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得”“乐”:KDL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新理解

2019-07-22巨晓山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趣味性技能运动

巨晓山

KDL是知之(Know it)、行之(Do it)、乐之(Love it)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知之”是要懂运动文化,“行之”是要有运动能力,“乐之”是要热衷于运动。知之、行之、乐之是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搭建的课程目标[1],与《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一脉相承,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化。KDL用汉语拼音来翻译,也可理解成“快”“得”“乐”,经过长期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恰好是对KDL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新理解,其中“快”指向教学效率,“得”体现在教学结果,“乐”体现了教学环境。

一、KDL课程致力于“快”速有效提高课堂的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青少年运动不足与健康水平持续下降,是我们学校体育当下面临的最严峻问题,在青少年运动不足这个问题上,最可怕的是现在中国家长并没有多少觉醒,依然把学业成绩视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家长本身也很少参与身体运动[2]。KDL课程是基于季浏等学者提出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3]下构建的课程体系,从设计思想、结构和微观上,都体现出对这一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运动负荷:KDL课程的教学实施强调大密度、适宜强度;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课堂上始终要保持50%时间以上的MVPA(中等到大强度的活动水平);运动强度应该使学生运动中心率达到140~160次/min。每节体育与健康课进行10分钟的健康体能或专项体能练习。技术教学更多地融于活动和比赛情境中进行,每一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min左右,教师让学生停顿下来讲解、示范的时间不宜超过10min。如,在2018年7月27—28日的KDL课程暑假培训中,5节KDL课的平均密度达到了78.72%,其中手运球主题的课中运动密度为83.39%,在起跳与落地主题课中甚至达到了91.27%。

场地器材:KDL课程立足于在有限的场地内解决教学问题,要求大班额(50人以上)使用场地一般不超过2个篮球场大小,以保证教师的视野能及、管控有效、指导及时,并易于反馈。器材以安全、轻质的器材为主,提倡使用废品、生活用品等替代传统的器材,以保证不同条件的学校均可满足教学需求,避免因器材缺乏而带来的练习等待。如,在KDL课程(水平一)“脚运球”主题中,为了提高脚对球的控制能力,KDL课程开发多种资源,使用牛奶盒、汽水瓶等代替足球,每人1个,既有效地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又让学生体验脚触不同材质、大小、硬度、形状的物体,提高学生脚控制不同物体的能力。

练习拓展:KDL课程不提倡频繁地变换组织模式,而是在固定或相似的课堂组织模式中,通过增加练习内容的难度和要求,为学生设置适宜的练习任务,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内容,减少练习转换或队伍调动时间。如,在KDL课程(水平一)“传接球”主题,在传球接龙游戏中,通过增加队员之间的距离、简单传球方向、队形简单改变及变换不同材质器材等拓展练习任务的难度和多样性。

家校联动:KDL课程专门设计了亲子嘉年华主题,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亲子游戏活动,如体能竞技场、你是我的眼、智慧翻牌等,提高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家庭和学校联手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

二、KDL课程紧紧围绕人的发展来设计,致力于使学生体育素养“得”到提升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人最主要或最重要的知识、能力、技能、态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离不开包括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的贡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KDL课程强调团队合作,注重运动能力培养和规则意识的建立,重视学生健康行为养成。如,在KDL课程(水平二)“健康”主题中,通过设计巧过“红绿灯”,食物金字塔,“千里眼”等游戏,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安全、营养、卫生保健等相关知识和方法,能够辨别健康行为,树立“运动有益健康”的意识;在KDL课程(水平一)“团队体验”主题中,设计“不倒翁”“携手共进”“东南西北”等游戏,让学生体验各种方式的团队合作,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运动能力是形成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基础,是体育教学中要落实的关键因素,运动能力包括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首要任务[2],基本动作技能包括移动技能、非移动技能和操控技能。如,在KDL课程中,设置了基本移动技能主题,通过设计驾驶执照、我们去动物园(模仿兔子、袋鼠、马等)、动物运动会等游戏活动,来发展儿童的基本运动能力。

三、KDL课程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寓教于“乐”

由于传统的“纪律课”“安全课”“等待课”和“体质健康测试课”等在实际的课堂中时有发生,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如何既保证课堂的安全性和统一性又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愉悦性、自主性,既能让学生学好技术、练好体能,又能克服枯燥、降低疲劳,这些都是体育与健康课设计中的难点,KDL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思想和特点之一就是趣味性,通过游戏设计来解决体育教学的难题,无论是技术练习、体能练习还是个人练习、集体练习,都设计在游戏或比赛中完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

技能学习的趣味性:在游戏/比赛化的情境中进行动作学习。如,在(水平二)“力量、耐力与速度”主题中,设计了“熊出没”的单元,把所有练习都设计出有关熊玩耍的名称,譬如“熊爬树”“熊单挑”“熊滚圈”“熊戏水”等,既生动形象又充满乐趣,每一名学生模仿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用他们熟悉而幽默的方式完成体能练习,乐此不疲。又如,在翻滚的练习中,并没有用抽象的专业术语来表达各种翻滚的不同,而是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词语来描述,如“铅笔翻滚”“圆木翻滚”“蛋卷翻滚”等,既利于学生区别不同的动作,也利于学生牢记动作特点和要求,高效练习。

名称的趣味性:给活动或练习赋予不同的游戏名称,使名称的指向与学生的自我挑战、自我成就连接,让学生们一听名称都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以此来激励学生运动。如,在(水平三)“体操”专题中设计的“人造金字塔”“绝地求生”,在田径专题中设计的“报纸飞人”“脚下钢琴师”“传递圣火”“蚂蚁搬家”等,學生在练习中收获运动能力提升,还收获成功的体验。

情境的趣味性:通过设置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或故事情境,使学生完成任务和挑战,达到教学的目标。如,在(水平一)的“基本移动技能”主题学习评价案例中,设计了汽车驾驶执照考试的故事情节,教师扮演警察来观察学生是不是遵守交通安全条例,假如违反了交规教师就会在学生的驾照上盖上记号。游戏设计了限速场地、崎岖场地、狭窄场地、斑马线等,以及行驶中瘪胎、堵车、没油、车陷泥潭等情境,要求学生以形象的动作姿态通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在沉浸中落实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晓赞,牛晓.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季浏,钟秉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6-27.

[3] 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9):73.

猜你喜欢

趣味性技能运动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