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陵县农户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生计策略研究*
2019-07-20刘精慧薛东前
刘精慧,薛东前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
0 引言
近20年来,农户生计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问题研究的热点[1-3],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在脆弱性背景、农村贫困、生计资产、生计策略、可持续生计评价等方面[4-6],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蒙藏农牧区和西部贫困山区等[7-11]。当代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促使农户生计策略不断向兼农化、非农化转变[12],此过程中农户生计风险也在不断变化,而在资源、生态、社会多重脆弱背景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农户所面临的生计风险更大,其生计该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转变迫切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
农户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最重要生产决策主体,其生计结构不仅决定着自身经济收入水平,更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生计资本是影响农户生存发展的核心因素,生计资本禀赋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具有重要作用[13-15]。文章选择以位于陕北丘陵沟壑区的黄陵县为例,引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该地区不同生计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转变的关键因子,旨在为提高农户生计资本储备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与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黄陵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的南端,属延安市管辖县级单位,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0′41″~109°27′17″,北纬35°20′39″~35°49′24″。地貌类型为黄土高原大背景下的丘陵沟壑区,全县分为西部梁峁,中部川道河谷,东部塬面3种地带空间。以煤炭开采、果树种植为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开发旅游产业。2015年黄陵县达到57.40%城镇化水平,高于同期陕西省平均城镇化率4个百分点。
图1 黄陵县调研村落分布
1.2 数据来源
2017年7月中旬,项目组在上一轮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选黄陵县5个建制镇下属17个行政村作为典型农户调研区域(图1)。该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进行资料收集,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分层随机抽样法[13],参照以往农村问卷调查取样要求,每村取样数量高于该村总户数的20%,实际共抽样本户350户,回收有效问卷共335户,每个村问卷平均回收量20份左右。问卷指标主要涵盖农户基本信息、家庭生计资本现状、主要收入来源等。
2 研究方法
2.1 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
根据获取到的农户家庭收入结构数据,借鉴以往文献中农户生计类型划分依据[16,17],结合实地经济发展情况对农户生计策略类型进行划分。根据农户有无参与非农生产活动和获得非农收入,划分出纯农型和兼农型农户; 然后,兼农型农户若非农收入占比超过90%,即划为非农型农户; 最后,依据农户兼业地点及收入种类,将剩余兼农户中当地非农收入占比高的划分为当地兼农型,外地非农收入占比高的划分为外地兼农型(表1)。结果显示,样本农户中外地兼农户最多,共113户,占比33.7%; 当地兼型农户共82户,占比24.5%; 非农型农户106户,占比33.6%; 纯农户数量最少,共34户,占比10.2%。
表1 基于收入结构的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结果
2.2 生计资本评价模型构建
DFID(英国国际发展机构)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将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5项资本类型作为研究生计问题的核心要素[18],该框架基于个体生存发展资本现状和潜力,为决策者提供合理利用生计资本安排生计策略的途径。在可持续性生计分析框架中,生计资本决定生计策略的选择,该文结合黄陵县农户生产生活现状,选取涉及农业和非农生产的15项二级指标组成生计资本评价模型,并通过熵权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具体指标说明见表2。
表2 农户生计资本指标、权重和指标说明
2.3 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进行分析,将农户的生计资本作为自变量(X),即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纯农型、当地兼农型、外地兼农型和非农型4种生计策略作为因变量(Y),利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运算原理是将因变量发生的概率和其不发生的概率进行相比,并通过对比值结果进行对数运算,称为逻辑变换,通过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发生强度预测强度的差异,来寻找影响事件发生的关键因子,该模型对于分类因变量具有较准确的预测结果。用PY表示农户选择某种生计策略的概率,1-PY即为不选择该生计策略的概率,回归模型为公式(1)。
(1)
式(1)中,X1、X2…X15是一系列解释变量,由农户人均耕地面积、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和家庭年收入等十五项指标构成,β为自变量回归系数,表征单位自变量的变化对于因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
为了进一步揭示纯农型、当地兼农、外地兼农型向非农型转化的规律,将纯农型、当地兼农、外地兼农型、非农型分别赋值1,2,3,4(PY1、PY2、PY3、PY4),选择以非农型生计策略作为多元逻辑回归的参照组,以纯农型、当地兼农型、非农型发生概率与非农型发生概率的比值作为因变量,构建多项式 Logistic 回归模型,以分析影响农户生计非农转变的关键因素,见公式(2)~(4)。
(2)
(3)
(4)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计资本分析
3.1.1 生计资本计算
