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07-19朱斌
朱斌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也是重点科目。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且教师的授课方法比较枯燥无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下面,笔者从导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导入生活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维持他们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数学。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课堂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一知半解,不能真正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生活情境,利用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由于这课的知识点和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将体重秤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先认识体重秤上的刻度,然后给学生讲解克与千克的知识,最后让学生站上体重秤上读出自己的体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克与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小学生而言,单纯地学会数学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数学思维,才能真正地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升华生活化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教师将生活中某些具有智慧的小窍门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充满智慧的运算,这些运算与常用的数学运算有很大的区别,有的看似增加了步骤,使得运算更加复杂,但实际上是将比较复杂的运算简单化,减少了学生计算的负担。如在计算48+61时,小学生很难通过心算得到答案,往往需要根据运算法则,并借助纸和笔完成计算。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这样计算:48+60+1,这就很容易算出正确的答案。虽然看似这个运算更加复杂,但实际上是化繁为简,使运算更加简单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師可以多运用类似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基本来源于实际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长方形。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教室中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让学生量一量这些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并计算这些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将具体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另外,在举例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结合实际生活讲解数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再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树立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念。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能力来创设情境。同时,在教师要筛选知识点,选取适合生活化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马会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出国与就业,2011,(16).
[2]徐腾达.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J].华夏教师,2013,(6).
[3]王伯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路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岭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