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银行内控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2019-07-19周俊鹏

今日财富 2019年14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监督银行

周俊鹏

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完善建设与严格执行,不仅仅取决于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更在于实施者与执行人的意识与理念。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完善当前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中的不足,是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商业银行运营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着手,分析基本情况及成因,并提供相应解决措施,希望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银行业的改革开放,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而冲击着银行资金的安全。银行的内控管理是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且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的业务活动也愈加复杂多元化,就需要银行加强其内控管理的建设,从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证银行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一、银行内控风险主要类型

(一)业务风险

基层银行业务风险是指因不当业务运营而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程度监督存在一定的盲区,这使得一些业务运作程序或环节不规范。频繁的出现经常性对账、重要的凭证管理、印章管理、现金管理和其他问题,并损害金融系统的公正性;二是人才问题,在实习或实习的人员经常被送到银行实习,导致商业银行因人才的缺乏业务操作经验,产生不可预测的业务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在目前的情况下,基层银行的贷款呈现增长趋势。而吸收存款难以支付贷款,贷款质量不高,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相对较高。基层银行和上级银行经常使用内部调控拨款的方式发放贷款,这种类型的款项是从上级银行拨出的贷款,虽然可以解决银行的迫切需要,但会产生资本流动性风险的隐患。

(三)人员风险

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然而,对于银行来说员工的风险是主要类型的内部控制风险之一,因为基层银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低,缺乏对合规性的认识,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而增加内部控制监管。与此同时,银行忽视了基本的日常教育和一线员工的培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知道个别人员的违规操作,就会隐藏潜在的风险和增加损失。

二、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现实意义

内控制度是指是金融机构规避营运风险的重要措施制度规范,尤其是在实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与持续完善在商业银行平稳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银行,将各类金融负债资金籌集,与多样性的金融资产为营运对象,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其主要业务分为信贷与存款业务两大类。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为企业解决了融资渠道,通过此类经济行为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在我国金融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中的信贷风险也是极力要规避与防范的区域,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并具有突发性与复杂性,因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通过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将系统内的信贷风险有效管控,降低不良贷款,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银行建设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完善。首先,内控理念不清晰,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规范管理的各项制度相继出台,以求用清晰明确的引导文件来约束管控内部员工的行为准则。但在现实执行过程中,由于部分管理者以及员工对于内控制度缺乏深度理解与认识,也没有用规范的内控理念来要求日常工作,尤其是在风险防范意识上多有欠缺,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内控制度的执行力不够。银行内对于内控制度存在着责任不清等方面的问题,使内控机制无法落实,缺乏执行力度。缺乏内控制度的激励机制。银行在执行内控制度过程中没有设立考核激励的制度,也没有进行考核的相关内容,无法发挥考核对于员工的作用,不利于银行员工对内控的参与感。

(二)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银行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只重视防范信贷及传统的业务,而忽略了操作风险、资本风险等其他风险进行防范。就目前的风险管理而言,银行并没有将风险管理视为内控机制的重要成分,对风险因素的处理相对缺乏,并没有全面启动预警的功能,造成风险管理只在事后有所处理,在事前及事中没有任何处理措施。银行的业务主要是信贷业务,其他业务虽然有所发展,但所占比重并不多,所以,一旦信贷发生风险,很可能对银行造成严重的打击。另外,对信息技术控制方面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三)内控监督机制的存在只是形式

银行对内控管理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督以及评价,无法为健全内控机制提出任何的可行性建议。具体体现在:银行对相关部门的监督职能没有进行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责;银行的内控监督部门要在执行监督责任同时受银行管理人员的领导,造成监督工作的独立权威性的缺失;对于银行高层管理者的监督存在一定的真空性;银行内的内控监督只存在于形式,进行监督检查及稽核的执行力不强,从而造成内控监督跟不上业务的发展。

四、加强银行内控管理措施

(一)对内控制度体系进行完善

银行内部机制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内控制度,所以,银行应完善内控制度,对内部控制方面加大执行的力度。1.对内控制度体系进行有效完善。银行对现有的规章制度的操作性进行研究调查,根据银行实际的经营状况及发展的要求,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统一其规章制度,保证规章制度能够全面覆盖到银行的经营资产及业务,让所有管理活动有章可循。2.加强对内控制度执行的力度。银行对内部机构应进行相应的完善,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让内控制度切实到部门及个人方面得到相应的保障,防止制度真空的状况出现。对违规现象加大处罚力度,借助典型事件,对内部制度做好警示教育,保证各部门及经济业务的管理中切实执行内控制度。3.对内控制度实行考核机制。银行对各部门和机构的内控机制执行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根据实际的考核结果执行相应的奖惩措施,让考核激励制度执行的透明合理性得以保证,以达到约束银行职工的目的,让其积极的参与到内控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工作环境内打造内控制度以及执行的良好氛围,树立科学的合规意识,从管理者做起,层次推进,统一对风险控制的理念,促进商业银行内部上下一体的从思想上接受、执行内控系统规范,切实践行内控精神。

(二)构建内控风险预警机制

银行应对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实施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让银行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为银行业务的经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信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普遍存在,就当前的管控手段与水平来说,还无法完全杜绝规避,只能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胜于治疗”的宗旨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同样适用,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而预警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资产质量的管理,应对资产质量建立限额评级等相应的制度指标,加强对风险的事先预防方面的工作,从风险源头严加把控,做好事前、事中与事后的预防总结工作,并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建议,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对于金融风险事件的敏感度,达到动态实时的风控管理。

(三)加强内控制度的监督评价系统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法治经济,应符合规则才能进行运行,而规则则是由法律来确立的,并借助实践进行完善。银行同样也需要有一定的法律进行制约及规范。银行的正常运行的保障就是金融法律及法规。银行进行经营管理时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作为保障,监督作为规范,只有这样制定的机制才能在银行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落实。而能够让银行的经营水平得到提高的基本就是将业务工作进行法制化,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银行的相关管理部门应从法律的角度对各机构及职能部门进行评价,让其经营管理做到充分合法,并以此来考核各个分支机构。对于不及格的分支机构,应对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并将职权责任落实到个人,让监督评价系统能够得以有效实施。(作者单位:交通银行总行)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监督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什么是四个监督?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