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音乐节的经营模式探索
2019-07-19许云刚
许云刚
近几年,户外音乐节在国内从萌芽到流行,成为音乐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但目前国内户外音乐节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部分音乐节同质化严重,管理不到位,这些都对其后续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音乐节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探索科学可行的经营模式,提升户外音乐节的品质和管理水平。
音乐节意指持续数天和数周的、一种或几种艺术的庆祝聚会,通常是在特定的地方用统一的内容,例如民族音乐、现代音乐或发扬某一杰出作曲家的作品,举行连续性的演出。 户外音乐节特指在户外露天举行的音乐节,它除了具有音乐节所共有的特点之外,由于其在户外举办的特点,使其成为兼具旅游、餐飲、会展等多种属性的综合产业。国内的户外音乐节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已经迅速获得年轻人的认可与喜爱。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地开展起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户外音乐节的场次、参与人数等屡创新高,成为都市年轻人享受音乐、释放压力、张扬自我的重要娱乐休闲形式。
看到了户外音乐节潜在的巨大商机,不断有新的商家加入到其中,但由于前期对市场以及经营模式设计的准备不足,只是照抄其他成熟音乐节的模式,导致不同音乐节之间同质性严重、内涵粗放、客户体验较差,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音乐节成为昙花一现。成功的户外音乐节必须探索有效的经营策略。本研究希望从现有的国内较为成功的音乐节的经验出发,为我国的户外音乐节的经营发展提供策略借鉴。
户外音乐节的目标客户群是都市年轻人。他们的特点是思维前卫猎奇,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据《2013 年中国大型户外音乐节市场研究报告》研究发现,户外音乐节的消费主体年龄集中于15-35 岁之间、高中以上学历占70%、收入5000元以下占70%。而他们追求个性的特点也使得音乐节的音乐形式更加多样。以往万人空巷只为一睹巨星的场面在音乐节中并不多见。一场音乐节通常会有十几组甚至更多风格不同的乐手登台,这对于那些没有大公司包装和力挺的独立音乐人获得了展示自我和吸引乐迷的重要机会。加之直播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他们在音乐节上获得了远多于以往的曝光和表演的机会。但由于国内有实力的乐队屈指可数,使得观众在不同音乐节上看到的面孔大多趋同。不仅如此,不少举办方对音乐节的定位模糊,使得音乐节变成了一个拼盘演唱会。而音乐节举办地多在城郊,配套设施完全不足以满足短时间内蜂拥而至的乐迷,餐饮质量参差不齐、价位过高、无线网络没有全覆盖或信号较差等都成为户外音乐节上被经常吐槽的老问题。同时由于参加音乐节的多是学生和职场新人,很多人没有私家车,而音乐节又没有足够的通勤车辆,使得夜晚音乐节结束后如何返程成为了很多乐迷头疼的事情。一个音乐节要逐步建立起知名度,形成较大的影响力需要数年的时间,国内不少音乐节的投资方对此缺乏预期,往往在一次音乐节亏损后就放弃了,因此国内不少户外音乐节都成了一锤子买卖的失败投资案例。
国内户外音乐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经营模式上不断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户外音乐节的品质,增强户外音乐节的吸引力。
首先要针对细分市场增强音乐节特色与亮点。当今社会文化发展多元而丰富,不同客户群对音乐的需求往往具有很大的异质性,户外音乐节要基于对细分市场的目标客户群的深入分析,以更好地满足乐迷的需要。虽然目前国内的户外音乐节也具备一定的细分市场的意识,但大部分音乐节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分设不同演出地点,希望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音乐口味,最大程度地吸引不同类型的乐迷,但这样的做法使得整个音乐节的特色很不鲜明,变成了大杂烩的音乐会。反观国外的户外音乐节的特色与定位更加鲜明,例如伍德托斯克音乐节倡导爱与和平的理念,在活动中倡导反战的理念,成为音乐节中的经典而被后人铭记。
音乐节的特色与亮点不仅局限于音乐风格,还可以与当地的人文内涵相结合。国内较为典型的是张北音乐节。张北音乐节通过将摇滚乐中自由、反叛等特质与粗犷豪放的草原风貌结合,更将马头琴等民族乐器引入摇滚乐舞台,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使得整个音乐节的特色更加鲜明,持续举办十年,吸引力不断增强。
其次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共同助力户外音乐节的发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行政管理部门从制度、经费等多方面的支持,当地政府可以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法律法规等方式给予政策支持,通过设立资助经费、减免税收及其他费用等方式给予财政支持,通过完善场地基建、保护自然环境等方式给予环境支持。通过通过政府统筹协调,加强音乐节与旅游业、房地产业等的联动,为户外音乐节的发展汇聚更多方面的力量。
志愿者队伍是户外音乐节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与激励对办好音乐节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户外音乐节的周期一般只有几天时间,在此期间需要大量的工作服务人员,对于主办方来说长期雇佣这些人员既无必要,也会产生巨额的费用。户外音乐节经常变更主办地点,这也使得长期雇佣大量工作人员成为不可能。在此背景下,志愿者成为户外音乐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志愿者队伍以主办城市的大学生为主,他们多对音乐充满热情,个人时间相对宽裕,同时也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强烈愿望,这些都成为他们参与志愿者工作的有利因素。志愿者招募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走入高校,一方面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参与到音乐节志愿活动中来,也可以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主办方不需为志愿者支付工资报酬,这为音乐节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但也需要做好志愿者的保障工作。包括统一服装的制作、志愿服务期间的交通和餐饮、志愿者的人身保险等内容,有条件的情况可以赠送志愿者一些定制的小礼物。同时需要对志愿者进行适当的培训与合理的分工。
第三方面是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目前大陆的户外音乐节产业很多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音乐节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这也导致了很多音乐节的发展举步维艰。其实音乐节的盈利点远不止门票收入。音乐节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实现了音乐资源的高度聚集,这为开发音乐制作、培训教育到音乐文化旅游、特色餐饮等音乐节衍生产品和相关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要注意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直播产业越来越为年轻人所喜爱与接收。直播与户外音乐节的结合无形中扩大了音乐节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有人担心直播会影响现场观看音乐节的人数,但由于现场的气氛导致直播观看的效果与现场观看有很大差异,因此不会对现场参与人数产生很大影响。相反会让观看直播的人对音乐节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与兴趣。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国内的户外音乐节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拉动周边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肯定和关注。虽然现在暂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主办方、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会理顺音乐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使户外音乐节进入规范、良性发展的轨道,不断扩大影响力,为乐迷提供更多更好地视听盛宴。(作者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