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木棉的前世今生
2019-07-20
民国二十六年版云南省棉业处《云南木棉之初步调查报告》
1 溯 源
一百年前,1918年农历四月间,开远县实业局局长付植在城西郊西门龙潭吕祖庙遗址的一块荒草丛中,发现了一棵被砍去了树干的树桩,树桩侧发出了一根约二尺长的枝条。付植毕业于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他对植物比较熟悉,但从未见过这种树木,深感诧异,于是精心培育,让枝条逐渐繁茂起来,两个月后竟开花吐絮,棉桃大,絮纤维长且韧性也佳。全部收得籽棉约半两、饱满良种百余粒。
付植于1919年夏繁育了40株,1920年40株母树分两期开花吐絮:第一期3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吐絮,6月底收毕;第二期8-9月开花,11-12月吐絮,正月收毕。收获的皮棉附文报云南省农业厅,省农业厅认为,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棉种,极好,可以大力推广种植,并下文在开远设立木棉场。1921年,省厅即派人来开远筹备建立了木棉种植场,租用了南门外的40亩旱地,种植了5000株木棉,专门繁殖籽种供推广种植之用。
木棉逐步推广成功,引起了云南省政府及中央政府的重视。中央农业实验所1935年派奚元龄到开远县对木棉考察、测产,1936年秋天又派留美博士冯泽芳到云南鉴定木棉。冯泽芳惊喜地发现可纺50支纱的优质木棉竟像小树一样在滇南开远等县零星生长。
冯泽芳感到“木棉”一词在云南极为混淆,于是从植物分类上予以鉴定和澄清,并认为开远木棉来源于埃及海岛棉,属于离核木棉,在开远县生长后因气候暖热而变化为多年生灌木棉,一年可采收两次。
这类离核木棉在滇南和滇西南多有发现,该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温度高、光照足、雨水多,最适合海岛棉生长,由于它们的特殊属性,民国时期相关研究者将其定名为云南木棉。
冯泽芳认为,云南木棉极具开发推广价值,并提出了“建立西南长绒棉区”的口号,引起了云南省政府的重视。随后,全国许多农业科技界的著名人士及记者,在全国和省厅级的二十多种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及报道多达六十多篇。开远木棉在全国棉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2 历 程
云南何时引种海岛棉,难以考证。冯泽芳《云南植棉考察报告附陈改进管见》:“疑其自埃及传入。盖此棉已由原产地南美洲入埃及,而云南之回教徒往埃及留学者甚多,由彼等携入云南之可能性最大。”但大量的史书记载说明,海岛棉在云南种植历史悠久。王叔武辑校元李京《云南志略》:“(娑罗树),出金齿及元江地面。树大者高三五丈,叶似木槿,花初开黄色,结子变白。一年正月、四月开花结子,以三、八月采之。破其壳,中如柳绵,纺为线,白氎、兜罗锦皆此为之。即汉地之木绵也。”所载娑罗树与云南木棉(海岛棉)性状一致,证明元朝时云南许多地方已经有海岛棉种植。
当年曾参与云南木棉考察的于绍杰,在其《中国植棉史考证》中说:“此棉种分布在云南省的金沙江、南盘江、澜沧江、元江、怒江沿江及海拔较低的地方,约25个县,而以开远、蒙自、建水为最多。各县所种因自然和人为的选择,性状都有差异,因此常以县得名,如开远木棉、弥勒木棉、元江木棉、墨江木棉……种植最广的是开远木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棉区大部分沦陷,棉织品十分短缺;国际运输又遭阻梗,细纱来源全部断绝,军需优质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处于抗战大后方的云南省政府大力提倡开发种植木棉。1938年冯泽芳被中央农业实验所任命为云南省工作站主任,率奚元龄、陈仁在开远建立了“木棉实验场”,研究木棉的推广计划,采集木棉样品30余个,在木棉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1939年成立了“云南省木棉推广委员会”,组建“木棉贷款银团”,制定了木棉收购优惠价格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方各界种植木棉,使农民、机关团体、军队的植棉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形成了种植木棉高潮。开远木棉此期间的大量种植,对于抗日战争军需民用棉花的供应起了很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云南省政府成立“省开远木棉试验场”,在有关的政令文件中还增加“保护木棉”“挤出资金发展木棉”等条款,大力发展木棉种植。
1954年、1955年长势喜人的木棉,遭到了大霜冻,使木棉的推广受到了影响,加之北方陆地棉优良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开远木棉,纤维品质又接近它,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云南省政府决定撤销木棉试验场、试验站,改为发展甘蔗等热带作物。
3 现 状
云南木棉虽然最后没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但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普遍种植,红河沿岸的彝族、哈尼族、傣族种植数量较多。西双版纳、普洱、文山的部分地区,也有零星栽种。
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君灵等专家,对滇南、滇西南地区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普洱市进行了拉网式考察收集,拟了解我国西南边境的棉花遗传多样性富集与分布情况,收集该地区的棉花地方品种,防止我国珍稀濒危棉花地方品种的流失。考察组先后考察了勐腊、勐海、孟连、西盟、江城等9个县(市),共收集到地方棉花品种资源94份,其中亚洲棉25份、海岛棉67份和陆地棉2份(多数资源的提供者为少数民族居民)。
考察组在本次实地考察中发现,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特别是近几年云南省橡胶和茶叶两大经济作物的高收益,以及交通便利和植棉的低效益影响,许多少数民族群众改变了原始的自耕自纺,转而在市场上购买棉布或纱制作民族服饰,自留棉花种子进行种植者已大幅度减少,棉花种子资源濒危或已经消失。
2014年,考察组发表了《云南省东南边境地区棉花种质资源考察报告》,该报告认为:“收集到的海岛棉种质均为多年生,每年两次开花吐絮。大多数农户仅种植几株,种植地点主要集中在房前屋后、公路边,且多数种植者为老人。”“云南东南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居住地,且多为山区,交通不便,棉花虽种植上百年,但很少向外扩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南省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传统种植棉的低效益,棉花的种植逐渐减少、消失,同时其地方品种也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