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土坯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以河西地区土坯墙体为例
2019-07-22程亦萱
薛 程,程亦萱,张 浩
(1.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2.西北大学 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3.太原市文物局 执法督察处,山西 太原 030001)
中国长城墙体主要由版筑墙体、堆土墙体、石砌墙体、草墙墙体、土坯墙体等类型组成。土坯墙体的建造形式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在世界长城墙体建造史上也比较罕见。长城墙体中使用土坯修建墙体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因此,本文对长城土坯墙体的研究主要以河西地区分布的汉塞墙体为例。河西地区特殊的自然地貌,不适合建造大面积连续的长城墙体。所以,汉代在河西地区使用土坯修建了大量的烽燧。汉代修建烽燧的技术与修建土坯墙体的技术基本相似,因此本文对长城土坯墙体建造技术的研究也会涉及河西地区的汉代烽燧。
1 河西土坯墙体分布区域自然环境
西汉河西地区土坯墙体与烽燧呈北向东表述不明确的大体走向。根据统计,使用土坯建造长城墙体以及烽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甘肃临泽县、高台县、酒泉市、敦煌市、玉门市以及金塔县等境内(图1)。如敦煌市境内的D3烽燧,王国维考证,汉代名“凌胡隧”,玉门都尉大煎都侯官治所。烽燧以土坯砌筑,土坯内参注意错别字有芦苇,底基南北长6m,东西宽5.7m;顶部南北长3.2m,东西宽3m;残高5.5m[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该地区北部为准格尔板块,南部为青藏板块,东部为华北板块,整体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北部,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中轴上[2]。河西地区地壳构成相对复杂,地壳活动较为频繁,地表结构多样。因此,使用土坯修建长城墙体以及烽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对墙体的破坏程度。
图1 河西汉塞走向示意图[1]Fig.1 The sketch map of the Hexi Wall and Beacon Tower of Han
河西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常年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大陆性特征较强。河西走廊因为地质构造的原因会形成冲击平原,分布有大量沙土,但整个河西地区土壤资源相对贫瘠。使用土坯进行墙体建造,较版筑等墙体要节约大量的土壤资源,这对自然土壤相对匮乏的河西地区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因为河西地区温带大陆性的气候特征,使用土坯垒砌墙体会减少因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等原因对墙体造成自然崩裂等物理伤害。因此,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河西地区在建造大规模的防御设施时,会根据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建立适合于其自然环境的军事建筑。使用土坯进行汉塞墙体以及烽燧的垒砌,是最适合河西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防御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长城墙体在修建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原则。
2 土坯墙体发展历史
