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整体护理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9-07-22罗娜
罗 娜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通 226001)
鼻窦炎、鼻息肉等是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甚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药物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容易复发,故而目前临床上应用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常见[1]。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较为理想,但与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存在关联,故本文就手术室整理护理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对相关患者展开随机对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需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共计104例进行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分布在2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67±5.12)岁, 其中鼻窦炎患者21例,鼻息肉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在27-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5±5.34)岁,其中鼻窦炎患者25例,鼻息肉患者27例。就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可以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的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造成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舒缓压力,树立积极的心态。(2)术前常规 术前1d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及脑部CT等,并且进行备皮、剃胡须、刮鼻毛等术前准备。
1.2.2 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向患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询问患者是否做好手术准备,并且核对患者信息,将患者安置于手术台上,用消毒过的被单盖好,帮助患者采取较为舒适的体位。向患者介绍麻醉与手术过程,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铺设手术无菌单是可以遮挡患者的眼睛,减轻其恐惧程度。在术中对患者进行鼓励,并且密切注意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1.2.3 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信息,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于术后3d取出患者鼻腔内的高分子海绵,次日进行鼻腔冲洗。针对术后感染、出血等情况进行预防,保持鼻腔清洁,通气功能正常,在此基础上采取营养支持、用药干预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计数、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将数据录入软件分别行卡方值、t值检验,如有P<0.05,则可以说明差异有效性。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舒适度评分(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分)观察组 52 17.67±12.33 10.72±2.65 91.73±5.08 92.38±5.32对照组 52 28.06±15.12 17.57±3.12 76.45±9.31 78.52±8.17 t 3.840 12.067 10.389 10.2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鼻窦炎、鼻息肉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一旦发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治疗方式已相对成熟,除药物治疗外,多数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在鼻内镜的指导下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且不易复发[2-3]。但患者对手术治疗往往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通过简单的术前准备并不能有效干预。手术室整体护理中,护理人员利用术前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也加入适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也能够在治疗时更加积极。术后护理中注意对患者的鼓励,并且给予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用药干预等[4]。
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实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手术室整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且提升护理满意度与舒适度,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