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

2019-07-23赵玲玲杨雪峰陈海军刘洪林侯亚光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枯萎病杀菌剂毒力

王 绎,赵玲玲,杨雪峰,陈海军,邵 科,刘洪林,侯亚光

(1.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2.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番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它既可以生食,又可作为菜肴的原材料[1]。2015年,我国番茄的产量居亚洲首位,达到5 594万t,在世界也占据着领先地位[2]。番茄不仅营养丰富,其所含有的番茄红素更是植物合成物中最强的抗氧化剂,有“植物黄金”的美誉。温室栽培使得我国北方四季都可进行番茄种植,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番茄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各地温室番茄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大,复种指数连年提高,但是,番茄的各种病虫害却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其中,番茄枯萎病作为土传病害,发病尤为严重。番茄枯萎病在温室中的发病率为10%~30%,发病较重时,病株的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最后全株叶片萎蔫、枯萎[3],病原菌主要通过侵染番茄的根和茎基部,进入植物体后快速繁殖,阻塞和破坏植物维管束结构,逐渐向上延伸,影响植物水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导致植株因缺失水分、营养而枯萎死亡。染病植株根部及茎基部纵切可观察到维管束变褐,后期根部变褐腐烂。湿度大时,染病部位出现粉红色霉层[4]。该病的病程进展较慢,一般出现症状后15~30 d才会枯死[5]。番茄枯萎病菌,即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一旦发病,将对番茄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且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会为下一季农业生产埋下隐患。有研究表明,除能够侵染番茄外,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实际上还可侵染茄子、黄瓜和甜椒等温室作物[6-7]。番茄枯萎病一旦出现症状,防治难度较大。目前尚未发现对番茄枯萎病免疫的品种,生产上采用轮作、避免选择感病品种、选购健康种苗、移栽时蘸根等方式预防番茄枯萎病。同时,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通过培育壮苗提高植株耐病性。这些手段可减轻田间发病情况,但不能彻底消除枯萎病对番茄生产的危害。对于该病害的化学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蘸根、灌根,实际防治效果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本试验选择了目前国内生产的防治其他植物枯萎病较好的、性价比较高的4种杀菌剂,同时也选用农户常用的百菌清、代森锰锌2种药剂,共6种药剂对番茄枯萎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旨在为生产中进一步筛选化学制剂有效防治番茄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番茄枯萎病菌采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郜独利村番茄种植大棚,从染病植株上分离得到。病原菌经单孢纯化、分子鉴定,确认为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之后通过科赫氏法则[8]系列实验,证实其为番茄枯萎病菌。病菌于PDA培养基上培养,用于室内毒力测定实验。

1.2 供试农药

75%百菌清、99%噁霉灵、70%甲基托布津、30%甲霜噁霉灵水剂、50%克菌丹、80%代森锰锌,药剂来源见表1。

1.3 试验方法

室内PDA培养基培养病菌,通过检测上述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病菌的抑制程度,测定供试杀菌剂有效成分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根据前期的预试验结果,将药品配制成实验用母液,按照系列稀释的方法,通过浓度初筛试验确定适宜的浓度比范围(表1),并以此浓度加入到融化好的PDA固体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后将其倒入9 cm直径的一次性培养皿中,制成含系列浓度药剂的 PDA平板(以加入等量无菌水的处理作为对照)。将活化后的待测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培养7 d后,用打孔器沿其菌落边缘打取直径为5 mm的菌饼,接种于不同处理浓度的含药和空白PDA平板中央,28℃人工气候箱恒温培养,每个处理5皿,设3次重复。

表1 供试药剂及最终浓度设定

根据对照皿中菌丝的生长情况,采用十字交叉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各个处理的菌落生长直径,并通过如下公式计算这一农药浓度的抑制生长率。

抑制生长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将各药剂中的有效成分在PDA培养基中的浓度作为测试浓度,计算回归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值。应用Excel和统计软件DPS对测定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每个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及各自的相关系数,比较这6种杀菌剂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供试番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6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表2),以70%甲基托布津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1.10 mg/L,其次为50%克菌丹,其 EC50值为 1.81 mg/L。农户常用的75%百菌清毒力较低,EC50值为28.08 mg/L,80%代森锰锌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的毒力最低,其EC50值高达66.89mg/L。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与回归方程的斜率线性正相关。本试验中,供试菌株对50%克菌丹和70%甲基托布津较为敏感,其回归方程中对应的斜率分别为0.247 6和0.203 0。

表2 6种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应用6种杀菌剂,分别观察在不同浓度下上述药剂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从结果可以看出:70%甲基托布津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1.10 mg/L,其次为50%克菌丹,EC50值为1.81 mg/L。而常用蘸根剂99%噁霉灵对枯萎病病原菌的EC50值为3.78 mg/L,农户习惯使用的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均不理想,EC50值分别为28.08 mg/L和66.89 mg/L。在防治病害时应有针对性地使用效果较好的药剂,且应注意轮换用药,不应过度依赖种植经验进行病害的防治。试验中所使用的杀菌剂均从当地农资店购买,为商品制剂,药剂中添加的助剂或其他成分可能会对病原菌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田间防治番茄枯萎病时,应选用抗病品种,购买合格种苗,并在种植过程中重视水肥的施用,着重培育壮苗。同时,还要结合土壤改良、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使用,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

由本试验结果可知,该地区已不适宜继续施用75%百菌清来防治番茄枯萎病。番茄枯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可在土壤或病残体中存活多年,并可通过灌溉、施肥、农机等途径传播[9]。北方设施农业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轮作倒茬,长年连作的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真菌数则呈线性式迅速增长,“细菌性”土壤逐渐变为“真菌性”土壤,不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次生盐渍化,还为土传病害的生存和蔓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10]。因此,在设施农业日常生产中,不仅要注重植物病虫害防治,还须进行土壤健康管理,通过增施有机肥、添加有益菌等手段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11]。在使用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或土壤消毒后,要及时补充有益微生物,最大限度地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蔓延。

猜你喜欢

枯萎病杀菌剂毒力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
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相关毒力因子概述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
一株抗药用白菊枯萎病生防菌的分离与生防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