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跑类游戏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019-07-22陈春水许媛苑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同组皮筋组员

陈春水 许媛苑

在小学跑类体育游戏中,中、低年段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也非常愿意与同伴合作,争取胜利,而高年级学生自我主观意识较强,一成不变缺乏新意的游戏形式不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的激情,还会使他们产生身心倦怠。近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在高年级跑类游戏中通过借助部分速度较快学生的力量,去调动其他学生参与跑类游戏的激情,进行了以下方法的尝试,供大家研讨之用。

一、接力跑游戏

常见现象:在接力跑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是根据常规的队形开展活动,如,以四列横队中第一排的每一名学生作为排头,其他后排相应位置的学生作为同组的组员进行游戏(图1);或者以四路纵队中排头为先,排尾为后排列进行。这样的队形与固定站位的顺序,不易发挥速度较快学生的示范与带头作用,不利于调动同组其他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调整策略:允许各组调整同组成员在接力跑活动中的前后顺序,同时将安排组员顺序的权力交给各组的组长或同组成员协商,以此促进小组成员间的通力合作,根据每次接力跑比赛规则的不同,及时调整速度较快学生的站位,安排其站在队伍排头或压轴的位置。

不断轮换尝试的过程不仅能调动其他学生参与游戏的激情,体现团结合作,争取游戏的胜利,还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强度,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耐久跑游戏

常见现象:一路纵队耐久跑的练习中,在整组慢跑时,需要排尾学生从跑道外侧快速跑出,超过本组所有学生的排头成为领跑者。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往往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一名学生慢跑调整的时间(即其他组员从排尾跑至排头的时间之和)是由其他组员决定的,也就是速度越慢的学生慢跑调整的时间越短。这样进行,常常就会出现队伍脱节的现象,而且不免有些枯燥乏味,失去游戏应有的锻炼价值。

教学调整策略:改变练习方式。当速度较快的学生从排尾跑到与排头平行时,立即转身从原跑道再跑回排尾,跑到排尾平行之后,再次转身从排尾第2次跑到排头位置领跑。

这样调整的意图是,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考虑到成员之间速度与耐力素质层次不齐的现象,通过安排耐力速度较好学生的2次往返,进一步提高体能水平和示范作用,同时也为耐力速度较弱学生降低运动负荷,起到缓解疲劳恢复身心的作用(图2)。

三、快速跑游戲

常见现象:快速跑的游戏中,速度较快的学生往往一马当先,一枝独秀地领先同组的其他学生。

这种情景下,除了能进一步起到激励当事人的效果之外,对其他学生而言,更多的是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所以在实际练习中时常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与速度较快的学生一较高下,甚至在跑步过程中出现消极怠工、有意降低奔跑速度的现象。长此下去,不少学生逐渐形成消极比赛的态度。

教学调整策略:为了鼓励其他学生参与快速跑游戏,同时又不乏对速度较快的学生提出新的挑战,在练习过程中除了采用让距追逐跑外,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让时追逐跑。

“让距追逐跑”的变量是在距离方面,顾名思义“让时追逐跑”的变量在时间上。

例如在50m跑的游戏中,分2次发令,让所有学生都面向终点,站在各自跑道的起跑线后。

第1次发令是一般同学的出发信号,1秒后再进行第2次发令,是速度较快学生的出发信号,大家沿着各自的跑道跑向终点,到终点后再根据实际时间计算成绩。

在其奋力追逐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能努力快速奔跑,有效地培养了拼搏精神,促进了体能锻炼,提高了教学效益(图3)。

四、障碍跑游戏

常见现象:障碍跑游戏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运动中的肢体协调性,除此之外,对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在往返绕过障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减速、加速的交替,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个别体形较大、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而会出现直接弃跑或由跑改为走的现象。

教学调整策略:根据学生实际运动能力,依次进行两两组合(速度较快者在前,较慢者在后),前后腰间绑定或双手拉着弹力皮筋,同时跑出绕过地面的障碍物,再绕过终点的标志物返回,以皮筋不松开、后面的学生到达起点的时间先后决定胜负。

在跑的过程中前者的速度通过弹力皮筋给后者传递助力,可以减少跑步过程中减速、加速对速度较慢学生带来的身心负担,促进双方合作意识的培养与配合能力的提高(图4)。

猜你喜欢

同组皮筋组员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皮筋小船
卷纸套皮筋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