汉代在河西地区修建土坯墙体之前,土坯垒砌技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土坯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在改造自然事物形态以及合理利用土壤特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工匠筛选、模制、晾晒以及火烧的土坯能够很好地承载墙体的重力。土坯作为一种新形态建筑材料,不仅使我国建筑发展史多元素化,也为春秋战国时期烧制青砖的出现打下基础。
从考古资料可知,河南地区仰韶文化谷水河类型的大河村四期遗存中发现有使用红烧土块垒砌的墙体[3],这是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建造墙体的遗存现象。多数学者认为距今约4 000年左右的大河村四期遗存年代应该在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过渡之间。所以大河村四期遗存中发现使用红烧土垒砌的墙体应该是使用土坯垒砌墙体的最早雏形。
公元前2500年左右,龙山文化兴起。土坯建筑也在该时期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在黄河流域及长江中游发现的很多城址中,都有使用土坯进行建造的遗存。安阳八里庄龙山遗址F3位于T2的第六层,近似椭圆形,半地穴式。南室为锅底形,室内居住面是在垫土上抹一层厚约3~5cm的草拌泥,部分墙体由土坯垒砌而成,并经火烧烤[4]。1979年安阳后冈遗址发掘的F12和F8遗址,墙体使用土坯垒砌。“是用一种不规则长方形土坯砌成。土坯用深褐色黏土制成,内夹少量小红烧土块。坯长20~52cm、宽15~38cm、厚4~9cm。为错缝叠砌,空隙处填以黄泥。坯型不规整,坯与坯往往黏在一起,推测当时垒墙用的是半湿未干的土坯”[5](图2)。安阳后冈遗址发现的土坯墙体是黄河流域红山文化中使用土坯垒砌墙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龙山时期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使用土坯进行平铺错缝垒砌的技术。
图2 安阳后冈F12平、剖面示意图Fig.2 Anyang Hougang F12 flat,profile schematic drawing
黄河下游地区在进入龙山文化以后,很多遗址也发现有土坯墙体的建筑遗存。如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在山东龙山文化桐林遗址的调查中发现,在遗址西南部2 000多平方米的试掘区域内,发现很多房屋建筑都是平面起建,没有基槽。平面呈圆形的房屋以土坯起墙,室内地面使用土坯进行铺垫[6]。日照尧王城龙山文化遗址发现6座房屋,其中房址F4的墙基呈“U”型下凹,其余均为平面砌墙,墙多用土坯砌成。砌法采用平铺横砌,层与层错缝相砌,中间涂抹黏泥,黏泥一般厚1.5cm左右,墙的里外皮也用黏泥涂抹[7]。从黄河下游地区龙山时期的土坯建筑可知,这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细泥作为黏合剂填补在土坯之间。在墙体垒砌完毕之后,会使用草拌泥对内、外墙体进行涂抹,以维持墙体的整体坚固性。这些建造步骤与后期土坯墙体的建造步骤基本一致,说明这一时期土坯墙体的垒砌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约公元前2000年,土坯建筑主要见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在丰下遗址、小榆树林遗址等都发现有土坯建筑。总的来看,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土坯建筑多为圆形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土坯建筑[8]。该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土坯建筑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坯建筑的构造方式已经基本一致。
