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

2019-07-19罗顺霞

财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罗顺霞

摘 要:本文主要以内控视角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优化进行分析,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近况,从加强内控力度,创建风险预防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以期更好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内控视角;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政部于2015年12月21日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把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而受客观因素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与安全隐患,需要利用全新思维与方法,进行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工作,并利用全新视角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流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近况

(1)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缺失

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家全面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大环境下,有些部门和单位对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求有所降低,特别是县级及其以下的行政事业单位甚至出现非财会专业人员从事财务工作,这部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需求,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质量受到直接影响。

(2)缺少切实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没有根据实际需求,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监督体系,而制定内控监督体系时,其管理方法与模式也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就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利用规范化的内控措施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缺少内控监督的问题时常发生,阻碍了财务管理良好工作环境的形成。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期间,内控审计监督管理工作也缺少符合需求的财务管理体系,致使内控监督管理作用的发挥受到严重影响。当财务管理没有严格约束与监督时,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相对较弱。

二、加强内控力度,创建风险预防体系

想要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预防水平快速提升,需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力度,对风险系数较高点进行科学控制,利用教育、培训等措施促进财务管理部门所有人员具有良好风险防控理念,结合财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需求,制定科学全面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所有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严格落实。首先要根据岗位特征制定、明确所有岗位职责权限,对所有风险问题进行预设处理,并制定科学完善的风险解决应对措施。其次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内控视角特征,有效引入财务管理智能化处理技术与系统,以此促进会计信息化管理,用以提速增效,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预防风险能力提升提供坚实基础。

三、建设单位层内控,强化财务管理力度

(1)创建内控体系

通常情况下,决策机制体系、收支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采购管理体系等共同组合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其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完整科学的控制管理流程,促进操作行为与内控管理标准化特征快速提升,各种指标体系实现量化,确保收支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责任分配等工作实现细化发展,进而促进内控流程创新与完善。同时也应通过科学方法提高部门之间预算管理与沟通力度,为提高所有预算管理流程执行创造条件,进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具有较强适应性。其中在完善内控体系作用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高素质专业人员需求认识,主动去吸引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的加入,这可有效解决缺乏高素质专业人员的问题。

(2)创建内控信息系统

创建内控信息系統可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全面科学数据资料,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信息具有较强时效性,为数据资源运用可视化与共享创造环境,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不断提升。进行信息化建设期间,需要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管理方向,以此制定对应的信息化建设措施。同时还应创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优化信息化管理平台,收集与整理所有部门数据信息,促进系统风险预警能力快速提升,进而确保财务信息处理平台具有较强完整性与动态化特征。

四、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业务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进行优化与创新,可有效实现财务管理业务优化。以业务管理控制为基础,通过内控措施可有效促进与业务优化效果快速提升,并为财务管理全面覆盖提供科学条件。其中业务层面控制通常可分为: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方面。从预算管理方面出发进行分析,主要是科学细化预算管理中的编制、落实、控制与反馈项目,将其分成各种业务层,确保分阶层财务内控的落实,以此促进业务层内控方案具有较强精准性,强化内控方案效率与质量。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期间,需要有效进行预算审批、采购方法变更等管理控制,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对于重要业务环节应创建控制点,其中还需要提高控制点监督管理控制力度。从控制合同管理角度分析,应确保立项合同具有较强完整性与科学性,其中设计的特殊内容需要提供相应材料与说明文件。接着还应确保所有职能部门了解自身责任,创建合理的合同审批方案,促进考核跟踪控制力度不断提升,为合同有效落实创建条件,避免违约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需要对业务层面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促进业务风险控制体系不断优化与完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业务实现全面优化。

五、优化财务管理机制

(1)健全内控评估制度

想要促进内控评估工作质量快速提升,需要制定符合需求的内控评估模式,其中目标评估模式与要素评估模式有着广泛的使用,而要素评估对于自我评价较为重视,目标评估对于利益评估与外部监督较为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可通过两种评估模式有机结合方法,进行财务管理模式优化与创新,确保综合评估模式的实现。同时还需要促进评估体系创建逻辑与评估范围具有较强明确性,科学制定具有定性与定量的内控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单位层标准与业务层标准,即两者分别制定为一级标准与二级标准,其中一级标准还可划分为资金管理控制、收支控制等内容,二级标准则可结合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细化处理。另外,应将规章制度的设计、落实分为完成中、未完成、全面完成三种等级结构,再结合格各种等级需求实施内控评估处理。

(2)创建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科学运用云计算与数据收集技术,利用专业人员创建具有较强智能性会计信息化系统,将所有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实现财务信息处理具有较高动态化特征,对于内控管理权限应严格控制,确保业务流程智能化监督跟踪有效落实,以此促进财务管理逐渐向着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还需要强化内部监督审查效率,对各种资产信息实行定期核实与检测,科学管控业务资金支出情况,为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稳定高效运行创建科学条件。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高效性,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以内控视角为出发点,利用网络信息工具,通过创建适合本单位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以此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霞春.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4):60-61.

[2]陈晓红.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24):95-96.

[3]江淑霞.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8):100-101.

[4]唐大鹏,孙晓靓,王璐璐.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7(02):62-64.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