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07-22张心愿哈春芳李丹丹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宫颈宫颈癌辅助

张心愿,哈春芳*,李丹丹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0;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曾经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放疗及手术治疗为主,但近年来由于宫颈癌患者的年轻化及宫颈癌局部晚期和早期巨大癌灶患者的增多,单独化疗的效果差,复发率高,且患者对于治疗后提高生活质量深知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试图通过新辅助化疗来提高疗效。随着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出现,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尤其是对于早期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A2期局部肿瘤≥4 cm)患者[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ⅠB2、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例按FIGO分期为ⅠB2、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作为实验组,行术前新辅助化疗(TP方案化疗紫杉醇+铂类药物)+根治性宫颈癌手术[3]。平均年龄为49.85±10.88岁,另选同期23例IB2、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直接行根治性宫颈癌手术,平均年龄为49.83±10.4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治疗,且全部经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癌,所有实验组患者宫颈局部病灶均≥4 cm,且肝肾功正常,均无化疗及手术禁忌症。每位患者化疗前及术前均行妇科三合诊,测量宫颈局部病灶的大小,记录阴道、宫颈、宫旁及盆腔情况以及B超、CT/MRI检查等辅助检查,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行宫颈组织活检诊断为宫颈癌[4],临床分期为ⅠB2期或ⅡA2期。

排除标准: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1.3 化疗方法

实验组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化疗禁忌,给予静脉化疗1~2个疗程,化疗方案为TP方案(紫杉醇+铂类),化疗时观察患者化疗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并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1.4 化疗评估标准

疗效按WHO实体瘤客观标准评定: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肿瘤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缩小50%以上;无变化(NC)或稳定(SD:肿瘤病灶多小病灶不到50%);进展(PD):病灶较治疗前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5]。总有效率(RR)为(CR+PR)。

1.5 手术时机

实验组评估化疗后2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直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轻患者去部分卵巢组织进行冰冻处理、进行卵巢移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统计分析采用x²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A2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化疗组停药后2周进行化疗效果评价,完全缓解率为15.2%(5/33),部分缓解率为42.4%(12/33),无变化或稳定率为36.4%(12/33),进展率为6.1%(2/33)。

2.2 化疗毒副反应

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出现骨髓抑制者16例,占48.48%,给予生白细胞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

2.3 手术情况(见表1)

2.4 术后病理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 论

宫颈癌是众所周知,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6,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病人群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7]。近年来,HPV宫颈癌的发病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受各方面的制约,效果并不显著[8]。在宫颈癌的早期阶段,手术和放疗可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巨块型宫颈癌的效果较差,由于术中操作难度大,且腹腔内淋巴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可能性大,术后复发率也较高[9]。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

表2 两组术后病理危险因素比较(n/%)

巨块型宫颈癌是指病灶≥4 cm的宫颈癌,此类宫颈癌的局部肿瘤体积大,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影响预后。手术和放疗作为宫颈癌的有效的治疗手段,都是针对于宫颈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的局部治疗,近年来宫颈癌平均发病年龄降低以及患者对于治疗后提高生活生存质量甚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情况下,但放射治疗对于宫颈癌的最大的缺点是损伤卵巢及阴道。而全身静脉化疗可以控制肿瘤周边或全身的亚临床病灶,改善预后。虽然化疗对于宫颈癌不能达到根治,但在2~3周内可以缩小肿瘤或控制肿瘤,可抓紧时机进行手术,以达到清除病灶,减少复发,保留功能的目的。但目前对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程仍无定论。

目前对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A2期宫颈癌)行新辅助化疗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应用新辅助化疗证明了化疗对于宫颈癌的有效性,由于术前恶性肿瘤的血管床尚未被破坏,化疗药物较易进入瘤体[5]。②可以减少肿瘤组织中乏氧细胞的比例,增加放疗的敏感性。③缩小肿瘤体积,利于手术过程中肿瘤的切除及切净,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风险。④在盆腔放疗之前,骨髓造血细胞尚未受到影响时进行化疗可以降低相关的血液毒性。⑤可能有消灭亚临床病灶,减少复发及转移的机会[10]。

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较单纯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次比较样本量小,且存在记录出血量的误差可能。术后病理危险因素两组比较中,深肌层浸润及宫旁浸润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小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巨块型宫颈癌(IB2、IIA2期宫颈癌≥4 cm),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联合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确切,短期内可使局部肿瘤病灶缩小,消除亚临床转移灶,提高手术的满意度。2015年相关研究同样表明,新辅助化疗与直接手术相比,不能提高总的生存率,但能降低术后患者辅助放疗的比例。肿瘤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是评价化疗药物最有效的标准。但是否能减少远期复查以及患者术后的生存时间及生存治疗有待于临床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猜你喜欢

宫颈宫颈癌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