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的古今价值

2019-07-23张炜

月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礼法创造者功用

人们通常会认为,《诗经》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或文字记事,囊括了历史、娱乐、礼法等诸多方面,其审美或使用的功能,这二者的价值在当时一定远远大于今天。理由是一部《诗经》脱离了几千年前的环境,许多功用已被废弃,而今不过是作为一份存留的文字古物、一部语言档案,它离开了当年伴生的音乐,不再使用,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如果从一般意义的考古价值论,它似乎也远没有其他一些出土文物那么重要。当然,任何事物的古今价值都不会相同,但有一点要肯定下来,就是它今天的价值一定是源于古代的价值、当时的价值。它曾经具有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但谈到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像《诗经》这样依赖过去、依赖源头的还不多见。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一部文字档案,几千年来从记忆、思想、史料等各个方面看,都呈现出再生式和基础式的重大意义,无论就文学本身还是其他,都是非常珍贵的,对当代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它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内力,正在时间里源源不断地挥发出来。

艺术作品的功能和命运有时候是极其诡异的。有些作品在当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影响莫可比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声音越来越弱,面目越来越模糊,以至于被完全遗忘了。而另一些相反的例子却在提醒我们,对于艺术这种特殊事物的评判,尤其需要时间。时间的淘洗和鉴定,超过一切的权威。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從中国古代的陶渊明到西方的梵高,可以不断地列举下去。

人们对于艺术创造的价值,总是从现实的功用性来加以论断,比如它对于一个时期人们生活的影响,它们在世俗文化中占有的份额等。然而它们的价值在许多时候是隐性的,也是极为深奥的,判断起来并不容易。有时候还要综合其产生和存在以及历史所给予的机缘这所有的因素,来衡量其功用和价值。一般来说,那种举目可见、近在眼前的功用性,并不会是多么重要的标准。历尽时间长河的淘洗却一直存在,这是客观的不可消磨的事实。就此而言,即便那些在当年寂寂无声的创造物,如果在日久天长之后逐渐突出,尘埃尽去,会立即变得光芒四射。只要发生了这样的“后来”,那么当年的寂寞也会成为价值的一部分。艺术作品的全部价值,必定要分给产生它们的那个时空环境,这其中的道理尽管十分复杂,不甚分明,却实在是一个需要猜度和辨析的问题。

我们的价值观应该回到理性,而不仅仅是浅近的物质功利主义。即便是后者,当年《诗经》在物质层面的价值也是非常显赫的。它能够在某些重大节令与场合演奏,作为一种礼法的标志,不可逾越的形式载体,一遍遍宣示这种功能,显然具有很大的世俗价值。我们这里讲的价值是综合的,最后尤其要回到艺术上来,这才是最需要关注的,也是最需要讨论的。在这个层面上,《诗经》当年就令人陶醉,它强大的娱乐性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庙堂,都令人得到满足。它的美学价值,也完全是从根柢上生出的,而且经过了几千年,一直在茂长和丰腴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里要一再说到《诗经》的主体,即《风》的部分。对它的考察会有些复杂,一方面它是公认的民间创造物,是采诗官在极大范围里的选取,想必有无数的人参与了创造。这些创造者用歌声宣泄了心情,真正是我口唱我心,对歌者身心起到了不可言喻的作用,让其畅快、轻松和欢乐。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些歌唱传递了内心的渴求。说出诉求,传递心灵,这对每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今天看,这些吟唱等于是他们的一份份呼吁书,也是那个时代的“多媒体”,是最可依赖的传达工具。这样一来又多少超出了自我愉悦和共同愉悦的一般性质,其他的世俗功用也就凸显和附加进来。

在谈论《国风》的时候,我们尤其要仔细一些:既然它们产生于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人,那就可以想象创作者成分之复杂。民间是否可以完全等同于底层?底层是一个阶层的概念,它通常指劳力者,以区别于上层的劳心贵族。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它还是一个广大和开阔的概念,意味着事物集中之前的一种散漫状态。在阔大漫长的时间里,在相当辽阔的范围内,那些无数的未可测知的人,都可以用“民间”两个字来概括。这里面甚至可以包括贵族、知识分子和有文字能力的创造者与记录者。如果这样理解,民间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包容和可信?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说,《国风》的创造者,有可能不完全是基层的劳民。这样说,也并未否认劳民的创作才是《诗经》的主体。这样理解,也就有了更大的包容和气度。

《风》是很久以来,由分散在广大地区的各色人等咏唱出来的即兴歌调,经过乐官的广泛采集,并在一种礼法和规制的指导下加以筛选,而后又固定于使用场合,配置专门的乐曲,从而功成的。这大概是更为可信的说法。

《诗经》的价值延续到今天,已发生了诸多变化。作为考察历史、心灵、礼法的一个丰富标本为今天所用,尤其是作为诗章,它一直保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几千年来它一直拥有这些功能,今天则附带了另一个不可取代的作用,就是给现代人提供精神回返和溯源的指标与路径。它是一个绚丽的世界,也是一块醒目的路标石。作为某种源头性的生命呈现,它可以成为考察根柢、抵御现代语言混乱、发扬和重塑汉语言健康的样本。这里面隐含了汉语言的灵魂,是语言艺术之心。这个核心在浩瀚的人类文明中移动,至今划过了一个长长的半径,形成了巨大的汉语言文明圈。我们站在现代,可以有一个远大的眺望,做一个超脱而清醒的继承者和创造者,这才不至于陷入迷狂和沉沦。

(选自《读〈诗经〉》,中华书局)

读《诗经》

作者:张炜

定价:48.00元

中华书局2019年4月出版

经典常读常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和体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认识和感悟。《读〈诗经〉》就是这样一部读解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普及读物,是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读解古典文学专著系列之一种。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为五讲五十五题,标题指引读者思索“文明的不得已”“直与简的繁华”,品咂“隐晦之美”“简约之美”,触摸“孔子的诗心”,领略“成康盛世的激情”。下篇精选了八十四篇诗文:简注,方便读者理解诗的基本意;解读,引领读者游走于《诗经》的深处与细部。

猜你喜欢

礼法创造者功用
虎鹤门身法八势
晏子论礼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论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
天理与法律的交汇
荀子之礼学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在旧道德的废墟上建立新伦理
花朵的作用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