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效果评价

2019-07-22龚丽红赵秀玲卢琪华谭继英田晓宁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性疾病盆腔炎抗生素

龚丽红,赵秀玲,卢琪华,谭继英,田晓宁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于女性群体的一种疾病,患者多因疾病原因出现盆腔组织充血的情况,在生理期开始后易使子宫纤维组织增厚与过多充血[1],导致组织液的浸润程度提高,加大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进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102例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分别进行抗生素治疗与中药治疗,总结并归纳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2例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纳入研究,纳入的102例患者均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5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47岁间,平均(32.38±4.2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46岁间,平均(32.44±4.34)岁,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如年龄、病情,基线资料差异较小,P>0.05,对比意义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予以患者头孢地尼进行治疗,口服给药,100 mg/次,1次/d,并予以甲硝唑,0.2 g/次,1次/d,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若为寒湿阻瘀,则取茴香、白术、延胡索、桂枝、白芍以及炙甘草分别12 g,取茯苓18 g,取干姜15 g,取炮姜、吴茱萸分别8 g,并根据患者是否体虚乏力、腰部酸痛等情况酌量添加黄芪、党参、桑寄生与杜仲等药物;若为湿热阻瘀,则取大黄8 g,取柴胡、桃仁、炒白芥子、牡丹皮以及炒白芥子分别12 g,取甘草15 g,取半枝莲、冬瓜仁分别20 g,取蒲公英33 g,并据患者是否湿气较重、带下量多等情况酌量添加黄柏、苍术、土茯苓等药物。用水煎熬,煎熬后分为两份,一份进行口服给药,一份进行浓缩处理,至100 ml时对患者进行灌肠,连续用药2周,生理期内不给药。

1.3 观察指标

探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102例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治疗有效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时表示对比有效。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情况分析

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4%(50/51),远高于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82.35%(42/51),P<0.05,数据差异较大,具有探究比较的价值,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有效情况分析[n(%)]

3 讨 论

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多分为两种情况:寒湿阻瘀以及湿热阻瘀,应分别予以不同药物治疗,干姜、茯苓、甘草等药物具有显著的驱寒散湿、止痛活血的效果[2],对寒湿阻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而大黄、柴胡等则可起到祛热散瘀、清凉活血的作用[3],对湿热阻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在本次试验中,应用中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04%(50/51),远高于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82.35%(42/51),P<0.05,数据差异较大,具有探究比较的价值,说明应用中医方法对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疗效显著,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对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患者使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性疾病盆腔炎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抗生素的故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