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湟中县村域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的调查与思考
2019-07-23阿存海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发展村域集体经济是一个从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时代命题。文章着眼基层调研,就湟中县域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从凝聚共识难、项目敲定难、资金统筹难、用地审批难、人才引进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梳理,并就如何实现村域集体经济“破零”从思想“破零”、 项目“破零”、 资金“破零”、 用地“破零”、人才“破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对策思考和路径探讨。
关键词:十九大 乡村振兴 村域集体经济
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要求,全力打破村域集体经济“零收入”的困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这是一个从理论和实践上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时代命题。本文着眼湟中县情,在走访15个乡镇、35个村子、4家企业、43名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398名农村群众调研的基础上,就推进村域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湟中县发展村域集体经济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凝聚共识难。调研中我们发现,从党员干部来讲,大部分认为发展村域集体经济政策规定上“两委”班子成员不能直接参与产业经营,但要履行“第一责任”,这其中除班子成员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等现实困境外,因其中的风险管控难以预测,因而在思想上对发展村域集体经济存在在“畏难情绪”,宁可守摊子顾家业,也不愿为发展村域集体经济真心谋划。从普通民众来讲,大部分对自己的主体责任认识不足,认为发展村域经济资金能靠国家的政策扶持,责任是“两委”班子的事情,与已无大的关系,不愿出资出力。特别是群众力量上存在“两级分化”,即年轻人宁愿进城务工,也不愿在村发展,而剩余的妇女和老人对发展村域经济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项目敲定难。发展村域经济,需要好的产业来带动。但什么样的产业才是好产业,村“两委”班子和群众陷入“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困境。调研中我们发现两种现象:一是“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突出,即近山近水自然禀赋较好的脑山村集中“围猎”旅游产业、近城近郊市场禀赋好的川水村集中“围猎”第三产业,而无山水资源又远离市场的一些村子对产业选择则“一片茫然”;二是“想栽树坑难挖”的现象突出,即一些村子结合地域特点,想到了村域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涉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标准严,项目难立脚,产业难扎根。同时,一些村域因地理位置偏辟、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人文素养较低、土地流转困难、资源禀赋不优、政策壁垒较严等综合因素影响,无论“立项”还是“引项”难度较大。
(三)资金统筹难。发展村域集体经济,资金投入是基础。但在调研中镇村干部普遍反映,目前发展村域集体经济,投入资金仅限于按照县委、县政府贫困村50万元、非贫困村40万元的配套资金,村民不愿投,村集体无收入,致使投资明显严重不足,无法实施低投入、低风险、高收益产业,进而造成绝大多数村这部分资金“沉睡”,难以发挥应有效益。同时,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经营性收益低,量化入股收益有限,信贷抵押担保额不足,潜在风险较大,银行贷款难以办理。
(四)用地审批难。发展村域集体经济,需要与投资规模相当的发展用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村集体土地留置较少或直接没有留置。即使部分村有集体土地,但大多为河滩沟壑,直接可利用价值不高,且手续档案不完备,有的已被农户占用,无法界定土地“身份”。因此,在发展村域集体经济时,虽然有些村能够统筹资金、敲定项目,但因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制约,发展用地审批难。即使可以采取土地流转,但费用较高,农户利益协调也难,致使有前景的优秀项目严重“流产”。
(五)人才引进难。发展村域集体经济,人才是核心力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四低”现象:一是现有实用人才总量偏低,党员人才更低;二是现有实用人才带富致富能力偏低,其项目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有限;三是现有实用人才从事新型行业数量严重偏低,大多集中在种植、养殖、建筑等传统行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互联网经济等新型行业人才不足;四是现有实用人才文化程度偏低,能将产业发展融入现代数字经济的高端人才几乎空白。如此人才困境,是发展村域集体经济的制约“瓶颈”。
二、湟中县发展村域集体经济的对策思考
(一)思想“破零”——在认识上敢于变。“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农村改革40年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就在于我们党着眼当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创立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潮下,做好发展村域集体经济大文章,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以新思想为指导,深化对新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启动内因,增强信心,着力培育思想上敢于“破零”、认识上敢于求变、力量上敢于集聚、行动上敢以实干的担当精神,共谋发展。
(二)项目“破零”——在目标上敢于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研中我们发现,如何发展村域集体经济,许多村党员干部群众总以地理位置偏辟、交通条件落实、资源禀赋不足、资金统筹困难等客观条件不成熟为理由,发展上不敢想,目标上不敢树,项目上不敢立,步子上不敢迈。习近平总书记就讲:“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因此,发展村域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群众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敢把目标先立起来。如何“立项”?我们认为应着重把握好发下几点:一是做系统,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整体上要“深谋”,局部上要敢“远虑”,坚持“量体裁衣”。二是做内质,就是要坚持品质道路,科学统筹产业布局、资金预算、人才支撑、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市场需求、品牌打造等供给侧元素,做到方方面面的实施方案环环相扣,方方面面的潜在风险要可测可控,步步为营,系统推进。三是做模式,就是坚持品牌思维和特色理念,勇于求同存异,探索走差异化之路。四是做团队,就是发展村域集体经济要积极主动地树立合作中共存、共荣、共赢理念。
