传《尚书》
居安思危
一赏一罚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