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市低产核桃林改造技术

2019-07-22曹席轶曹仲根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青果低产安康市

曹 晶,曹席轶,曹仲根

(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核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极高,是我国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也是种植群体最多的经济林树种[1-2]。陕西省是全国核桃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目前已经形成了渭北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两大优质核桃生产区域,栽培面积发展迅猛,核桃年产量高[3-4]。地处陕西南部山区的安康市,位于陕西省秦巴核桃主产区,核桃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已成为秦巴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由于核桃产业迅速发展,优良品种苗木供不应求、苗木质量差等问题较为突出,加之生产方式落后,重栽轻管现象普遍,常年不施肥、不管护,任其自然生长,致使核桃林杂草丛生,树势衰弱,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同时,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核桃举翅蛾(Atrijuglanshetaohei)、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及核桃黑斑病、炭疽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致使核桃产业总体产量低、品种杂乱、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当地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和热情[5-6]。为此,我们在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林,采用成熟适用技术进行了改造,取得了较好效果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核桃林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和示范样板。

1 研究区域核桃低产林基本概况

试验地位于陕南地区白河县冷水镇三院村,距城区34 km,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较为复杂,海拔600~790 m,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脊、峰平缓,坡度东南向多在25°以下,西北向坡度较陡多在40°以下,土壤为黄褐土和黄棕壤土,土层深厚。该区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性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为234~261 d,平均气温为12.2~16.5 ℃,1月平均气温3.1 ℃ ,7月平均气温27.7 ℃ ,极端最低气温-10.3 ℃ ,极端最高气温 42.6 ℃ ,年平均降水量787 mm。

核桃低产林约13 hm2,85%以上植株由实生苗栽植,常年不进行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栽植管理,林地杂草多而密,树势较弱。

2 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2.1 嫁接改造技术

在试验地内选择树龄为3~5 a,平均树高达3.0~5.0 m生长旺盛的低产核桃树作为砧木,嫁接品种选择适宜陕南地区栽植的辽核4号、中林1号、安康紫仁核桃、清香4个优良品种(品系)。

多头高接主要采用成活率高、接口愈合好、新枝不易劈裂折断、树冠恢复快的插皮舌接法,嫁接时间3-4月,接后两周内检查接头是否积水,出现积水及时造伤放水,嫁接后及时抹除萌蘖,防止养分消耗,利于嫁接部位愈合,其他按常规方法管理[8-9]。

2.2 整形修剪

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进行,干性强的品种多采用主干疏层形,分2~3层,层间距离40~50 cm,选留主枝5~7个,每个主枝均匀距离培养3~4个侧枝;干性弱的品种整成开心形,选留主枝3~5个,每个主枝再配置4~6个侧枝。

2.3 施肥改土

早春和秋季对核桃园进行深翻,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根据核桃林地土壤肥力较低现状,秋冬季采用沟施有机肥,沿核桃树冠外围滴水线下方,开沟20 cm深,宽10~15 cm左右,将有机肥施入并覆土,施入有机肥20 kg;春季主要施用尿素,采取穴施法,沿核桃树冠外围滴水线下方挖深20~30 cm的穴,每株施入尿素0.25 mg,覆土;夏季施肥方法与春季相同,施入三元复合肥。

2.4 病虫害防治

针对银杏大蚕蛾、核桃举肢蛾等主要虫害,采取“预防为主 , 综合治理”方法,秋末冬初采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对树干进行涂白,杀灭病菌及阻断病虫入土越冬;冬季清除核桃园杂草、修剪枯枝等,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树木生长季,在核桃低产园内安装广谱杀虫灯,悬挂杀虫板,7-8月若害虫发生,则喷洒农药防治。

3 改造成效分析

3.1 嫁接成活率

经过在6个不同海拔、坡位等地段的随机取样和调查,试验地核桃嫁接平均成活率86.6%(表1)。说明在安康市采取插皮舌接法进行核桃高接换优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同时还发现嫁接后管理对提高嫁接成活率至关重要。

表1 核桃嫁接成活率调查

3.2 核桃产量

在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对6个小区嫁接改造树和近邻未改造树分别18个样树(每个调查小区嫁接和未嫁接样树各3株)调查结果(表2)为嫁接改造后平均单株结果数110个,比未嫁接改造平均单株结果数(61个),提高80.3%,嫁接改造后平均单株鲜果7.2 kg,比未嫁接改造平均单株鲜果重(4.0 kg),提高80.0%,嫁接改造对提高核桃实生植株果实产量效果非常明显。

3.3 核桃果实外观形状

核桃坚果三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壳厚度、果仁重、出仁率等外观性状,是核桃坚果商品价值的外部特征[10-11],影响销售和价格。本低产林改造前,为实生繁殖后代,变异类型多,品种混杂,大多数植株为并未明确的农家品种,果实大小不一致;以“安康紫仁核桃”等优良品种(品系)嫁接改良后,果个变大,均匀程度提升,商品性增强。

3.3.1 青果外观性状 经测定嫁接改良后,核桃青果主要商品价值性状—三径(横径、纵径、侧径)平均值提高了7.7%,单果鲜重平均值提高了8.5%,青皮厚度和青皮率分别下降了13.2%和10.4%,表3表明:嫁接改造后果个变大、均匀程度提升,青果果皮变薄、青皮率降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核桃青果外观性状和商品性。

表2 核桃嫁接产量效果调查

表3 核桃嫁接前后青果外观性状比较

注:嫁接改良品种为安康紫仁核桃。

3.3.2 坚果外观形状 调查结果(表4)表明,未嫁接前核桃坚果大小不均,出仁率及果仁饱满度低,有干瘪现象;嫁接后核桃坚果大、外形美观、均匀度提高且单果干重提高了28.4%,果壳薄、单果仁重平均可达8.13 g,出仁率较嫁接前提高了18.5%,果仁饱满、色泽亮、有香味。由此表明:低产林改造技术提高了该园区核桃果品产量和品质。

表4 核桃嫁接前后坚果外观性状比较

注:嫁接改良品种为安康紫仁核桃。

3.4 病虫害发生状况

改良后核桃主要病虫害危害率控制在2.5%以下,病虫害发生得到了明显遏制。同时, 强化核桃园管理后,树体长势强健,抗病虫害能力也会增强。

4 结语

安康市实生繁殖的低产核桃园,采用插皮舌接高接换优改良、整形修剪、施肥改土、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改良措施后,嫁接成活率平均为86.6%,嫁接后单株结果数、青果果个大小、干果果个、果形指数、果壳厚度、单仁重、 出仁率等性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核桃综合改良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能满足现阶段生产需求,值得在安康市及环境和生产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青果低产安康市
游于艺 成于戏
——徐州市青果小作家基地简介
唠叨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晚秋黄梨低产果园改造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适龄不结果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
RP-HPLC法同时测定青果中4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