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9-07-22宋玮
宋 玮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730900
骨折患者中有大量的老年患者群体,他们骨质疏松可能性更高,骨质的脆性更显著,由此容易在外力冲击或者自身行走过程中出现骨折[1]。同时由于他们自身合并有多种慢性病,对治疗构成一定阻力。其中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合并疾病,容易影响手术开展与术后恢复速度。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100 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析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率、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Ⅰ期愈合率、血糖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收的10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28 例;年龄从35 岁至83 岁,平均(55.28±9.84)岁;损伤原因中,跌倒损伤为18 例,交通事故为14 例,高空坠落损伤为9 例,其他为9 例;试验组中男20 例,女30 例;年龄从32 岁至81 岁,平均(56.16±7.42)岁;损伤原因中,跌倒损伤为15例,交通事故为17例,高空坠落损伤为8例,其他为10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一般合并多种慢性病的患者接受骨折手术会有更高的风险,患者容易因为自身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血糖以及有关指数的变化,由此影响手术开展的时间。要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对应的心理安抚,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保证心理疏导的匹配性。要消减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可以提供成功案例来激励与安抚患者,避免情绪压力与波动。要让患者意识到合理的控制血糖可以有效的保证手术安全性,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
1.2.2 血糖监控
要做好患者的血糖监控,要做好空腹血糖与餐后2h 血糖的监控,要通过减少血糖影响带来的伤口愈合不良与伤口感染。同时要意识到血糖与其他并发症的影响。要合理的运用降糖药物,术前3 天可以运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用药,依据具体血糖水平做好胰岛素用量调整。要做好水电解质紊乱的调整,促使血糖更好的控制在7.1 至9.0mmol/L 范围。
要做好饮食管理,保持丰富纤维素、低糖饮食,控制糖分摄取量[2],避免饮食引发的血糖波动。饮食管理上一方面要考虑疾病治疗所需的饮食标准,另一方面要考虑患者饮食习惯,提升患者的食欲,避免机体缺乏充分的营养供给。
术中需要做好胰岛素静脉滴注用药,同时做好血糖监测,依据情况做好胰岛素用量的调整,让血糖控制在7.0 至10.0mmol/L 范围。
1.2.3 健康教育
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做好对应的教育指导,让其了解血糖控制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同时要说明疾病治疗有关的用药、饮食、运动、作息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3],由此来更好的促使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方式内容需要依照患者需求而定,书面形式、口头方式都可以,网络上的图文视频方式与纸质书面简易手册等都可以使用,依据科室资源条件而定。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围术期护理后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Ⅰ期愈合率、血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护理数据,经过spss23.0 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和Ⅰ期愈合率情况
如表1 所示,在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上,试验组各项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愈合率上,试验组为94%,对照组为8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和Ⅰ期愈合率情况
2.2 各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情况
见表2,在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上,试验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各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情况[n(%)]
3 讨论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适感,稳定血糖指数,提升治疗顺利程度,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阻力。护理工作要从患者的心理、认知与生理各层面入手,让患者整体身心指标稳定在合理的范围。
综上所述,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稳定血糖指数,促使手术与术后恢复速度加快,提升手术愈合质量,减少并发症,整体治疗恢复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