土坯垒砌技术在仰韶时期出现,发展于龙山时期,在青铜时代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我国西北地区,土坯垒砌技术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汉塞的修建,使得我国土坯技术发展与应用达到了巅峰。直至今日,我国西北地区很多地方在修建房屋时还会使用土坯进行建造。所以,土坯墙体垒砌技术在中国建造史上应该属于延续时间最长的建造形式之一。
3 土坯墙体建造工序
文献中有关长城土坯墙体的记载不多,因此,对长城土坯墙体建造工序的研究主要基于笔者对河西地区汉塞和烽燧的长期考察。长城土坯墙体建造工序的研究主要包括土坯的制作和墙体的垒砌等方面,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3.1 土坯的制作
土坯墙体在垒砌之前要制作大量的土坯,然后进行垒砌。因此,土坯的制作是长城土坯墙体修筑的第一步。土坯的制作首先要选取含沙量较小的自然土壤,因为土壤中含沙量过多,土壤的黏性就会降低,制作成土坯后,很容易出现断裂。所以,在选取土壤时,一定要选取含沙量较小的土壤。在河西地区汉塞建造过程中,有从外地运送土壤进行墙体修建的记载。比如嘉峪关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土壤均来自于北山的黄土,俗称“客土”[9]。因为嘉峪关的修建主要使用版筑技术,所以需要大量的土壤资源。但是河西地区使用土坯建造的墙体和烽燧在用土量上明显少于夯土墙体,所以从现场调查可知,土坯在制作时基本使用本地土壤。
在采集好土壤后,先将土壤进行晾晒。晒干之后,土壤的整体黏性会降低。这时将土壤拍打成粉末状,然后对土壤进行筛选,去除土壤中包含的植物根茎以及体积较大的砂砾。然后,再将土壤放入簸箕中上下颠抖,去除土壤中细小的根系。因为植物根茎的生命力强,如果土壤中存在植物根茎,在土壤被制作成土坯后,植物根茎很有可能在土坯内再次生长。这样就会对土坯形成生物破坏,使土坯开裂出现缝隙。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墙体的坚固性(图3)。
图3 筛选土壤示意图(作者自绘) Fig.3 Screening soil schematic drawing
图4 搅拌土壤示意图(作者自绘)Fig.4 Stir the soil schematic drawing
其次,在筛选干净的土壤中加入一定比列的水进行搅拌,增加土壤的黏性,使土壤在潮湿的状态下具有可塑性。工匠们把土壤与水搅拌均匀后,会将潮湿的土壤单独放置,使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流失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可塑性,又不会因为土壤过于潮湿影响土坯的形状(图4)。
图5 土坯模制示意图(作者自绘) Fig.5 Adobe molding schematic drawing
图6 土坯晾晒示意图(作者自绘)Fig.6 Adobe drying schematic drawing
土壤掺水搅拌均匀,水分控制合理后,工匠就会将土壤倒入模具内,进行制坯。土壤倒入模具后,工匠们会使用木制的夯具将模具内的土壤夯实(图5)。然后去掉模具,将制作成型的土坯进行晾晒,土坯晾晒干燥后就可直接进行使用(图6)。制作土坯使用的模具由4块木板制成,木板相互镶入组成一个长方形模具。土坯就是在这种长方形模具内制作成形。
图7 土坯长度范围示意图Fig.7 Adobe length range schematic diagram
图8 土坯宽度范围示意图Fig.8 Adobe width range schematic diagram
图9 土坯高度范围示意图Fig.9 Adobe height range schematic diagram
笔者对河西地区汉塞、障城以及烽燧等保存较好的45处土坯建筑进行了统计。土坯的长度在30~50cm之间(图7);宽度在14~30cm之间(图8);高度在8~20cm之间(图9)。从土坯样本采集的地点可知,分布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土坯建筑之间,土坯形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通过对土坯尺寸数据的分析也只能判断当时土坯形制大小的范围,并不能说明当时在土坯建造上已经形成标准化。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判断,当时人们在制作土坯模具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造成了土坯尺寸上的混乱。不过通过对土坯尺寸的数据统计,可以判断当时制作土坯模具的尺寸范围。整个河西地区长方形土坯模具的长度为30~50cm;宽度为14~30cm;高度为8~20cm。
