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2019-07-23郑海燕崔春山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指标体系

郑海燕 崔春山

内容摘要:当前,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逐步回升,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在发展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本文在研究中针对我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采用了综合分析、归纳演绎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我国最大的区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的宏稳发展,对进一步分析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域经济   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着一种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则较为落后,因此我国政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不代表同时发展,也不代表同样的发展速度,而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模型,通过按照体系模型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然后根据评价体系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因此在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才能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本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和演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生时间较早,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不断地充实内容之后,才逐渐开始形成体系。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历程:首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历程中,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区域内建设的公司、空间组织等,并出现了以经济发展特色为主要的经济分区,比如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区、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等,这为后来进行工业区和农业区等区域的划分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在二战后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各国经济都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受到地域的限制,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地域的不平衡问题,尤其是国家面积较大的地区,区域不平衡的特征更是明显,因此许多国家的学者都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最后成熟的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今天,许多国家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协调,因此国家也重视起关于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完善,从而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系统逐渐成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产生。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其产生相对较早,发展的过程也较为漫长。从十九世纪前期就开始出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雏形,而其进一步发展的时间是在20世纪的中期,当时正处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革命加上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快,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同时区域经济受到自身的资源条件限制,沿海地区以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在这种潮流中发展起来,但是地区相对偏远、靠近内陆且矿产资源相对不丰富的地区则没有机遇进行经济的发展,随着后来经济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性表现的方面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在企业的设置、农业区的建设等方面,还有人口的数量以及人均收入的变化等等,这都促进了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产生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受到环境、地域差异、人口素质、地区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同一个国家也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经济区域,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各个国家都或多或少会出现。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更是十分的明显,这严重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全国各个地区的发展,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各个国家提升其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评价模型的合成方法。正常情况下,作为衡量各种指标的综合方法,其结果可以用于評价,其方法主要有混合法等三种,平时应用的主要是总和合成法,这种方法主要的原理就是用相同的眼光去对待不同的指标,然而在实际中,我们在计算中使用这个方法时,具体的指标处理时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应该给予相应的权重,才可以真实的反映情况。

评价指标权数确定。上文中所提到的权重,意思是在整个体系中不同指标占据的不同比重,在涉及到多个指标时,因为每一个所占有的重要性不同,不可以同等的去处理不同的数据,为了得到科学准确的结果,就需要加入准确的权数,这个步骤直接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所以确定一个合适的权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和国内总体来看,权数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主观赋权法以及客观赋权法,其中这两类包括具体的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等,这些具体方法整体构成了权数的确定法则,其中主观赋权法涉及调查过程以及专家意见的成分,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意识,在要求严格的情况下,这个方法就不是很可取,而另外一种方法则可以充分的考虑到这种情况,更加的客观科学。

原始数据搜集及预处理。在原始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大多数数据可以根据统计表查找得知,而其中某些丢失或者没有的数据则可以根据回归分析等方法计算得出,但是如果数据连续三年以上缺失,则尽量不去使用该数据。原始数据收集之后要进行预处理,这主要是防止指标的数量级等对于数据产生影响,而每个指标数据因为有着单位不同等产生了不可公度性,所以在对于数据进行评价时,为了去除因为单位不同等造成的误差,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无量纲化处理,这个操作可以使数据更加规范和符合标准。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是为了在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尽量去除各种因素对于矩阵的影响,也可以去除数据之间存在的全部的差异信息。正常情况下,原始数据由相关信息和差异信息两部分组成,分别由方差和相关矩阵所表现出来。

我们之前一直使用的方法主要原理是将方差设为1,这样可以去除数据的差异性,对于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中包括了数据相互影响的信息,因此不能很好地囊括数据的所有信息。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发现,标准化会使数据的处理结果不够理想,因此需要对于这种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而根据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均值法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二)构建评价模型

在利用相关数据模型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排名等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使社会各个相关系统之间更好配合,并且可以去除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在得到评价结果之后,还要对结果进行相应的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其中对于争议特别大的结果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根据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对某个特定的事物进行评价,另外根据结果还可以分析得出可靠性的大小,而对于多指标的评级体系要进行一定的排序,还需要利用其他信息加以辅助,这样就可以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事物的情况,还可以对于之后的工作给予有效的建议,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一)长江三角洲概况

长江三角洲是由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河流有长江和钱塘江,一方面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此地沉积,另一方面受海水顶托的作用,最终形成地区平坦的三角洲。该地区刚开始形成之后,人们就开始在此地生存繁衍,依靠渔业和农业维持自身生存,经过人们辛勤的劳动以及科学的开垦,使这一片区域形成了繁荣发展的景象,目前该地区的发展水平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等多项美誉。