(三)资金“破零”——在渠道上敢于通。资金是任何一个经济实体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结合调研,我们认为在融资渠道上走好 “四条路”。一是以存量促增量,走多元滚动发展的路子。如湟中县甘河滩镇、多巴镇、上新庄镇、鲁沙尔镇等一部分近郊农村,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村级组织有了一定的集体资金积累,对于这部分农村,积极引导和鼓励村两委投资三产服务等项目,或以独资或入股方式组建公司,进入实体经济或建筑、运输等行业,以“滚雪球”的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充分深挖优势,走集体资源开发的路子。重点像共和镇、李家山镇、群加乡、上五庄镇等的部分浅脑山村坚持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在符合國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盘活村域内的山、水、林、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灵活选择独资、合资、合作经营和委托、租赁、拍卖、转让、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农家乐、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培植产业项目,走项目扶持发展的路子。建议县、乡(镇)两级党委和政府在资源有效开发的同时,抢抓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机遇,有效整合现代农业项目、一村一品项目、农综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统筹培植建设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村集体种植和养殖基地,引导村级组织依托辖区内的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各种小型加工、服务等经营实体,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格局。四是加大招商引资,走借助外力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引导村级组织依托各自独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以诚招商、以商招商,借助外力,用好外资,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用地“破零” ——在形式上敢于活。发展村域集体经济,严格18亿亩耕地保护制度的“红线”丝毫不容挑战。那么,如何破解发展中涉及的用地审批难的困境呢?结合调研我们思考了四种模式。模式之一:建议建立“土地超市”。建议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方式,各级党委和政府可通过成立农地服务公司,利用土地确权成果集中预流转土地,量身定做“土地身份证”,建立网上“土地超市”,各村成立农地服务公司对“土地超市”中的地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服务,负责与投资方商谈租金、租期、签订租赁协议等,协助投资方给农户放发租金、联系劳务人员、调解矛盾纠纷等,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土地流转的中介费用,从而增加村集体经济。模式之二:建议积极“娶妻招婿”。针对有些村有资金无用地、有些村有用地却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情况,可探索资金“嫁”土地或土地“招”资金方式,着力引导贫困村统筹资源、整合资金合理承接转移,走“异地置业型”发展模式,以此实现由分散经营向“抱团”发展转变。模式三:建议大胆“借船出海”。贫困村之所以贫困,要么就是先天自然条件恶劣,缺水、缺土地,缺乏发展经济的基础;要么就是后天基础差,交通闭塞、通讯不发达,不具备发展经济的条件。这些地方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打破过去就地发展的固有思维,要“借船出海”走出去,借公司开辟的“航道”行村集体经济之“船”的发展策略。比如,在湟中县田家寨镇田家寨村探索土地经营型发展模式,整合集体闲置土地,引入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种植园,建成温室大棚、茶叶保鲜库等现代农业设施,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壮大了村集体收益。
(五)人才“破零” ——在力量上敢于聚。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最革命的因素。发展村域集体经济,人才是第一资源。结合调研,我们认为就目前县域实际来看,发展村域集体经济要破解人才“瓶颈”,建议坚持“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为辅、“就地孵化”本土人才为主。一是实施“识才”工程,即各级党委和政府拟定出台“乡村人才识查标准”,在开展普查统计的基础上分类分层分级建立“湟中县本土人才库”,打造一支“乡村能人”队伍,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其在发展村域集体经济中的“头雁”效应。二是实施“输才”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借鉴精准扶贫选派“第一书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在县、乡(镇)层面统筹抽调思路活、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下沉基层,深入有项目潜力的村集体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等方式指导发展,增加收益。三是实施“招才”工程。积极主打“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逐步引进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乡村发挥技能、带强产业、带动致富。如调研中我们发现,共和镇葱湾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招募竞选“轮值村长”的做法值得推广。四是实施“育才”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和单位积极铺路架桥,强化村集体与企业、大专院校积极合作,以创建农民田间学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创新“课堂培训+生产实践+观摩学习+跟踪服务”的培育模式,培养造就一批发展村域集体经济的创业人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作者简介:阿存海,现职称:中级讲师;学历:大学本专科;研究方向:党建理论;工作单位:中共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委党校(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团结北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