3.2 地基的修建
土坯墙体虽然建造形式与夯筑墙体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在建造流程上基本一致。土坯墙体在建造时,对地基的修建要求非常严格。不同于夯筑墙体,土坯墙体在垒砌过程中如果地基处理出现误差,很容易造成墙体的垮塌[10]。从现场调查可知,河西地区垒砌的土坯墙体和烽燧在建造过程中不使用黏合剂或使用少量黏合剂。所以,地基如果不水平,将会使土坯墙体在垒砌过程中出现倾斜,很容易造成墙体的坍塌。
长城土坯墙体的地基在修建时,首先要取平。取平时要将地表进行下挖,下挖深度在30cm左右(图10)。因为目前河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土坯墙体分布于破城子,笔者对其外露墙体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在地平面以下错缝铺设3层土坯。每层土坯的厚度在8~10cm之间,所以破城子土坯墙体在下挖地基时,地基的深度可能在30cm左右。目前无法对河西地区现存土坯墙体以及烽燧进行墙基的试掘,所以只能根据外露遗存进行判断。
图10 土坯墙体地基修建复原图(作者自绘)Fig.10 Adobe Wall Foundation Restoration drawing
从现场观察可知,土坯墙体的地基宽度基本相同于上层墙体的宽度。所以对土坯墙体地基宽度的判断主要依据地表现存墙体的宽度。因为现存墙体的宽度不一,多数墙体宽度在2~4m之间,所以只能推测当时挖掘墙基的宽度可能在2~4m之间。在地基下挖取平后,要去除地基表面的虚土,并对地基表面进行拍打或压实,以保证地基底层的坚固性与稳定性,然后在表层铺设土坯。土坯的铺设方式为横竖错缝铺设,就是在第一层横向铺设土坯,土坯与土坯缝隙之间填充有草木灰或碳灰,以增加土坯之间的粘黏性。第二层土坯在进行铺设时,方向为纵向,与第一层土坯铺设方向呈垂直状分布。在铺设第三层时,土坯的铺设方向应该与第一层土坯方向一致,与第二层土坯方向垂直。
除此之外,河西地区一些烽燧直接修建在石基上,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因为石基的坚固性与稳定性要高于土坯垒砌的地基。修建在石基上的烽燧直接可进行土坯的垒砌,不需要对地基做处理,只需要掌握好石基的水平。如玉门市境内的十二墩,位于黄闸湾乡政府东北处,北靠塞垣,烽燧直接建于石基上[注]资料为笔者现场调查所得。。
3.3 墙身建造
地基修建完毕后,工匠们会在地基上垒砌墙体。不同于版筑技术的相似性,土坯墙体在垒砌过程中有不同的垒砌方法。依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整理,可将土坯墙体的垒砌方法分为3种。第一种为顺缝垒砌法。工匠们在地基上顺缝摆放土坯,或横向或纵向,然后再缝隙之间填入干燥的草木灰或木炭灰。整体一层顺缝摆放好后,会在上层继续按照下一层的摆放方式铺设。铺设完毕后,在土坯上薄薄的摆放一层植物根茎,植物根茎一般为当地的芨芨草、芦苇枝或红柳枝。而且摆放的方法为菱形网格法,类似于长城草墙芦苇的摆放方式。这样主要起到网格支架的作用,对土坯墙体内部的重力进行支撑,提高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植物根茎摆放完毕后,工匠们会在原来铺设好的层面上错缝铺设土坯,土坯摆放的方向与上一层摆放的方向垂直。在顺缝铺设土坯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顺铺层数要求。因为有的墙体顺缝铺设土坯的层数在2~4层,然后加入植物根茎层,再在其上错缝铺设一层土坯。如冯礽骧先生调查敦煌廿里墩烽燧,建于一高约0.3m的黏土台基上,以土坯错缝垒砌而成,五层土坯间夹一层芦苇,芦苇层呈斜线网状交叉叠压(图11)。
图11 敦煌市廿里墩烽燧正视图Fig.11 Front view of Beacon tower,Erlidun, Dunhuang
