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优壮大优势产业 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
——以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为例

2019-07-22张新仕王亚楠王鑫王淼郭佳李英杰常清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强筋河北省优质

张新仕,王亚楠,王鑫,王淼,郭佳,李英杰*,常清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省农业机械鉴定监理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51;4.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1;5.柏乡县金谷源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 河北 柏乡 055450)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要求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1]。我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优质小麦的产量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每年需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进口优质小麦150万~200万t[2]。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优质小麦的总需求量将增加至1 000万t[3]。河北省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大省,因此,进一步提高该省优质强筋小麦质量、稳定小麦的相关性状对提高我国粮食自给能力、促进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双重意义。2018年11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要求做优小麦产业[4]。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积极响应政策导向,将“优质、绿色、产业链延伸”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技术集成、模式探索等方式,在产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和龙头企业带动下,走出一条产销对接、优质优价的强筋小麦发展之路,大大促进了河北省优质专业小麦产业化的发展。在梳理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总结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培优壮大优质强筋小麦产业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优势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河北省种植优质强筋小麦的优势

1.1 品质优势突出,深受企业和消费者青睐

河北省具有适宜强筋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是我国优质强劲小麦的优势产区。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对冀、鲁、豫、苏、皖五省小麦品质监测的多年数据表明,河北省的强筋小麦达标率最高,小麦容重、粗蛋白含量、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均达到或高于优质强筋麦行业标准[5],该地区生产出的优质强筋小麦受到制粉企业的好评。

1.2 种植历史悠久,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河北省种植强筋小麦历史悠久,成功培育出师栾02-1、藁优5218、藁优9415、藁优2018等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到20万hm2,占全省小麦种植总面积的1/10。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制粉企业对小麦原材料的品质是否达标、性状是否稳定、供货是否可持续提出了更高要求,零散的市场销售模式已成为强筋小麦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近年来,在省政府的引导下,在农业部门的技术帮扶下,加上市场规范的带动,专用型品种、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成为了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技带产、以订代购”的生产模式发展势头良好[6~9]。合作社作为中间纽带,与制粉厂签订供货合同,解决了供货的可持续性问题;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实现了材料品质达标。最终实现了制粉厂买得到、农户卖得出的目的。同时,合作社还保证了优质强筋麦按优质价格销售,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1.3 价格高于普通小麦,收益可观

河北省优质麦价格明显高于普通麦,与普通麦的价差为250~300元/t。据中国粮油信息网数据显示[10],受气候因素影响,2018年小麦产量和品质均低于往年,新麦上市普通小麦和优质小麦价格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优质小麦的价格仍然高于普通小麦160~190 元/t。

2 河北省小麦产业体系培优、壮大强筋小麦产业的成功经验

围绕制约河北省强筋小麦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不科学、种植规模小、产量较低、品质不稳定、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筛选商品质量稳定、水肥高效利用的强筋小麦品种,优化区域布局,提高产量水平、适应性和品质稳定性,确定优质专用小麦粉的关键加工技术和配方,拓展小麦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强筋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1 以集成技术为核心,提升强筋小麦种植的质量

河北省的生态区域较为丰富,不同生态区的小麦生产田间管理措施差别较大。河北省小麦产业体系聚集了育种、栽培、植保、农机、加工、经济管理等多领域专家,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合作社等多类型主体,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保证科技的先进性,以合作社保证技术的落地性,以企业保证产品的利用率(图1),在强筋小麦生产区域以强力镇压保墒节水技术、“以水定肥,以肥促产”的水肥高效丰产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强筋小麦的节水、稳产和优质。

2.2 以体系企业试验站为中心,借助优质麦产业大会,扩大辐射范围

以体系企业试验站(金谷源合作社)为中心,示范推广优质麦,充分发挥邢台地区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的地利优势,利用多方合作的经营新模式,扩大订单生产模式的辐射范围,推动柏乡县及周边县复制其先进的生产模式,提高优质强筋小麦的种植水平,提升小麦品质,带动区域优质麦发展。在2018年中国优质麦产业大会上,中粮集团与体系企业试验站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种植销售协议,开启了“大型加工企业+地方企业收购+合作社种植”的产业链合作模式。金谷源合作社年收购优质强筋麦5万t,3 a累计带动优质强筋麦种植农户2.5万户,累计增收4 000万元。

图1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强筋小麦的岗位设置Fig.1 Post setting about strong gluten wheat in Hebei Wheat Industrial Technology System

表1 柏乡县优质强筋小麦的发展情况Table 1 Status of strong gluten wheat in Baixiang County

2.3 以科技促进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小麦体系企业试验站+合作社+农户+中粮集团”形成了河北特色的“产+学+研+推+企”多方合作新模式,利用科技手段,建立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格局,使得专家有技术知道怎么讲,农民有地知道怎么种,合作社有模式知道怎么管,企业有订单知道怎么投。形成了一条从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推进优质强筋小麦的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订单生产。农户可以得到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扶持,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享受统一仓储、运输、销售、加工的便捷服务。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有机连接起来,提高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3 成效

(1)解决了强筋小麦品质不达标的难题。强筋小麦的品质主要受品种基因、自然条件、栽培措施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相邻地块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不同的小麦品种,品质差异很大。同一个品种,在不同自然条件和栽培管理下,品质差异也很大。为了使种出的强筋小麦达到优质标准,先后开展了品种筛选、自然条件分析、栽培技术比对等工作[10]。集成了优质强筋小麦种植技术模式,确保种植出的优质小麦符合一等强筋小麦交割标准。

(2)解决了强筋小麦性状不稳定的问题。对制粉企业而言,稳定的参数可以减少比例调整、产品监测的工艺成本。国外农场式的种植模式,使得其产品具有数量大、品质性状稳定的优点。而国内土地流转模式兴起时间不长,在零散种植为主的模式下如何保持产品性状稳定成为第2个技术难题[11~14]。在前期技术模式的集成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开展了统一供种、配方施肥、适时供药、统一管理、技术帮带、品质内测的全程化服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管理不一致、品质不稳定的难题。

(3)解决了优质麦优质不优价的问题。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起伏,早些年由于销售市场不规范、农户之间价格恶性竞争、高中筋面粉混卖等,曾一度造成强筋面粉价格不优,高价买不到优质强筋面粉的局面。我国强筋小麦进口呈减少趋势,基本扭转了以前大量进口的局面。这说明我国强筋小麦质量明显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但是总体来看,优质专用小麦供应量偏紧、优质高档专用小麦供应略有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合作种植,不仅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小麦产业振兴的新亮点。河北省小麦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在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企业试验站的共同努力下,在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小麦体系企业试验站率先应用了优质强筋小麦种植生产销售模式,形成了“从订到种,从种到收,从储到售”的新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延伸产业链,是当前优质强筋小麦种植的新方向。企业试验站成功的生产模式,为推动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规划了新蓝图,带来了新展望。

4 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发展展望

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向规模化、专一化、优质化发展,深受加工企业欢迎。近几年,中粮集团等加工企业纷纷与经营主体合作,使优质强筋麦迎来发展机遇。同时,要从种植、销售、加工、市场等方面加强对优质强筋小麦的管理与服务。省和地方县市要制定中长期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优质强筋小麦的产学研结合,形成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带。

猜你喜欢

强筋河北省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