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支付清算体系风险防范问题的思考

2019-07-19武欣

财税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额防范措施体系

武欣

支付清算系统,是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最为核心的区域,即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就像社会经济活动的血液循环系统,其运行效率将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稳定。支付清算体系是连接资金与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是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应关注的幾个风险问题

支付清算体系风险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因此,防范支付风险必须从其特点出发,从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法律制度、防范措施等方面入手,建立起完备的支付风险管理框架。尽管目前的支付清算体系采取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潜伏一定风险隐患。

(一)运行风险

支付清算体系所属各系统在建设之初,即从系统设计方面考虑了防范系统运行风险。各系统参与者还在系统运行后纷纷建立了快速维护机制,以便及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运行风险。但支付体系在运行风险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隐患。例如,各商业银行行内系统间升级不同步。由于各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导致行内各子系统版本升级频繁,使得部分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工作无法完成,影响了客户资金的及时到位,系统设计功能不能完全实现。

支付清算体系具有网络风险的所有特点。设备、线路故障及网络软件运行不稳定导致的网络瘫痪、信息传输不畅甚至丢失是网络风险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支付清算体系建立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的依存度极高,二者不可分割,所以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也无法避免。如果局部地区网络出现通信中断、信息传递不畅等异常情况,该地区支付清算体有就有可能瘫痪,如2005年“6.21”暴雨引发山体塌方造成三明市所在辖区的通信中断,导致支付清算服务一度中止,因此网络环境稳定是支付清算体系正常运行的前提。在目前条件下,支付清算体系的网络维护工作存在三大难点:

一是支付清算系统租用电信部门的通信线路,金融机构无通信流量分配的权利,因此在通信高峰期有可能出现通信不畅的现象,影响支付清算工作效率,同时线路出现故障时也只能等待电信部门排除。

二是网络安全是IT行业面对的重大挑战,是网络行业发展的瓶颈,黑客入侵事件时有发生,如曾有一名英国网络工程师多次成功侵入美国军方网络,而支付清算系统各种业务均涉及资金,对安全性要求极高,一旦出现黑客入侵等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三是基层金融机构支付清算部门未配备专职的系统维护人员,一旦系统及设备出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解决。

(二)流动性风险

在流动性风险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额支付系统的流动风险控制措施带来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由于各行内部管理模式、计划资金额度授信不同,资金调度速度差别较大,大额支付系统采取了严格的无透支规则流动风险防范措施,不足支付的业务进行排队处理。但是支付系统的参与者可以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该机制,造成资金的延缓支付,导致日间清算业务的排队等待、日终清算窗口时间集中清算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行日终不能及时筹措资金而使大量的支付业务被退回,从而降低了社会资金的周转速度,带来了严重的效率损失,影响社会公众对大额支付系统的信心。

(三)操作风险

在银行业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信用风险。因此,对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人民银行制定了《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手续》、《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等;各商业银行制定了行内资金汇划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内控制度。尽管采取了较为严密的防范措施,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应引起关注;大额支付系统技术维护问题不明确。

(四)法律问题

目前主要依据《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和相关的法律规范如《民事诉讼法》、《企业破产法(试行)》等处理解决支付清算体系运行中的法律风险。同时,人民银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大额支付系统运营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了业务处理和系统运行行为,确定了支付系统当事人和关系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造成资金损失的责任。大额支付系统的一些制度设计不尽完善。

(五)信用风险

在信用风险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各金融机构之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不利于对恶意透支、诈骗等行为有效防范。

二、完善支付清算体系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议

树立风险防范理念,提高风险防范的前瞻性。要增强责任意识,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运行者和参与者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支付清算体系的正常运行,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高度,深刻认识防范支付清算体系风险的重要意义和使命。

(一)强化动态管理,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支付清算体系的风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一些新系统的运行和业务操作方式的改变,新的风险点和新的风险隐患会不断出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强化对风险的动态防范,不断完善防范措施。要结合实际工作的开展,不断健全支付清算体系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支付结算业务的统计监测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要加强日常维护,完善故障报告制度和处理制度,健全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维护机制。要把风险防范工作与新业务的开展和新系统的运行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支付清算体系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二)健全法规制度,为有效防范风险提供法律保障

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票据截留和网上支付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支持,推动支付工具业务的不断创新,促进支付工具的多样化发展。建立支付清算风险基金管理制度,规定各大额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按照营运资本的一定比例缴纳清算风险管理基金,存放至人民银行总行风险基金专户。

(三)完善系统功能,以高科技手段防范支付风险

改进大额支付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大额支付系统的效率。在进一步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系统统计监测的基础上,启用自动质押融资功能,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提高支付系统效率。开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整合支付清算体系信息资源,通过对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各个组成系统所提供的客户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整合,了解社会资金流量、流向,了解客户需求,为银行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反洗钱工作奠定基础。

(四)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资金安全

建立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由于各金融机构情况不一,内控制度不可能完全一样,各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建立一套责权分明、相互制约、规章健全、运行有序的内控机制,提高内控机制对安全生产的保障,同时强调内控制度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应在制度完善后方能加入支付清算体系。

完善各业务系统的业务授权功能,提高业务系统对风险防范的能力。支付清算体系应用的各种业务系统既是业务处理系统,也是有效的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对操作人员权限进行控制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武器。因此支付清算体系内各个单位应充分利用业务操作系统管理功能,规范授权,对有风险隐患的系统进行升级,防止产生岗位授权超过业务需要、组合授权产生风险漏洞等现象。

猜你喜欢

大额防范措施体系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银行大额存单的蝶变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大额存单“拼息”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