第二种方法为铺设一层土坯后,在其上铺设一层芦苇或红柳,然后在铺设一层土坯。土坯不进行错缝铺设,而是所有土坯都为顺缝铺设。如敦煌市马圈湾汉代塞墙中有一段墙体土坯从垂直于墙体的方向顺铺一层,然后在其上铺设芦苇或红柳,在芦苇、红柳上面再次铺设土坯。在这种铺设方式中,植物根茎铺设的厚度要厚于前一种铺设方式。经过现场测量,铺设植物根茎的厚度在3~4cm之间。当墙体垒砌的高度上升至1m左右时,当时铺设一层芦苇在铺设一层土坯的做法直接转变成铺设两层土坯或3层土坯,然后在其上铺设一层植物根茎。通过力学的分析,主要是因为植物根茎的牵引力作用较大。在墙体底部铺设芦苇的层数越多,墙体的稳定性就越大。而土坯铺设到上层时植物根茎铺设的层数对墙体的稳固性影响相对减小。所以工匠们为了节省工时、建筑材料,当墙体垒砌到上层时,就会减少植物根茎的使用。
第三种土坯墙体的垒砌方法为“T”型垒砌法。第一层土坯横向铺设,土坯方向与墙体走向一致。第二层土坯竖向铺设,一般一个横向铺设的土坯上面可以纵向铺设两个土坯的宽度或者两个半土坯的宽度。纵向铺设完毕后,在其上铺设植物根系,多数为芦苇或芨芨草,然后在其上继续横向铺设土坯。从墙体的侧面观察,土坯垒砌的缝隙呈“T”字形分布。如玉门市疙瘩井烽燧遗址位于花海乡政府所在东南处的盐碱沼泽地中,烽燧建在一高约1.7m的风蚀台地上,现存16层土坯,每层土坯墙体侧面垒砌的缝隙呈“T”字型(图12)。
图12 玉门市疙瘩井Y33烽燧遗址图[1]Fig.12 Picture of Y33 Beacon tower site in Geda well, Yumen
如上文所述,笔者认为当时土坯墙体在建造时,两侧墙体坡面并没有向内倾斜。因为土坯墙体的建造形式类似于后期出现的砖墙建造形式,其防御目标主要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所以建造高度应该不是特别高。除此之外,土坯墙体在建造过程中使用芦苇、芨芨草等植物根茎作为凝固墙体的结构支撑,加以土坯垒砌时多为错缝结构,所以整体结构坚固,不需要使墙体向内倾斜,出现坡度[11]。如果在土坯墙体垒砌过程中将墙体逐渐向内侧收缩,反而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河西地区土坯墙体在修建时,墙体的坡度应该是90°。至于当时修建土坯墙体的高度,从文献记载以及实地调查都无法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3.4 涂抹泥浆
涂抹泥浆主要是对河西地区烽燧进行整体维护的一道工序,至于土坯墙体有没有涂抹泥浆,目前还无法从现存遗迹中判断。汉代烽燧一般为独立的高台建筑,周边没有依附的附属建筑。为了使垒砌的烽燧成为一个更加坚固的个体,汉代工匠们会在垒砌好的烽燧外测涂抹一层草拌泥。笔者对现存烽燧外侧的草拌泥厚度进行了测量,多数烽燧外侧草拌泥的厚度在3~5cm之间。位于马圈湾湖滩东侧的戈壁滩上,分布有一处烽燧,底基长8.25m、宽7.4m,残高1.8m。烽燧四壁整齐收分,外壁均涂有草拌泥。涂抹草拌泥的层数多达20层,每层的厚度在2~3mm。在烽燧外壁涂抹草拌泥时,并不是一次涂抹成功。因为当地土壤的含沙量较大,土壤的粘黏性比较低,涂抹泥层较厚,很容易在泥层干燥之前造成脱落。所以工匠们在涂抹泥层时,先涂抹较薄一层,等其晾晒干燥后,再在泥层表面进行涂抹。如此反复,就形成了烽燧外壁较厚的泥层(图13)。
图13 墙体涂抹泥浆复原图(作者自绘)Fig.13 Wall plastering mud restoration drawing
烽燧外侧壁面涂抹的泥层并不只是单纯的泥浆,是将泥与草杆等植物茎秆混杂在一起。工匠们将植物茎秆切割成细碎的小节,然后将这些茎秆均匀的搅拌在泥土里。土壤中掺入大量的茎秆会增加泥浆的纤维,使土壤的凝结性增强,黏附效果更好。有学者认为涂抹在烽燧外壁上的泥土中掺杂的草屑,是以马粪中未消化物经晾晒干燥后取得的。但是,笔者对涂抹泥层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草屑应该是直接将芦苇、红柳等枝茎晾晒干燥后,用铡刀将其切割成碎屑,然后搅拌在泥土里[注]吴礽骧先生在《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中认为这些草屑来源于马的粪便中未消化的植物纤维,晾晒干燥后掺杂在泥土中。。因为从表露在外侧的草屑观察,所有的根茎断茬都比较规整,而家畜撕咬咀嚼过的草茎呈絮状。所以,笔者认为掺杂进泥土里面的草屑应该是人工切割而成。
3.5 搭建脚手架
河西地区土坯墙体整体保存较差,所以无法判断当时垒砌墙体时搭建脚手架的方式。但是,河西地区现存很多汉代烽燧还保留了一些当时修建脚手架的痕迹。因为河西地区烽燧的建造方式与土坯墙体的建造方式基本相似,所以笔者认为长城土坯墙体搭建脚手架的方式应该与汉代烽燧相似[12]。
