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超大城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思路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2019-07-23董恒年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兴区综合体田园

丁 楠,董恒年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

田园综合体是新时代我国乡村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其新颖的发展理念,符合时代潮流的运营模式选择,富有发展潜力与驱动力的产业板块构造等,使其一出现就赢得了大众认可及学界青睐,成为引领乡村实体经济发展潮流的新模式,同时也被政府部门视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冯建国等[1]通过对比田园综合体与观光休闲农业、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小镇的联系与区别,提出要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强化产业基础、做好规划设计、防止“一哄而上”的建议;张诚等[2]提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乡二元矛盾越来越严重,亟须用旅游产业来引导乡村社会的综合发展;陈李萍[3]提出,企业和地方合作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应注重高科技元素、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在众多研究中,对于超大城市郊区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的研究较少,少数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也仅是侧重产业经营方式。本文以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为主要目标,详细介绍田园综合体概况,并以北京市大兴区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例,旨在为超大型城市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提供借鉴。

1 田园综合体概述

1.1 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及研究热点的形成

田园综合体概念最早是由江苏无锡田园东方投资集团(以下简称“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于2012年在其《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中首次提出并进行了论证的发展模式,至2017年的短短几年里,田园东方不但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成功打造了我国首个田园综合体实体项目,而且开始将其发展模式推向天津蓟县、浙江浦江、江苏苏州、上海松江和四川成都等地[4]。从田园东方网站的“思考与主张”栏目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概念的缘起及其实体项目在我国城市郊区与广大乡村的落地实施,既有田园东方对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21世纪初我国大都市所涌现的“城市综合体”市场化运营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与探索,同时也是对我国长期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给乡村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制约作用的深刻反思,更是在乡村发展模式与道路选择上主张“新田园主义”的一种思想突破。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至21世纪初我国大都市所涌现的城市综合体,其概念和术语虽然是对苏联计划经济时期所创立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及“经济地域综合体”等各种“综合体”概念原型的直接借用[5],但其运营模式和发展内涵则完全建立在市场化程度达到相当水平的我国大都市地区;与此同时,田园东方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发展中所形成的“新田园主义”主张及其思想理念[6],无疑是19世纪末期英国学者艾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及其核心思想与理念[7],在当代中国乡村振兴中的尝试应用与再发展。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首次将“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亮点措施写入其中。从此,田园综合体不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且还成为学术研究的分水岭,引发了学术界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浪潮,2017年初至2019年初的两年里,学术期刊网收入的有关文献量已达490篇之多。

1.2 田园综合体的主体建设内容

从田园综合体概念的提出到商业化运营实体的打造,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的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

1.2.1 基础产业建设 田园综合体不能脱离乡村的本底产业而建设和发展,即田园综合体不但要大力发展依托乡村核心资产土地而建立的农、林、牧、渔等大农业,而且还要将其打造成为“特色现代产业”。既要保持乡村本底产业“建基于农”和“生长于土”两大特色,还要使其品种技术、工具技术、生产设施和生产运营管理体系等实现现代化与智能化改造。这是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产业板块,也是田园综合体构成中的首个板块。

1.2.2 驱动型产业建设 田园综合体必须打造由一个或多个产业构成的以强劲增长的市场需求为驱动力的新型产业板块,以便在强劲增长的市场需求与乡村基础产业板块的农、林、牧、渔产品间形成有效的直接供需联系。由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发展到中后期阶段,回归乡村和体验田园生活正在成为新时代都市居民强劲增长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因此,田园东方才提出了将“休闲文旅”产业作为其田园综合体的驱动型产业板块,这是田园综合体构成中的第二个板块。毫无疑问,田园综合体的驱动型产业,绝不限于休闲度假旅游业,商业、贸易、会展和农、林、牧、渔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也均可作为其驱动型产业。