根据生计资本模型15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加权融合自然、人力、物质、金融、社会5类资本,综合计算各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的均值,如公式(5)所示:
(5)
式(5)中,C为生计资本均值;n为每种生计策略农户样本数量;Xij为样本农户生计资本第i类j个解释指标的标准化数值;Wij为生计资本指标对应的权重值。
3.1.2 生计资本评价
经过计算,研究区生计资本得分顺序为:人力资本(0.69)>社会资本(0.57)>物质资本(0.37)>自然资本(0.32)>金融资本(0.31),其中人力资本得分最高,社会资本居次,物质资本居中下水平、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处于低水平。
图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生计资本计算结果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之间生计资本差异也很明显(图2)。
(1)不同农户之间自然资本得分差异较大,整体顺序为纯农户>外地兼农户>当地兼农户>非农户。自然资本主要依赖于农用地储备量,而陕北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农业用破碎且空间分布不均,加上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加快坡耕地资源紧缩,所以坮塬平坦地区农户保有更多耕地资源。
(2)人力资本得分结果受劳动力数量影响较大,相比兼农型和非农型需要额外空闲劳动力去组织非农活动,纯农型农户大多以果树种植为主要营生,同样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到果园管理当中,结果中各生计类型农户人力资本得分相差不大。
(3)物质资本作为农村生产活动的物质支撑,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设备数量、家庭人均房屋面积和私家车数量上,从生计资本得分情况来看,纯农户的得分略高于兼农户,当地兼农和外地兼农差异不大,非农户虽然拥有较高的私家车数量,但在农业机械设备和家庭房屋方面表现较弱,整体物质资本相对较低。
(4)金融资本是农户家庭抵御生计风险的直接力量,也是最能反映农户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从纯农户到兼农户再到非农户,金融资本得分呈现逐渐递增的态势,非农户拥有最高的金融资本,这也说明了目前非农业活动能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金融资本高低与农户非农化程度有明显的关联。
(5)社会资本用来表征农户于当地农村环境下的人脉资源和人际关系状况,农户人情往来和日常邻里关系等因素对维系社会资本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农户向兼农非农转变,社会资本水平却逐渐下降,这是由于缺少时间参与村内集体活动而造成的邻里疏远,或由于脱离农业生产而降低邻里之间的依赖。
3.2 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3.2.1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决策影响因子分析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资本具有明显差异,为了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所形成的不同影响,对样本农户生计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1)研究区农户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纯农型和当地兼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非农型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农户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保有量越高,其生计策略越倾向于选择纯农或本地兼农。
(2)人力资本对外地兼农户和非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正向作用,对于纯农户和当地兼农具有负向作用,这表明随着人力资本的增加,农户外出就业、转向非农户的可能性越高。
(3)物质资本作为农村生产活动的物质支撑,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设备数量、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和私家车数量上,从生计资本得分情况来看,纯农户的得分略高于兼农户,当地兼农和外地兼农差异不大,非农户虽然拥有较高的私家车数量,但在农业机械设备和家庭住房方面表现较弱,整体物质资本相对较低。
(4)金融资本对于纯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具有负向影响,对于其他3种生计策略具有正向影响,表明金融资本对于纯农户向兼农或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变具有促进作用。
(5)社会资本方面,从纯农户、兼农户到非农户呈现由正到负转变的影响趋势,农户之间互相帮工、良好的邻里关系以确保稳定的社会资本对于开展农业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非农户的社会资本与其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的概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薄弱的农村人脉资源、人情关系一定程度上会迫使农户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同时研究区非农户样本多涉及土地流转、移民搬迁、常年外出务工等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了非农户在当地的社会资本积累。
3.2.2 农户向非农型转变的影响因子分析
以样本中非农户作为对照组,以纯农户、当地兼农户、外地兼农户作为分析对象,通过SPSS20进行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4)中待估计系数B小于0,表示在其他解释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农户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的可能性随相应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Wald值表征解释变量对于因变量预测的贡献力,Sig值表示预测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表4 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
