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教育组团式帮扶向纵深发展
——访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新武

2019-07-23杨刚

当代贵州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校长培训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杨刚

贵州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加快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目前,贵州已有987所学校与东部帮扶城市学校建立了结对关系。

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政治站位

朱新武:实施教育组团式帮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和生动实践;是落实贵州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服务薄弱学校质量提升,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人力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按照中央、国务院有关东西部对口帮扶精神和要求,各中央单位、对口帮扶省市区及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团对贵州开展对口教育帮扶工作,特别是以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黔东南州委组织部三级组织部门牵头浙江省杭州市及余杭区等地的部门单位组团对台江县开展教育帮扶以及北京市结对贵阳市组团开展“京筑教育合作”,推动台江县、贵阳市教育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省形成了组团式帮扶模式。

目前,贵州已有987所学校与东部帮扶城市学校建立了结对关系。

朱新武:组团式帮扶模式是由对口支援省(区、市)及省内有关部门单位根据贫困县教育帮扶需求,组团选派支教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由选派引进的优秀校长牵头,汇聚各方力量,按需帮扶,协同用力,专门针对一个贫困县或一所薄弱学校实施管理输入、示范引领和培训指导,进行“重塑性”“植入式”帮扶的一种教育帮扶模式。

朱新武:2019年底前,全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实现与东部帮扶城市学校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组团式帮扶关系。(贵州省教育厅供图)

组团式帮扶模式的特点体现在“四配套”“四植入”两个方面。在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实现对口教育帮扶中的支援团队配套、帮扶资金配套、制度建设配套和人才培养配套。通过优秀支教团队的精神引领、文化植入、管理输入、示范培训等,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植入、管理模式整体植入、理念观念传播植入、利益共同体构建植入。

明确工作目标 分步有序推进

朱新武:贵州创造性地开展好教育组团式帮扶推广工作,探索并积累了“五坚持”做法和“六结合三能力”经验。

“五坚持”:坚持党建促进教育扶贫,促进教育改革开放;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强化支持保障服务。坚持优秀校长精神引领、文化植入与管理输入,推进学校深化改革;支教团队植入教育帮扶,突出示范指导培训。坚持“送出去”培训跟岗,拓宽教育教学视野;开展“引进来”专题培训研修,培养干部教师队伍。坚持多元激励与惩戒约束并举,充分激发教师活力;强力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建立良好教风学风。坚持深入家访传递爱心,激发斗志实现“扶志”;弘扬高尚师德,传递正能量,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六结合三能力”:党委政府保障支持与学校内部治理改革相结合,先进管理输入和精神文化引领相结合,提高学校管理能力。“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培训指导与岗位练兵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行为改善与精神培育相结合,关爱鼓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发展学生关键能力。

朱新武:为实现精准帮扶,全省66个县,针对7324所学校未结对存在的短板和需求,一校一策提出需求清单。同时,每个县优先选择1所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1所薄弱初中学校或2所乡镇薄弱小学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学校作为“组团式”帮扶的重点,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合要素进行“重塑性”“植入式”帮扶,通过帮扶,使受援学校实现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并示范带动其他学校教育。

2019年底前,全省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实现与东部帮扶城市学校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组团式帮扶关系,在受援学校加挂帮扶学校的牌子。每个贫困县启动实施1所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1所薄弱初中学校或2所乡镇薄弱小学的“组团式”帮扶模式推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宁波市投入帮扶资金250万元援建的兴义市职中运动场。(黔西南州人社局供图)

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推广“组团式”帮扶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先进理念植入、先进管理经验落地、先进教育教学制度生根,推动贫困地区中小学办学品质提升,实现内涵式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抓细抓实 力求帮扶成效

朱新武:教育组团式帮扶要想取得预期实效,需要我们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打造精准抓落实的闭环工作链条,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

高位对接。发挥党委政府在组团式帮扶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解决帮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困难。

选好校长。围绕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校长配备情况及学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引进、公开遴选、交流、招聘、银龄计划等方式,聘任理念先进、具有爱心、有志改变贫困地区教育教学面貌的优秀校长到受援学校担任校长,切实落实校长管理职权和工资待遇,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组建团队。根据本地、本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名师培养、学生管理与教育等需要,积极争取帮扶方按需选派支教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实现精准帮扶。

建好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落实中央和省有关要求,切实建立教育管理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和服务清单,推动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向服务保障转变。

多元激励。建立适应我省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干部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丰富帮扶形式,促进支教校长不仅管好自己一所学校,还能培养适应当地学校发展实际需要的一批优秀校长和管理干部,促进支教教师不仅上好自己的课、带好自己的班,还能培养引领一批骨干教师、名师、名班主任,着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适应本土学校需要的优秀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增强教育帮扶的“造血功能”。

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组团式帮扶团队的优势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扶志扶智”教育示范引领、培训指导、研讨交流、课题研修等活动,切实提高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师担当履职能力。

搭建平台。建立帮扶团队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优秀管理经验推广传播机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

贵州教育将奋力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全省教育组团式帮扶向纵深发展,持续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校长培训
教师培训
比亚迪集团扶贫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会议·培训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