1.2.3 社区生活与服务建设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不但要建立在对乡村现有村组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及居民生活设施等资产的功能进行不断完善和结构优化,而且要对其空间形态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和合理布局。同时还要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这样,既能有效推动乡村居民生活方式顺利实现现代化转型,还能充分满足城镇休闲度假游客的度假居住与休闲旅游需求,使之成为田园综合体重要的社区生活与服务板块。这就是田园东方所称的“田园社区”,也是其田园综合体构成中的第三个板块。

1.2.4 资源配置和运营模式商业化 田园综合体所依托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所采用的实际运营模式,从其称谓上看虽然借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所建立的“综合体”概念与术语,但其资源配置机制则是完全的“市场机制”。与之相应,所采用的实际运营模式也是完全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和21世纪初我国大都市地区“城市综合体”成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向乡村地区的拓展和直接应用。

1.2.5 综合体的理念与主张 田园综合体所奉行的“新田园主义”理念与主张,早已超越了100多年前英国学者艾比尼泽·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中所设想的理念与主张,形成了包括“主张产业驱动和模式可复制、主张对接三农、主张城乡互动、主张乡朴美学、主张教育和文化、主张开放与共建、主张与时俱进、主张营造新社区、主张实践和主张落地”等,且符合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需求的十大“新田园主义”主张,被田园东方称之为“既是一种城乡建设方法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理念”[6]。

1.3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田园综合体除具有构成上三大板块相互支撑、运营上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商业化模式,以及奉行“新田园主义”主张等主体建设内容所决定的基本特征外,从其生产组织方式和建设与发展目的以及发展类型看,还有3个特征较为显著。

1.3.1 生产组织方式 从田园综合体的生产组织方式看,田园综合体超越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式生产组织方式,既有乡村农户以其承包土地使用权为纽带所建立的农业及农村合作组织在其中发挥的相应作用,也有以资本为纽带引入外部投资者后所形成的资本所有者在其中发挥的相应作用,还有以技术为纽带引入技术所有者后所形成的技术所有者在其中发挥的相应作用。因此,田园综合体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新时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具有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智慧化的新型乡村生产组织方式。

1.3.2 建设与发展目的 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目的看,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既有科学引导和充分利用我国十分庞大的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之目的;也有有效利用我国广大乡村所拥有的土地、设施、居所等原有的乡村资产之目的;还有通过乡村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全面振兴,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等综合目的。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目的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1.3.3 类型 从田园综合体的类型看,既有融入网络平台,打造互联网营销、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科技与农业的融合,提升农业发展的效率,构建现代化的网络链条体系的智慧型田园综合体[8];也有城市近郊区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乡村旅游为优势产业,以打造观光休闲度假村为发展目标,带动乡村整体发展的休闲旅游型农业田园综合体[9];还有立足农业,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到商业旅游等服务业,在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同时也带动价值链的提升,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商业型田园综合体[10];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着重地方乡村民俗和特色文化挖掘与产业融合,形成产业、生态、旅游融合互动的农旅型田园综合体[11]。因此,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类型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1.4 田园综合体的功能

作为引领乡村实体经济发展潮流的全新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的功能主要指能有效推动我国乡村实现三大转型,即有效推动乡村经济从过去的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向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的经济转型,推动乡村社会从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为主,向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的社会为主转型;推动乡村文化从过去的传统农耕文化为主,向现代农业文化与现代服务文化相融合的文化转变。

促成上述转型的动力源泉,来自田园综合体给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与变革。与传统的乡村经济组织模式相比,这些影响与变革,不但体现在透过外部资本与技术的引入,使乡村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乡村经济发展更有活力;而且也体现在其对乡村产业模式的塑造上,既能有效推动大农业实现现代化,也使乡村与自身发展所需新型驱动型产业实现有效嫁接;同时还体现在有效利用乡村资源和充分发挥乡村优势,包括对乡村拥有的丰富土地资源,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富有乡村特色的公共与服务设施及民居设施资源,以及乡村的珍贵历史古迹、传统农业文化和浓郁乡土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包括对乡村优美生态环境和古朴田园生活等优势的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田园综合体所主张的产业驱动、对接三农、乡朴美学、文治教化、城乡互动、开放共建、与时俱进、实践落地、营造新社区、模式可复制等发展理念与思想,不但与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契合,而且与我国正在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因此,田园综合体主张的发展理念和思想也成为促使我国乡村实现三大转型的重要力量源泉。

