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个人科研能力提升路径

2019-07-19熊胜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图书馆

摘 要:随着图书馆的转型,服务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校图书馆员的必备职业素养。图书馆馆员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要做出的科研成绩,必须在强化科研意识,围绕学科服务,抓住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发掘身边的科研资源探索科研课题,形成自己的科研体系,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关键词:图书馆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使得图书馆原来的各种耗费人力、物力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现代化的收到在为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的转型,让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需求支援型向需求引导性转变。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工作不再是局限于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而是应该引导读者更高效地去利用图书馆有资源,助力师生地学习科研,推动高校的发展。使得现有图书馆资源利用更大化,找到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发展道路上的一席之地。[1]

一、馆员科研能力影响在高校图书馆建设及个人发展

作为一名图书馆馆员,日常工作不仅需要服务广大师生,同时也承担着高校图书馆发展科研任务。馆员科研能力的强弱,影响到一个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能力。科研实践和成果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高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在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倾斜和支持。[2]

馆员个人的科研能力,也影响到馆员自身职业发展前途。科研能力的高低,一方面会影响岗位选择,对于需要一定科研素养的工作就无法胜任。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中是重要考量因素,缺乏科研能力势必影响个人发展前景。[3]

二、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稀缺

作为学术性研究机构,高校图书馆还远没有达到这一名称所赋予的内涵。在当今高校图书馆,从管理上看,图书馆所侧重的仍然是如何改进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在科研上给与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而从馆员个人来看,在众多的馆员中,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很大一部分馆员从来没有从事过科研工作,没有发表过科研论文,甚至提出过从事科研的想法。还有一部分有能力从事科研工作的馆员的也缺乏科研积极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造成全馆致科研氛围淡漠,科研成果稀少。[4]

三、馆员提升科研能力的路径

1.爱岗敬业,强化科研意识

图书馆员从事科研工作,首先应该对自己从事的图书馆工作所具有的积极的态度和热爱之情。对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正确认识,会导致科研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对所从事的工作有认同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还可以提升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实力。从思想上认识图书馆的工作重要性,培养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认同图书馆员在工作中的个人价值,才能把个人价值和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在图书馆的工作岗位上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汲汲求索。

2.参加业务交流与学习,提升科研素养

业务培训往往体现了图书馆新的工作内容,与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息息相关,用心参加此类培训,多观察思考,往往能从新的业务中,发掘科研课题。

图书馆行业的专业网站和行業会议,是学习相关的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馆员应该抓住机会,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主动地参加行业的会议,阅读专业的科研论文,进行理论学习、开拓视野、更新知识技能,提升科研素养。

3.围绕学科服务探索科研课题

这两年,各高校图书馆都提倡开展学科服务,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教师提供相应的需求。

这种服务使图书馆打破原有的格局,在职能和服务方式上实现了极大的飞跃。馆员的工作不再单纯依赖馆藏文献资料,被动的提供信息服务,而是主动了解用户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搜集整理资料,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在学科服务的浪潮下,馆员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结合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某个学科或者某个专题的信息服务。在为各院系提供定制服务中,图书馆员可以结合某个主题,进行深层次研究探索,对这一主题周边进行发掘,从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专题信息途径深入探索,从而繁衍出新的研究课题 。

4.做好规划,形成科研体系

每个馆员都要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科研兴趣,提升科研能力,馆员科研突破狭隘的学科限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切实做到以馆员的科研兴趣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科研的持久性。工作岗位与科研相辅相成,与从事的过程中,多从自身的工作内容出发,结合需要学习探索的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课题进行研究。另外,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光有理论,做不出有意义的研究,光有想法,缺乏理论的支持,也达不到科研的高度。学习系统的理论,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现有知识升华和创新,就能从简单的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一个方向出发,形成一个体系,形成自己的科研探索体系,为自己的科研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5]

5.积极探索,进行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科研具有实践性。积极进行科研探索,才能在探索中前行。科研实践是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进行科研训练,将科研技能转化为自身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科研能力,不仅能增强馆员日常服务工作的创造性,提升其科研素质,还能给其带来良好的职业成就感,促进馆员成长。在开展科研实践的过程中,馆员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课题的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随着自己科研能力的提升而逐步增加课题的广度和深度。在提高个人科研能力的同时,充分发展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学术性机构的职能,推动图书馆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运显.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困境及其突破[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119-121.

[2]高平.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提升创新策略研究[J].淮南师范学报,2017(4)141-144.

[3]张国华.浅谈高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报,2003(2)119-121.

[4]黄佳玲.图书馆员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2)155-156.

[5]杨允仙.西部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能力研究[J].图书馆,2009(5)78-79.

作者简介

熊胜男(1986.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三峡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情报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提高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与读者服务水平的思考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