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22梁洁
梁 洁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慢性心力衰竭在现如今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慢性病症,这种病症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发病机制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各类心脏病结构、功能组织出现衰退和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心室射血的疾病。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会对患者产生影响,使患者呼吸变得困难,全身存在乏力症状,并且这种病症预后较差,患者在临床上病死率较高。为患者在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同时配合综合有效的护理方法指导,以便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本文针对于此进行调查,并且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调查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8月,将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平均每组均为49例。常规护理组当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8岁到79岁,平均年龄为(68.2±6.5)岁;综合护理组当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7岁到83岁,平均年龄为(70.2±8.4)岁。两组患者均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检验,并作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本研究的所有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在护理的时候为患者落实常规护理方案,具体的护理根据常规护理的原则进行指导,因篇幅的限制,所以本研究不做详细赘述。本研究的综合护理组在护理的时候落实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指导,具体护理方案为:
①入院评估和急救:接诊后需对患者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调查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的完善,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落实综合护理措施的制定。抢救患者的过程中需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尽量减少静脉血回流,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如患者存在有肺水肿状况,需要选择70%酒精进行湿化处理。
②环境和呼吸指导:保证患者的抢救环境的干净整洁,为患者病房进行相关的布置,维持病房的通风,定期做好对患者病房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如果患者呼吸超过每分钟60次,护理人员需要监视患者的呼吸,及时进行对症干预,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
③发热护理:做好对患者的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效果良好,而且可以迅速的见效,物理降温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应用相对较多。应用的过程中可综合的降低头部湿度,为患者选择冰帽降温,应降低患者脑组织代谢和耗氧量,可针对患者的脑细胞恢复进行相关的干预。
④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患者饮食上应该以流质食物或者是半流质食物为主,要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患者在饮食上主要以清淡,维生素含量较高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因为患者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患者的心力衰竭情况,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控制喂养的速度避免出现呛咳。
1.3 观察指标
患者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负性情绪评分、选择采用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对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选择SF-36生活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SAS评分满分为100分,以50分为基准线,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Barther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SF-36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选择IBM SPSS26.0进行统计学,采用t值对两组数据之间的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说明数据之间存在差异,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为患者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负性情绪评分、选择采用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对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选择SF-36生活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最终可以得出,本研究综合护理组的相关评分,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比较
3 结 论
综上所述,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应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能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