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9-07-19刘珊徐霄李玉存

今日财富 2019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院校人才

刘珊 徐霄 李玉存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理念及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应采取新的模式,去适应新经济时代社会变革的要求。本文对互联网经济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為推进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一、“互联网+”给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带来的挑战

财务管理是一门融合了会计、数学、金融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应用性强和前沿性特点。企业生产经营中离不开财务管理的贯穿运用,财务管理能有效组织着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并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IT技术与现代工业的深入融合,尽管各企业逐渐实现了管理及控制的高智能、高效率,但面对高科技环境财务管理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从企业长远角度发展来看,企业需要认真审视新商业模式下,货币变化的形势、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承受之间的配合度等问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对创新过程进行合理监管,有效解决与市场回报之间的关系。

首先,开放的金融市场和外资的大量涌入,在促进我国与世界经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给国内企业增加了新的外部金融风险。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人才要有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解决人、财、物各阶段的集中分布问题,更因强调对企业内外风险的评估和防控。要善于捕捉新环境下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的危害,客观理性的对待市场,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和责任机制,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

其次,当前企业供、产、销、仓储及财务信息等实现了数字信息化的融合,也引发了企业需要利用实时数据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调整的思考。财务管理工作良好效用的发挥,必须要在顺应时代发展中逐步得以修正、完善,不断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因此,财务管理人才要密切关注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多元化经营已成为一种主流,切实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为财务管理新模式的开展作出积极响应。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专业建设的重点和最终落脚点归于人才的培养,“为谁培养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将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专业严格区分开,在课程的设置上重合度较高,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财务管理专业自身优势并不突出。这不仅不利于学校对该专业的招生,也不能为用人单位输送合适的人才。

(二)教学实践环节偏重形式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业熟练地运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财务分析、风险评估并能为财务决策提供建议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大多高校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还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操作环节流于形式。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是校外可联系的愿意接纳财务管理实习生的对口企业数量不多(担心产生内部商业信息泄露的隐患),直接导致学生接触到的也仅局限于和会计有关的凭证、账簿等信息;另一方面校内自身实践也严重不足。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实践课时占比不高,仅有的实践部分也就是模拟实验操作,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师资队伍薄弱,教育方法和手段单一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聘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以刚毕业的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老师为主,他们参与过企业实践的经历并不多。尽管有些已经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也通过了全国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但总体实际操作能力差。无法立足现实的课程教学,外加缺少灵活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使得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单一固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倾向于成果的考量,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却难以得到有效运用,严重滞后了教学评价的前瞻性。

三、优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互联网+”信息技术赋予了经济发展新形态,并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能适应市场经济新趋势,就要与时俱进、有意识的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一代财务管理人才。因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来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新常态下“互联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他们既要有传统的会计核算知识,又要具备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下和战略经营相关联的风险评估、决策规划、资金预算和分析等方面的技能,牢固树立财务管理岗位提出的监督、共享、绿色、前瞻性的发展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快以国际化视野去适应财务管理角色的新变化,因此,高校中树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势在必行,努力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打造出一批“技能突出、品德兼备”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质量的升华

优质的师资团队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水平,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进行知识的拓展,不断调整和更新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为学生创造出多维度、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此外,专职教师要定期走进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学校也要充分引进在企业工作的一批资深财务管理专家,来校用于指导实践方面的教学,进而逐渐升华整个教师团队水平。

(三)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21世纪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面向社会应用型、技术性需求为指导思想,而加强对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实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理论教学的现实途径。为了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工作,高校要重新设置课程标准,增加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确保不能低于百分之五十。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形成课堂知识与模拟实验、项目设计及社会实践相融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另外,鉴于校外实习对学生业务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和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共享性、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首先,这一平台能有效获取市场上的信息资源,发布实习企业竞争优势,并对合作项目进行线上进度跟进和质量管理。其次,他发挥了衔接企业、学生、专业的桥梁作用,在给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的同时,能实时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及实习能力,进而为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和企业的人才储备计划提供坚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赋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新特点,将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全新发展的一个历史突破口。脚下探索和优化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坚持以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服务于企业为导向,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满足就业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努力。(作者单位: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课题项目:院级项目“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2018018)

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2017jyxm1037)

猜你喜欢

互联网+院校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