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指标体系研究

2019-07-22张祥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0期
关键词:总体目标公共建筑分析法

张祥

南京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0000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影响全球的石油危机之后,能源的重要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能源审计”这一概念由美国最先提出,随后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相继开始了能源审计方面的研究。能源审计不是单一的财务审计,更不是盲目审计,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正如冒玉晨等[1]指出的,能源审计必须是依规审计。

在初始阶段,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统计数据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大型公共建筑具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1980年,Hirst通过对政府办公建筑、高校建筑和医疗卫生建筑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进行研究,发现通过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至少可以降低约32%的能耗。随后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试图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共建筑的能耗水平以及各项指标参数。

1 基本理论

1.1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

(1)基本概念。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是指在对建筑基本信息充分收集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审计方案,并通过综合运用调研、考察、统计、分析和测试等科学方法,对建筑的文档资料、能耗数据、能源利用状况和用能系统等进行审计与评价,查找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

(2)主要作用。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科学的审计方法,理清建筑的基本概况和用能情况,并且对不同区域、不同系统和不同时间段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寻找用能规律,查找存在问题,发掘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帮助建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损失。

1.2 层次分析法

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学者T.L.Saaty教授最早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的概念。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总体目标、各层子目标以及评价准则的不同,构建出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综合评价出各项备选方案的优劣,帮助管理层作出合理的决策方案。

本文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指标体系的层级结构,并计算出各项审计指标的权重占比,帮助审计人员明确审计重点,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构建审计指标体系

2.1 审计指标选取

在深入了解我国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现状的前提下,通过查阅《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等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导则,并结合审计实践,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1项总体目标、4项原则指标和16项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适用于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指标体系。

2.2 指标权重计算

为避免单人标度过程中主观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专家打分法,根据Santy等人提出的“1”至“9”标度方法,邀请5位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进行标度评分,并且通过判断矩阵构造、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等步骤,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如下表1所示。

3 结语

综上可知,在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指标体系中,第二层次4项原则指标的权重占比分别为10.83%、16.52%、47.15%和25.5%。由此可见,二级指标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能源消耗/消费指标>主要能源利用系统指标>能源计量与统计指标>能源管理指标,这对于审计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从原则上指明了审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挖掘节能潜力的环节。

表1 指标权重汇总表

第三层次16项指标的权重占比,从单组排序来看,说明该组评价指标对于第二层与之相关的原则指标重要性;从整体排序来看,说明该层次所有的评价指标对总体目标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该层次指标的权重不能片面理解,而是应该从总体目标出发,结合单组排序和整体排序,综合分析该层次16项评价指标在公共建筑能源审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纲,帮助审计工作的具体落实,切实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总体目标公共建筑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公共建筑年能耗强度影响因素交互作用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牢牢把握总体目标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