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2019-07-19黄丽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黄丽春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目标。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物理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却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本文从巧妙设计物理问题、注重开展小组实验和有效联系生活实际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进一步诠释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核心素养只有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才能够落实到实践中,物理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便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全面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和透彻研究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作为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努力探寻科学、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展开一番具体的研究与论述。

一、巧妙设计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

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是是学生能够科学、理性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同时,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优化学生的科学与理性思维。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物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来巧妙的设计物理问题,使物理问题根据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和科学性,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能够自觉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意识来进行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和科学探究,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素养。[1]

例如,在教授《重力势能》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态度责任,上课后,笔者巧妙设计物理问题,为学生们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问题如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引力与月球上的引力相对来说要大的多,假如将同一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高度分别从地球和月球上落下,那么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势能是否相同呢?问题提出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们有效进行科学探究。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设计物理问题,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素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态度责任。[2]

二、注重开展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交流素养

科学探究与交流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应形成和具备的关键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是有效實现学生之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素养的有效教学方法。实验则是是强化实践与理论之间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知识运用与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交流素养。具体来说,物理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将全体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性、合作化的物理实验探究,共同进行实验过程的基本操作,共同进行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深入分析与总结,实现小组之间在实验过程中的相互合作、讨论与交流,互相帮助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与交流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例如,在教授《力的合成》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发挥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激活学生们的物理观念,在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先对学生们进行了分组,让学生们以5人一组探究任务,任务如下:单人单手提起重物与双人双手提起重物有什么不同点?整个过程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任务下发后,学生们立即展开讨论与实践,并对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进行猜想,在学生们讨论过程中,各组成员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与实践,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开展小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与交流素养。

三、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是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生活作为知识的源泉和归宿则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注重生活与物理教学的紧密联系,一方面,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以创设生活情境,实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类比,使学生能够明白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科学性;另一方面,物理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生活实践的探究,为学生发布实践探究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学生们融入了生活元素,让学生们以生活类比来学习圆周运动,如,汽车或者火车转弯时,这个过程便是圆周运动,因此,笔者以生活中火车转弯的事情为实例,为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问题:火车转弯时,是什么力为火车提供了向心力呢?这时,学生们便会根据生活中经验,对火车转弯时车轮的受力进行分析,寻找向心力的来源。通过这样的生活类比,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同时还适当的对学生们进行了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样一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笔者通过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出发,通过巧妙设计物理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实验与有效联系生活实际等途径与方法的运用,来有效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实现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落实,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寇永鹏.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精细化处理[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0):26

[2]王影.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之策略探析[J].才智,2018(27):118.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