2 大兴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优势条件与主要思路

2.1 优势条件分析

2.1.1 区位优势 大兴区位于北京市南部,永定河东岸,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因此,大兴区作为北京市郊的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有京开高速和京沪高速两条对外辅聚交通通道,还有国道105通道,为自驾游时代游客进出大兴区提供了交通便利。2019年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机场高速,将为未来中外游客进出大兴区提供更高水准的交通服务和便利。

2.1.2 土地优势 大兴区地处永定河与潮白河冲积洪积扇中下部,地势平坦,除干旱时期外,大部分时间地表和地下水均较丰富,在细沙、粉砂和黏土基础上所发育的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全新世以来河流泛滥,还带来了表层土壤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非常有利于种植瓜果蔬菜,肥沃的土壤为大兴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3 技术设备优势 北京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之一,这里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等以农业技术、设备技术、投入品技术和生产运营管理技术等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中心。作为全市最重要的市郊农业发展区,与京津冀其他农业区(县)相比,大兴区拥有利用北京众多科研院所农业创新成果的优势区位条件。只要创造良好的农业创新实验与管理运营环境,大兴区完全能够领先于京津冀其他农业区(县),利用北京先进的农业科技资源发展现代科技农业。

2.1.4 基础优势 随着北京城市人口的逐渐增长和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兴区已由20世纪50—70年代的重要粮食作物生产区,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蔬菜、瓜果、畜禽、鲜花及生态林业等为主的生产区,许多农、林、牧产品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各郊区(县)前列。2017年,大兴区农业总产值为202 432.2亿元,占北京市15.59%,居全市第1位。尽管全区农业用地规模一直呈下降趋势,农业用地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之中,但是,从全市看,大兴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雄厚,仍然是北京市现代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地区,设施农业播种面积占全市设施农业播种面积的比例高达36.98%,居各郊区(县)之首,农业机械动力占全市农业机械动力的比例也达11.76%,在各郊区(县)中居第2位(表1)。

2.2 发展思路

2.2.1 将本底产业打造成游客在地消费和引领京津冀的高端科技农业 大兴区建设田园综合体所依托的本底产业,是目前发展基础雄厚且富有特色的以西瓜、葡萄和蔬菜等为主要品种的瓜菜种植业和早期所留存的古桑园和古梨园等果品业。从全市范围看,大兴区目前尚拥有近26 667 hm2的农业耕地资源,居市辖各区前列,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言,大兴区现有耕地资源是极为珍贵和有限的。为使珍贵而有限的农业土地资源为大兴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最大效用,必须改变传统的商品农产品生产发展之路。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新型田园综合体+都市居民乡村文化旅游需求市场”,着重发展满足2 200万首都居民乡村文化休闲与度假旅游需求的在地消费型农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新型高端农产品生产+京津冀农业科技需求市场”,大力发展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瓜果、蔬菜等种子与种苗的新型农产品。这样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农村商业流通现代化水平,扩大其知名度,还能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收益。通过上述两大模式的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农业与乡村文化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表1 2017年大兴区农作物生产情况及其在全市的地位