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地区就十分重视工业发展,再加上河网比较稠密,使该地区的内河航运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之后铁路系统的完善,不仅缩短了区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使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周围的城市贸易频繁,交流日益密切,再加上上海、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使该地区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景象。

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限制了该地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如何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成为近几年研究的重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建设问题深受政府的重视,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就对该地区的城市进行了划分,根据该项规程的内容显示,目前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主要包括十六大城市,除此之外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群还包括一些地级市,如温州市、金华市、滁州市、宣城市等。

(二)实证分析

1.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本次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评价指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的对象是上海市以及周围江苏和浙江两省的全部地级市,这种方法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相对比较便利,十分适合本次的研究调查活动。上文内容建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本部分将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查阅与该地区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对这些城市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主要搜集的内容有投资产出比、信息化综合指数、产业结构变化率等。

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第三章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数据予以剔除,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有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三废排放量,这些指标与目前部分城市的发展现状不相符合,为了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使用这些数据作为评价的指标。

数据整理之后,得到了一张原始的数据表格,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增强内容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得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均值化数据表。

2.评价模型应用及检验。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使用了SPSS软件,从数据获取以及调查性质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对已经搜集和整理得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25个地市进行了数据处理,将其分为了三个准则,分别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指标主要包括主成分、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和主成分权重五大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知,经济系统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了80%,经济指标与岩石指标之间的紧密度较高,接近90%的信息都十分契合发展现状,显著性较强。與经济系统相同,社会系统的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也超过了85%,生态系统也是如此,由此可以得出他们与原指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可通过进一步计算来获取各系统的特征向量情况。运用局部均方差公式得到经济系统的权重值是0.445,社会系统的权重值是0.307,生态系统的权重值是0.247,综合评价表达式如下:

将数据代入到公式中就可以得到各地市的协调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综合得分。表2对部分地区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排序,以此来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现状。

3.评价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和资料的收集,可以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类别,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I类城市的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值大于等于2,属于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其中所包含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上海市作为我国的直辖市之一,经济实力雄厚;南京和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是每个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而苏州和无锡市深受周围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雄厚的人才和技术基础,从而自身的协调发展水平较高。II类城市是协调发展水平居中的城市,它的综合评价值在1至2之间,这些地市的发展水平相对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而言较低,但是比一些发展水平更低的城市而言水平较高,主要的城市有常州市、南通市、台州市、绍兴市等。III类城市是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性地市,在上述所调查的城市当中,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值最低的是徐州市,此外该等级中的城市还包括宿迁市、泰州市、淮安市等,主要是因为远离经济政治的核心区域,所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小,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技术的基础都不稳定。

4.协调发展对策思路。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双旅与多旅”新理念,努力营造“共赢”新格局。长三角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在这其中应注重区域的整体利益,而不是地方的利益得失,营造合作共赢的新格局。虽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这需要我们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提高合作能力,不断丰富合作方式,区域内部之间也要紧密联系,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共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从实践中得真知,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肩负重任,尤其是跨区域性企业的经济责任,也应该加强区域之间经济的联系。

建立可持續的区域发展网络。贯彻落实经济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统筹好资源、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分配,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括社会环境等所有因素,当经济的增长与环境和社会都协调并行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面积狭小、人地矛盾突出,随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绿化与植被覆盖率减少阻碍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也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如果将目光放远,放眼整个大长江三角洲,会发现沪苏宁杭的发展侧重点不同,资源利用程度也不同,比如上海一带空间有限,城市的发展受到土地的制约,相反江苏北部、浙江的西部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发的潜力,几个区域可以合作发展,各自利用各自的优势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发展注入动力。

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具备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但可以统领整体发展,还是地区分工的重要前提。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增强了区域间发展的优势,如跨区域的经济交流能够更加便利、为高效交易减少阻力等。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须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增强区域之间的交互和联动。在提升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平衡好生态环境的问题。长三角地区河网发达,是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完善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统筹好交通、网络、资源、环境、河流治理等多方面的工作,在增强地区科技能力的同时,全面实现网络覆盖,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不仅对周边城市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而且对于全国和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此必须构建起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结论

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将长江三角洲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相关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该地区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协调水平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实例是检验评价模型科学性的重要标准,同时也可以增强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模型运用到实例中,可以实现动态监测,保障政策和措施的合理性,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协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文慧,董宝田.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协同性评价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7,34(11)

2.郑佳.基于DEA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经济论坛,2016(9)

3.周蕾,王冲.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信息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7(18)

4.朱伟珠,李春发.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协调度研究[J].情报科学,2016,V34(6)

5.邹辉,王嘉丽,张敏.基于ANP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7,19(3)

6.张宝清,盛进路.基于多模型的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2)

作者简介:

郑海燕(1985-),女,吉林人,朝鲜族,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崔春山(1981-),男,吉林人,朝鲜族,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指标体系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