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昂贵的花生米”说起
2019-07-23陈秋蓉彭淑梅
陈秋蓉 彭淑梅
事件一
“你们医生什么技术水平!看了那么久还是咳咳咳,而且越来越重!”这位妈妈把一叠厚厚的门诊病历摔到了医生桌上,高跟鞋跟示威般戳得地面“哒哒”直响。很快,患儿的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医生前前后后团团围住,看来如果不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很难“解围”了。
我们一张张翻看病历,病史跃然眼前:患儿2岁,因“咳嗽3月余”反复外院门诊就诊,先后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治疗,病情好转数天后又复发。多次复查胸片,无明显改善,右下肺纹理增多增浓。查体患儿反应可,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可闻及中粗湿罗音。
“患儿系慢性咳嗽,是不是支气管异物?”医生心中起疑,但还缺一个重要证据。“能做个胸部CT吗?”
“你们有没有医德?做了那么多检查,没治好病,还要做CT。辐射这么大,不是你家小孩,不知道心疼!”妈妈的情绪有些失控。
“小朋友咳嗽时间长,除了肺炎,还要警惕支气管异物,做个CT可以看得更清楚,确实有必要啊。”医生语重心长地说,还补充问道:“咳嗽之前有没有呛到过?”
一旁的奶奶若有所思,小声嘀咕着:“好像确实是呛到东西后出现咳嗽,然后咳嗽一直没断根。”
最后,在患儿家属同意之后,做了胸部CT,提示右下肺异物。通过支气管镜,从患儿右下肺取出类似“花生米碎”数颗。患儿咳嗽逐渐缓解,病情痊愈出院。
一颗花生米,让孩子前后咳嗽100多天,花费共计上万,重要的是小孩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及风险。真是“最昂贵的”花生米!
事件二
晚饭后,万家灯火初上,一阵尖锐的救护车警鸣声打破了一片祥和。抢救室的门猛然打开,未见其人,先闻呼喊之声:“医生,救命!”这呼喊声犹如一个开场锣,整个抢救室顿时躁动起来。心电监护仪的报警声、复苏囊规律的挤压声……声声入耳,一场命运交响曲即将开演。
眼前的患儿已经全身肤色青紫,皮温渐凉,无自主呼吸,心跳微弱,病情极为危重。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囊加压给氧、呼吸机辅助呼吸……每个环节都惊心动魄。
惊惶失措的母亲断断续续补充完病史:挑食的小儿不愿吃饭,气急败坏的奶奶强行喂饭,结果“噎着”了。小儿开始剧烈咳嗽,母亲急忙用手在小儿嘴里掏,异物越来越深,直到小儿不咳嗽了,呼吸越来越费力,家人坐车来医院。汽车的后座上,小儿的呻吟声越来越弱,昏黄的车灯照着已青紫的小脸,紧握的小拳头渐渐松开。
经过抢救,患儿心跳恢复了,但窒息缺氧时间过长,脑功能无法恢复,呈脑死亡状态。重症监护室门外,不甘心的父亲央求医生“用最好的药”,盼望着出现奇迹。悲痛欲绝的母亲孱弱地扶在丈夫的肩头,已然泣不成声。最终,家属放弃治疗,留下无尽的后悔和遗憾。
“噎着”是怎么回事
与上面两个小患儿类似的病例在门诊中很常见。患者及家属口中所谓的噎着,其实就是气道异物阻塞。这就像被魔鬼扼住了咽喉,生死就在一瞬间。
如果正常顺利地饮食,严格筛选婴幼儿食物的品种,就断绝了异物的可能;如果家人有急救常识,能早期识别气道阻塞表现,积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就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气道异物排出,避免悲剧发生。
可是,人生没有如果,面对生命的脆弱及命运的无情,我们要提前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首先,我们要知道,喉是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异物嵌顿在喉部,可造成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
喉部并不是没有任何保护,其后上方有一个可以自由闭合的盖子,叫会厌。正常人会厌活动灵活,说话呼吸时会厌打开,进食时会厌闭合,不易发生气道异物。小孩子因为活泼好动,喜欢奔跑、嬉笑,加上吞咽功能不好,吞咽时会厌闭合不好,非常容易将嘴里含的食物呛入气管中。
气道异物阻塞可分为部分梗阻及完全梗阻。
气管为人体提供氧气,是保障生命的唯一通道,加上儿童的气道管径狭窄,一旦有异物进入,危害甚大。如果是气道部分梗阻,起初会造成小儿不停地呛咳,随后呛咳消失,转为慢性咳嗽,并可导致反复肺部感染。若因家长疏忽,异物多日未取,气道黏膜糜烂,形成肉芽包裹,异物将难以取出,取出时极易出血损伤。如果是气道完全梗阻,小儿立即缺氧窒息,若不及时处理,可在瞬间夺去一个鲜活的生命。
学两招以防万一
在此诚挚地提醒各位家长,小儿气道阻塞重在预防,安全最重要。精心守护小宝贝,严防异物呛入气道。若意外不幸发生了,家长切莫着急慌张。以下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异物排出。
1岁以上儿童:
使用腹部冲击法,也称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sh手法)
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sh手法)容易导致胸腹内脏损伤,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切记小于1岁儿童禁用。
1岁以下儿童:
这么小的孩子可以采用“背部拍击联合胸部冲击法”。
以下幾点,可以帮助家长初步评估梗阻症状是否缓解。
1.有异物咳出。对于意识不清者,应该检查口腔,看异物是否被冲出。如被冲出,迅速用手取出。
2.呼吸逐渐通畅,面色恢复正常。
3.咳嗽症状减轻或消失。
若评估后患儿症状不缓解或情况紧急时,请拨打120,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切忌用手掏或夹取异物,以防异物进入更深处。(编辑 余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