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开关行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分析研究
2019-07-19谢璐周文
谢璐 周文
分析了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对国内典型企业华为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全球化进程中对知识产权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以此为参考,以作者所在的电气行业为分析对象,对如何完善我国高压开关行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企业没有很强的知识产权意识,不进行知识产权的管理, 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正在逐渐深入,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也正在逐步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知识产权的缺乏屡遭挫折。其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发展的最大短板。
二、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
(一)国外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
国外多数企业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看作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企业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企业把专利战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的核心,以此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企业不仅高度重视专利权的获取,而且特别重视海外专利权的获取。许多企业目前已经不只是为已经研究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而且利用专利手段在新技术领域进行圈地运动,以形成大批所谓战略性专利,建立以专利为基础的垄断格局。
知识产权管理在国外备受企业重视,特别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的企业都有庞大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们实施知识产权制度有效地保护了知识产权,并利用和经营知识产权,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优势。
美国的大型企业,都会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如法务部,由总部直接管辖,负责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申请、登记、注册、授权保护、法律诉讼等问题,并负责国内外信息跟踪及资讯调研等工作,以使企业具有研发创新,技术转移的能力。
(二)国内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渐建立起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自参加WTO、全面修法之后,中国知识产权立法开始进入一个战略主动期。为了进一步加大知識产权保护力度,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我们而言,也要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整体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并且与科技、经济和外贸等相脱节,造成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在知识产权的实际保护上,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尽完善,执法管理效率低等原因,产生了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现象。在知识产权竞争能力上,特别是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真正了解和懂得知识产权知识的人才不多。从专利方面来看,我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少。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我国企业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几万个项目,而申请的专利数却不到10%,企业较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却忽视了其作为无形资产的保护。从商标方面来看,商标注册量少,并且驰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很多,我国的知识产权流失相当严重。中国入世已十年,我们在大力保护国外的驰名商标时,更应加强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如今,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分水岭”。 2. 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备,虽然入世之后,我国相应地完成了一些相关法律的修改,如对《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修订,并且国务院也颁布实施了新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也公布施行了多项具体的司法解释,但与国际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欠缺非常明显,急需规范完善。
三、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成功案例——华为的知识产权管理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呈现空白的同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做的非常成功。华为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巨头,在发展走上正规之后,为完善创新的管理体系,华为建立了强大的知识产权队伍--300多名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技术专家、专利工程师和负责版权、商标、许可等业务的律师。同时制定了全面、严格的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制度和流程,以及管理公司知识产权的操作指导书及手册。为激发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出台多阶段奖励政策等一系列专利创新鼓励办法。
为确保企业的持续性创新,华为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研究。同时华为还全面参与国际电信技术的标准组织,共加入123个国际标准组织。
华为的知识产权管理有三大策略:一是在核心领域不断积累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全球专利布局,以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积累基本专利;三是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学习、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以积极友好的态度,通过协商谈判、产品合作等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四、完善我国高压开关行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作者所在的高压开关行业,由于其产品应用的特殊性,其技术更新换代较慢,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未给予高度的重视,从战略的高度去策划知识产权的运营更少,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意识也基本缺乏。
从图1可知,虽然发明专利的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行业产能的扩大,另一方面反映出整个电气行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逐渐有所认识,申请的积极性在增加;但从图2看出,近5年整个高压开关行业的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的产出质量指数下降。
总而言之,我国高压开关行业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不多,缺乏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意识,缺乏组织保障和制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的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对于这些问题,作者认为需要从组织、制度建设,意识培养等方面去完善。
(一)提升全员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
可以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能角色,组织培训讲座及研讨会,让员工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状况和国际发展趋势。
(二)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所设立的机构可以是法务部,也可以是由各相关部门关键人员组成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也可以委托给第三方事务所代理。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
由于知识产权本身是跨法律、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内容的一种综合性的法权和无形财产,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要求具有复合性, 要求具有复合知识、管理与服务能力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四)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管理制度
在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机构之后,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企业和部门的正常运营,发挥其积极作用。要以符合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前提。其次,要符合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规律。企业的管理制度必须是能够促进智力成果快速知识产权化,然后很好地保护防止别人侵权,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并通过有效运用获取利润。
(五)企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企業需要深度挖掘员工的知识,将其转化为有形的成果。从鼓励员工创新的角度出发,制定奖励机制,同时企业可以创建知识分享平台,增进知识共享。
五、结语
对企业而言,竞争核心就是创新力,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的有力保障。知识产权作为当今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凸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使自己创造的知识产权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并能及时掌握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才能保障企业发展的活力和良性竞争力,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作者单位:1.上海大学;2.库柏(宁波)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