(1)纯农型对照非农型。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纯农户与自然资本下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果园面积、人均经济林面积3项解释资本显著性最高,也正是由于当地农地资源短缺的特点,保有一定量的农地资源是农户选择纯农型生计策略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中劳动力指标和人均教育投入指标对纯农户向非农转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家庭年收入和人情往来两项指标是农户向非农型生计策略转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即家庭年收入越高、人情往来投入资金越多,农户非农化的可能性越大,家庭年收入和人情往来每增加一万元,农户向非农户转变的概率将增加e1.86*1=5.05倍和e1.46*1=3.96倍。社会资本中无偿帮工指标最为显著,对农户选择纯农型具有积极作用,也正对应二元逻辑分析中社会资本对开展农业活动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2)当地兼农型对照非农型。自然资本方面3项解释指标对于农户选择本地兼农型都具有较高的积极影响,其中果园种植面积作用最强,因为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多以种植苹果、经营果园为其主,果园收入为纯农户和本地兼农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与纯农户不同的是,户主文化教育程度对农户本地兼农影响较为显著,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选择本地兼农,主要因为样本中包含部分煤矿工人、村干部、农村个体经营户等需要一定的教育背景的职业类型。此外,家庭劳动力、家庭人均教育投入、家庭年收入、人均纯收入、人情往来对农户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家庭人均教育投入影响最强,接受更高的教育或者为子女提供高等教育资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具有较高的非农化概率。家庭劳动力越多,就越可能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随着家庭收入、人情往来投入、教育投入等资金的提高,本地兼农户家庭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也会增强,转向非农户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外地兼农型对照非农型。对外地兼农户向非农户转变具有积极影响的解释指标有家庭人均教育投入、家庭年收入、人均纯收入、人情往来,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这些指标每增加1万元,非农生计转变发生概率将分别扩大e5.54*1=15.05、e0.6*1=1.6、e3.33*1=9.05、e1.07*1=2.9倍,其中人均教育投入和人均纯收入对农户非农化促进作用最强,农户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提高教育投入,进而增加生计策略转变发生的可能性。相比于纯农型和本地兼农型,同等单位的收入水平变化,外地兼农户生计策略转变发生的可能性最大,这也反映了该生计策略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收入水平的稳定对于维持其生计相对更为重要。
综合以上分析,家庭年收入、人均教育投入、人情往来3项指标对于农户非农化转变具有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耕地和果园面积、户主年龄、人均房屋面积、家庭借贷款、无偿帮工多项指标对于农户非农转变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模型,建立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并与农户生计策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现得出以下结论。
(1)陕北黄陵县样本农户的人力资本整体得分最高,社会资本居次,物质资本居中下水平,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皆处于低水平。
(2)受退耕禁牧、“民工潮”和城镇化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陕北地区农户生计分化明显,典型的纯农户很少,农户生计策略主要为兼农型和低水平非农型。其中,纯农户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数最高而金融资本最低,兼农户人力资本指数最高而其他资本指标相对均衡,非农户金融资本指数最高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对较低。
(3)农户选择当地兼农或外地兼农主要受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选择劳务输出型外地兼农是劳动力富余家庭改善生计困境最有效的策略,而人力条件较差、固定资产或社会资本较充足的家庭更倾向于本地兼农。此外,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均教育投入和人情往来3项指标是促进农户向非农生计策略转变的关键因子,同等条件下,外地兼农户生计策略转变更易发生,不稳定性更高。
综合以上结论发现: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和转变是建立在自身资本结构上的,其往往向着发挥生计资本优势、规避生计资本短板的方向调整生计策略,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生计资本水平的目的。人力资本优势主导下的黄陵县,加之沟壑区农地资源空间配置的破碎性与复杂性,在未来几年内,外地兼农型生计策略将仍是该地区农户的主要生计抉择。
4.2 建议
(1)优化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增强生计风险抵御能力。针对研究区自然资本方面的短板,应尽快完善农户自然资本保障体系,特别是纯农户,应予以推广普及农业保险赔偿措施、果园防雹网架设和新型种植技能等。继续强化人力资本优势,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兼农户就业技能,改善兼业质量。提高非农户物质资本,可引导失地转非家庭开展禽畜养殖、果蔬加工等,增强其生计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2)打造地区特色观光农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依托当地大型果园基地,借助黄帝陵知名旅游品牌,推出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果园、农家乐度假村、采摘体验农庄等乡村旅游产业,增加农户本地就业机会。强化兼农户与农村、农业之间的结合度,鼓励当地兼农户继续扎根农村创业投资,引导部分外地兼农户回乡就业,降低农村信贷门槛,解决农村金融资本普遍缺乏的难题。
(3)加快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地区农户责任田破碎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建议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优化地块空间配置,有效盘活耕地资源。增加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如水利灌溉、田间道等,改善农地质量,提升机械化水平,提高农地经营效率和农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