2.2.2 着力建设和发展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导的驱动型产业 目前,北京都市居民的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势的增长势头,周末休闲需求更加凸显。2017年末,全市旅游业游客接待量达2.97亿人次。其中,市民在京旅游突破1.14亿人次,与2016年的1.10亿人次相比增加3.64%,休闲度假旅游需求具有很大潜力。未来,随着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潜力更大。为此,大兴区在未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中,应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和北京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将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打造成重要的驱动型产业。这样,既可以利用大兴区现有的西瓜、葡萄、蔬菜、桑园、梨园等种植业及“西瓜节”“采摘节”“桑葚节”“梨花节”“葡萄文化节”等活动,打造农业与休闲度假旅游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相应田园综合体,还可依托这些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以西瓜、葡萄、蔬菜和果品种子与种苗生产为主导的科技农业示范中心,使之成为未来引领北京市及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田园综合体与科技农业发展的潮流。

2.2.3 建设环境优美且基础设施完善的田园社区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要建立在对乡村现有村组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及居民生活设施等资产的功能进行不断完善和结构优化的基础上。通过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可以更加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和地方特色文化。田园综合体开发的关键是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1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举办高品质特色精品农家院,促进在地消费、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岗位,将政府与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起来,让农民得到切实利益。此外,还要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对农民定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的旅游服务业质量与接待水平,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国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2.4 以农业科技及休闲文化创新提升商业经营模式 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农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然而,单纯的农产品采摘并不能吸引大量游客,旅游创新才是维持乡村旅游的不竭动力。要在保证农产品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同时,进行相关的创新活动,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创新可从5个方面入手(图1)。

图1 农产品创新方法思路

外形创新。可以改变农产品原有的自然形状,根据不同年龄的受众人群,设计不同的产品造型来满足其需求。如:为青少年设置线下比较流行的卡通形象;为中年人设置动物、花朵等形象;为老年人,可以在农产品上设置一些代表“福、禄、寿”等寓意的标志。

包装创新。农产品外包装可选择不同颜色且色彩鲜明的环保材料,并设置生动有趣的形象,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在外包装的背面配上产品功效、食用方法等,既可以突出产品形象,又能彰显农产品的价值。

技术创新。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利用超大城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技术,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建设农业领域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

活动创新。提升农产品加工制作水平,利用农产品制作多种美食,举办美食展览,推行果树认领制度等,增加农业活动项目。如:大兴区采育镇可以设置葡萄栽培科技培训暨科普讲堂;青云店镇花卉栽培试验中心开设插花培训班等。

其他创新。除了以上的多种创新之外,还可以通过制度、科技、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和农业文化创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附加值得到大幅度增加,使农业可以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3 相关建议

田园综合体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的最好载体。可以将城镇化与农村结合起来,打破城乡之间人类社会的隔阂,提升城市人生活品质,促进农村人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形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3.1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保证原有绿地不减少的同时,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坚持保护优先,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摒弃盲目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两年来大兴区的机械动力和化肥用量指标虽然均有下降,但仍居全市前2名。因此,要继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农村的现有自然资源,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农村旅游实现绿色、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3.2 以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为前提,合理规划乡村建设用地

目前,大兴区耕地资源仅有26 667 hm2并逐年减少,2016—2017年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瓜类、草莓和花卉等用地面积均不同程度减少,这些农业用地是极为珍贵和有限的。《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在农业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一定要保障农村基本农田面积不再缩小,合理规划乡村建设用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 以地方特色文化的塑造为基础,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注重产业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大兴区发展田园综合体离不开与文化产业的交融。在发展乡村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继续发扬其他文化,如南海子文化、团河城文化、皇家苑囿文化、永定河的治水文化、南中轴文化等。依据地方特色,举办不同的文化活动,将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活动办好,办精彩,尤其是充分将地方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中典型且有特色的故事讲好,讲精彩。既可以使地方特色文化得到宣传,又能促进当地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还可以促进田园综合体朝着健康、可推广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大兴区综合体田园
大兴区各级工会搭建职企“连心桥”
慰问送关怀,大兴区各级工会做好职工贴心人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刘玮玉艺术作品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田园乐趣多
北京市大兴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