河西地区现存很多烽燧的高度要高于7m,所以笔者推测当时烽燧的高度应该接近或高于7m。因此,当烽燧垒砌到一定高度时,工匠们已经无法站立在地面上开展建造作业,这时就需要搭建脚手架(图14)。敦煌境内的牛头墩,烽燧的中心部位为土坯垒砌。这座烽燧外侧显露的胡杨木棒遗迹是河西地区散布的烽燧中胡杨木棒部分最为清楚的烽燧之一。从外侧每层分布的胡杨木棒可知,这些插入烽燧内部的胡杨木棒应该是当时搭建脚手架过程中支撑踩踏板的木棒,而这些木棒被一直保留在了墙体内,并没有取出。烽燧修建完毕后未将其取出,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木棒镶入烽燧内部,可以起到钢筋支架的作用,增强烽燧的凝固力;另一方面就是烽燧顶部建有望楼,这些木棒在当时可能起到了楼梯支架的作用,便于士兵的登爬。
图14 土坯墙体脚手架复原图(作者自绘)Fig.14 Adobe wall scaffold restoration drawing
笔者认为土坯墙体在修建过程中工匠们可能会搭建一个独立的脚手架摆放在土坯墙体一侧,当一段土坯墙体垒砌修建完成后,挪动脚手架进行另外一段墙体的修建。如上文所讲,土坯墙体的高度一般在4m左右,在墙体修建到两三米时才需要搭建脚手架。这种独立的脚手架高度不高,可能有2~3层踏板,搬运较为灵活,是建造土坯墙体时比较适宜的辅助工具。
3.6 望楼建设
望楼主要是指汉代建在烽燧顶部用于观察军情的哨所,目前在河西地区的少量烽燧顶部还保留有当时望楼的部分遗存[13]。如敦煌四墩窑西南一千多米处保存有一座烽燧,烽燧以土坯垒砌,底部南北长5.4m,东西宽4.8m,残高4.7m。顶部望楼南北长2.6m,东西宽2.3m,残存墙体高度在0.4~0.7m之间。王国维考证的汉代“显武隧”底基南北长6.2m,东西宽6.7m,残高7.5m,燧顶有望楼草篷坍塌的芦苇。敦煌市西北D29烽燧望楼女墙,东、南、北墙宽0.9m,西墙宽0.7m,墙高4m,整体垒砌方式为“T”型错缝垒砌(图15)。
图15 敦煌市西北D26烽燧望楼内景[1]Fig.15 Interior view of D26 Beacon tower in northwest Dunhuang
从以上望楼遗存可知,当时在烽燧顶部修建的望楼应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墙体为土坯“T”型错缝垒砌,墙体宽度在25~35cm之间,相当于横向垒砌两块砖的厚度。目前望楼墙体保存情况有好有坏,但是总体保存高度在0.4~1.8m之间。从现场遗存推测,当时望楼墙体的高度应该在2m左右。这样士兵在内部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正常的军事观察。望楼的门应该开向南侧。因为河西地区多数防御方向为北侧游牧民族,因此很多烽燧顶部望楼门的方向应该朝南开设。现存望楼遗存中门的宽度在0.8~1m之间,所以望楼门的宽度可能在1m左右。望楼门的上方横向放置与墙体宽度相似的木板,用以支撑望楼顶部用胡杨木棒制作的框架。胡杨木棒在望楼顶部南北向摆放,然后东西向再次交叉摆放,或东西向摆放,再南北向交叉摆放。将支撑在望楼墙体上的胡杨木棒镶入土坯与土坯之间的缝隙内进行固定,并将胡杨木棒交叉处用绳子进行捆绑,使其整体结构稳固[14]。然后将芦苇平铺在胡杨木棒制作的框架上,将黏稠的泥浆均匀撒在芦苇层上面,待其晾晒干燥,就起到了固定芦苇以及防雨的作用。
4 结 语
以上对河西地区土坯墙体以及烽燧修建过程的复原与研究都基于笔者多年来对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通过考古学的调查与研究还原长城土坯墙体建造技术对研究中国长城本体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土坯墙体自然环境分布情况,土坯墙体发展历史简述以及土坯墙体建造工序3方面对长城土坯墙体的建造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土坯墙体相关修建步骤进行了复原。在涉及到土坯墙体具体形制尺寸方面,因为墙体保存情况较差以及无法掌握所有现存土坯墙体的实地调查资料,所以在文中并没有过多涉及。但是本文对长城土坯墙体建造技术的研究,填补了长期以来相关领域对长城土坯墙体建造技术研究的空白,对复原长城墙体建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