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2019-07-22宋治海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一个传统而又崭新的课题,新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只要我们从“爱”字出发、“帮”字入手、“变”字看人,用真心、爱心、热心投入情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定能水到渠成,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的类型及怎样对待后进生,以求找出最好的转化教育的方法,达到转化教育好后进生的目的。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对症下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人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是有一定差距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深悟这一点,每个班的学生总有先进、后进之分,后进生在教育中是不可避免的,是现实存在的,一怒之下开口便训,且言语刻薄,虽不伤及皮肉却残害心灵、扼杀个性,甚至造成个别受害者心理变态或道德沦丧。心灵的创伤愈合难,且危害要经较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可见粗暴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危害之大。所以,我们不能开口闭口地叫后进生,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不能嫌弃他们,要及时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后进生形成的外因
一是受社会的不良影响;二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出现盲点。
(二)后進生形成的内因
学生处在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心智还不成熟,对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关系的把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自己的人生目标比较模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动摇;在经受挫折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把失败原因归结为家长没本事、老师不给力、学校没名气等。
二、后进生的类型
(一)逆反心理型
学习压力过大,身心疲惫得不到释放而产生逆反心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存在的普遍心理现象,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大学梦、成才梦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有思想、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逼迫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补习班,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有的学生因不堪重负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容易使后进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忙于生计,与孩子相处时间少,亲子之间产生隔阂,缺少交流沟通,而一旦孩子犯错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受到家长的训斥和打骂,久而久之,这种压抑就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仇视他人,厌恶他人,出现报复行为和攻击行为。感觉自己被忽视而故意大声喧哗或者弄出声响等恶作剧的形式引起老师的注意。诚然,教师往往偏爱成绩突出的学生,而后进生多会受到冷落,有时被班里的反面教材受到讽刺挖苦,因此,导致后进生产生反感,一提学习就头疼、唉声叹气,对学习、对老师、对学校充满怨恨。
(二)自卑心理型
自卑心理型的后进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交往和学习中缺乏自信,失去勇气和信心。这类学生大多数是特殊原因造成的:第一种是家庭原因,有的父母因病因残失去劳动力造成家庭贫困,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单亲家庭等;第二种是个人身体原因,如学生身体有某种缺陷等。他们总认为自己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进而形成心理障碍;第三种是学习上经受挫折,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三)自由散漫型
表现为在交往、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漫不经心,不做作业,理由五花八门,诸如忘了、没记下、没带书、作业本没带来、题目不会做等。对老师的批评也是紧答应、慢动弹,以后依然我行我素,简直就是油盐不进。
(四)孤僻冷漠型
这类学生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从小缺少关爱或受到歧视,因此性格孤僻,没有安全感,对他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给自己穿上“防弹衣”,成了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渐渐地在心理上形成了情感的屏障,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想参加,集体荣誉也似乎与他不相干。学习方面,上课从不回答问题,面对老师提问声音很小、无法听清,小组讨论基本不发言。
(五)意志薄弱型
电脑、手机等多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变革。学生可以从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但是有些学生却通过网上搜寻答案代替自己思考,做作业变成从网上抄作业,久而久之,变得越来越懒,懒得动脑、懒得动手、懒得思考,离开电脑就不会阅读、不会计算、不会证明。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完全没有心思学习,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精神恍惚,学习一落千丈。
三、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爱护学生,更加关心后进生,所以说,转化后进生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步,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呢?我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摸清底细,对症下药,帮助后进生树立进取心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特点是:过分自卑、缺乏进取心或认识模糊,是非不清、或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等。教师只有摸清底细、因人施教,掌握他们的后进原因和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了解后进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老师可以通过交谈、平时接触等途径,多渠道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生活环境以及心理状态,比如,有的学生受家长的影响,家长期望太高,子女稍有不当就是棍棒教育,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时间长了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漠然视之,使孩子丧失自信;还有的是家庭不和睦造成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各方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二)对后进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以情感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切忌用嗓门大的方式进行教育。对这些学生最好的方式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要长期教育并和家长交流,而且要进行情感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要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做到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耐心细致地厚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要从后进生身上找出闪光点,多表扬激励,使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的风帆,振作起来,走进优秀生的行列。
(三)正面教育,培养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品质。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一直不好,面对困难一般采用回避的态度,缺乏勇气和自信。我们应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这种坚强的精神会激励孩子奋斗不息。关于自信心的培养我们不妨在与他平等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一个不太高的目标与计划,使孩子稳步前进。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适度的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继续努力。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轻易赐予他们“差生”“蠢货”“傻瓜”等帽子。自尊心人人有之,后進生也是,他们同样有改变现状、要求上进的心理,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因此,只有在后进生心里种下自尊、自信的种子,开启后进生的心灵之门,为后进生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才能使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看到希望和未来。
(四)重视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面的沟通
教育的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因素起主导作用,社会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家庭因素起基础作用。对一个人的教育从他诞生后就开始了,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最可贵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情况家长了解得透,领会得深,孩子在想什么,在家里说什么、做什么,家长都了如指掌。因此,要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卡等形式,充分交流学生信息,把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全面掌握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五)借助一切教育力量,转化后进生
我认为转化后进生只靠教师孤军奋战是不行的,教师要善于组织和发挥集体力量的作用,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先进帮后进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全班同学都能意识到自己帮助后进生的责任,向后进生伸出友爱之手,使其产生对集体的爱,享受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建议学校班集体开展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吸收后进生积极参与,让后进生自觉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从而树立自信,不断向先进生看齐。
(六)长期坚持,彻底根治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只能暂时控制住“病情”,如果放任不管,则随时可能复发。因此,教育者必须耐心细致,对后进生长期跟踪,及时发现其反复倾向,予以匡正,不断巩固教育成果,直至其行为稳定、形成良好而健康的知、情、意、行系统。
总之,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十分艰巨,每个教师都应从班上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从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细节抓起,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校方和社会的支持。社会应该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教师综合评估的依据之一,这样才能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
作者简介:宋治海(1967-),男,汉族,山东青州人,青州市旗城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