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练习
2019-07-19吕红新
吕红新
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这个内容,在小学阶段是有连续性的,按“认识钟表——认识时分秒——24时计时法——年月日”这个顺序进行的,可见认识钟表是起始,也是基础,为今后学习相关内容打下了基础。
课前调研我发现有的学生认识整时,但说不清方法,缺少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有同学干什么事都不知道是几点,缺少时间观念;还有同学对钟表上的这几个数分别在哪个位置,对刻度不清楚,缺少对钟表全面、准确的认识。
基于以上认识,设计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一个孩子的一天生活为线索,让学生在故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到“时间”这一抽象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逐步在感悟、体验中总结出认识钟表——整时的方法,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巩固练习环节主要是以课本后的“认一认”、“连一连”这两个练习为主,使学生在辨析中再次体会整时中分针和时针的特点,深化对整时的认识。
整堂课看似一帆风顺,学生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但是我总感觉整堂课缺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我再次回忆整个教学过程时,“点睛之笔”这个词涌上我的心头,对!整堂课要有一个精彩之处,一节好课能让人屡屡回忆的往往是某个环节,这个环节是有生命力的、是有思维灵动过程的。
这个环节要烙在哪呢?我深思后决定把课后一成不变的练习变个形式出现。
我以一道题为依托,“猜一猜淘气的小蝴蝶挡住了哪根针?”变换为三个不同的样式。
题一:师:这是5时吗?生:不是5时。师:你从哪看出不是5时的?生:它的时针指向7了,肯定不是5时。师:看来,有时候不用看分针就能判断出。
题二:师:这道题光看时针还行吗?生:行,这就是5时。师:你怎么看出是5时的?生:时针指向了5,分针指向了12,就是5时。师:分针肯定指向12了吗?咱们看一下。(出示2)生:分针没指向12。师:时针呢?生:时针对准5了。(出示3)师:你们看,对准5了吗?生:看着对准了,其实没对准,差一点儿。师:光看时针行吗?
题三:师:这个还是5时吗?生:不一定。师:可能是几时呢?生:可能是3时、4时、5时。师:时针有没有可能指向3和4之间呢?生1:可能。生2:不可能。生1:时针可能正好指向3和4之间。生2:分针指向12,就说明是整时,时针只能指向一个数,不可能指向3和4之间。
小结:看来判断一个时间,光看时针和分针都不行,要分针和时针一起看。
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对改后的课后练习兴趣浓厚,参与度特别高。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感悟,逐步体会到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就是本节课的灵魂之所在。
这几道题带来的变化,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练习题要怎样设计,才能集有用性、开放性、趣味性为一体呢。
1.多样性
学生的思维特征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课堂上的练习不仅要设计的題型多样化,还要练习方式的多样化,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扎实、有趣、灵活。寓练于乐、练中生趣的习题,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比如前半节课学生主要是以观察黑板上的钟表为主,发现、总结出整时的特点。后面的练习题如果还采用书上的认静态的钟表,势必造成重复、无新意、不吸引人。再加上大量的连线练习,也使学生提不起兴趣。整堂课看似顺利有序,其实无趣。
2.坡度性
当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性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具有一定坡度的练习题,既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比如题三中的问题:“时针有没有可能指向3和4之间呢?”本节课学习的只是认识整时,而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下节课要学习的半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和坡度。“分针指向12时,时针只能对准一个数,不可能指向两个数之间。”与这节课总结的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不谋而合。既不用老师重复强调整时的特点,又用错误的例子反向证明了整时的特点。
3.趣味性
一节四十分钟的课,要从头到尾都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多年教学我发现,学生在一节课中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通常在前二十几分钟,剩下的时间怎么办呢?老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万事“趣”字当头,只要有“趣”了,就有“序”了。在本节课上,学生观察了大量的钟表,已经视觉疲倦了。此时换个新鲜的事物肯定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再加上我绘声绘色的语言:“有一只淘气的小蝴蝶飞来挡住了一根针,你们猜,它挡住了哪根针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同样是认钟表,由原来机械地认表变成了猜一猜的形式,学生立马被小蝴蝶吸引住了,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眼睛紧紧盯着小蝴蝶,期待它飞走后露出的表针与自己所猜测的一样。答案揭晓后,大部分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欢呼声,笑声充斥着整个教室。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于此,想不让他看都不行,老师还用组织教学吗?
4.欺骗性
在平日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知识点特别容易出错,课上强调好多遍,学生依然不注意继续出错。怎样才能使他们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呢?我突然想起了“吃一堑长一智”这句俗语。在设计练习题时,不妨有意放一些“陷阱题”,让学生“上当受骗”。只有经历了错误,才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审题和解题的能力。
比如题二,仅露出一根时针,看似好像对准5。学生受题一的影响,以为光看时针就能解决问题,想当然地就判定是5时。还有理有据地说出理由“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是5时。”当真相大白时,他们发现分针并不向想像的那样直直的对准12,他们第一次尝到了失望的滋味。正当他们纠结“为什么分针没对准12,而时针却对准5?”时,我又把时针画了一条延长线,使他们真正地明白,时针看似对准5其实没直直的指向5。这下学生终于明白自己上当的原因了,从而再次证明“分针对准12时,时针对准几就是几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行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设计多样的练习题,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活数学,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