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语文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成长的途径
2019-07-19彭措
彭措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不适应课程改革和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之需求的问题日益凸显。究其根源,教师队伍自身自主发展意识的淡薄、专业成长需求不强、发展路径不明、成长“行动”不力等主观因素是主因。
一、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发展规划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自我分析。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兴趣、需要等进行理性分析,客观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学生语文学科学习需求,并能将学生的需求作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把专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上。二是树立目标,形成愿景。三是制订具体的落实计划。
二、把在岗研修变成常态
(一)吃透三本书
1.《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目标指南。因此,教师必须对其熟之又熟,研之又研,方能在教学活动中找准目标,步入正轨。
2.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而岗位固定的高中语文教师三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就捧那6本书来研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就是永远的“降级生”“复读生”,干到三十年教龄时就能送走十界毕业生,相当于重读十次高中语文教材了。此时教材对教师来说理当如识字课本一般,就算其间经历一两次课程改革,课程编排有所变化,个别选文有所更换,也不至于打乱和颠覆教师已有的有关教材体系和编排意图等方面的认知体系。因此,达不到“吃透教材”这一基本要求,可谓情理不容。
3.《教参》
《教学参考书》对教材的解读无疑比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深刻、到位,能给教师很大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应该细读、品味。但细读品味的目的只是为了参考,而不是为了寻求所谓的正确答案、标准答案。语文学科主观题居多,除了字词、音形、语法等有一定的规则和规范外,其他方面则难有标准,“诗无达诂”“文无达诠”就是例证。因此,成长中的中学语文教师不能没有《教参》,但也不能太过依赖教参,尤其是新教师,一定要防止迷信教参,否则就没有自我了。
(二)教育科研要立足于本地
各地语文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之类的称谓更多是针对于特定的教学对象而言的,其“优秀”中有一定的地域性、对象性成分。因此,当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在某地区执教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明确以后,我们的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不宜跨越地域界限和对象范围,研究主题前面宜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等限制词,把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对象标出来,而后调查研究本地学生的文化背景、家教背景、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思维特点及认知方式,并拿出针对性措施和策略,否则你的教育科研就会无的放矢,课堂教学就谈不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比如以思维特点为例,通常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的形象思维明显优于抽象思维,记忆力优于理解力,因而善于模仿、善于识记,而推理、想象能力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扬长补短。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教育科研就只能做少数民族特色教学的文章,离开了你了解过研究过的学生,就不一定优秀。同理,优秀的内地语文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也会出现“水土不服”。内地先进的教学模式照搬到“老少边穷”地区的语文课堂里,就会是“南橘北枳”的效果。对此笔者有例可援:近年来有不少内地支教教师分赴少数民族地区各校支教,他们的专业水平不可谓不高,教学理念不可谓不优,但他们的课堂表现却差强人意,有时还出现与其专业能力倒挂的现象。其根源就是没摸准少数民族学生的性子,没能让学生对其产生心理相容性。
(三)将阅读和写作变成职业习惯
正如理科教師不做题、不实验就难以进步一样,语文教师不阅读、不写作也就无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重视自身的阅读和写作,语文教师就只能原地转圈而无法螺旋上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生的阅读和写作有明确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2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对学生尚有如此要求,那语文教师三年的阅读量至少不应低于学生,写作量至少应达到学生的五分之一,否则将无以为教。纵观语文教学名家的成长历程,他们无一不是阅读和写作的痴迷者。因此,要成为成长型、发展型少数民族地区语文骨干教师,就必须坚持阅读和写作,做到有读必思,有思必得,有得必记。
1.阅读
语文教师必须要有读书计划,并且要坚持不懈。特级教师黄玉慧认为,教师的阅读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决定着语文教学水平。教师阅读,书目可以开列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地理类,进而适度涉猎信息类甚至理科类,其占比可按照“由主到辅”“由专到兼”,缺啥补啥。在互联网时代,阅读不受限制,没有障碍。教师不怕读不到,只怕不想读。可时下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尤以偏远地区的语文教师为甚),不读书、不写作的语文教师比比皆是,以微信阅读代替书籍阅读的也大有人在。
对此,笔者想告诫同行,当读图时代和碎片化微信阅读的风潮袭来之时,语文教师更需要坚守和传承书卷在手和枕书待眠的阅读传统,保全阅读求知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尤为重要。试想,一个没有读过《红楼梦》的语文教师讲《香菱学诗》,一个没有读过《水浒传》的语文教师讲《智取生辰纲》,能上成优质课吗?我认为不能,执教者也许能在《教参》和“百度”的帮助下应付课堂,但缺憾在所难免。因为事件背景、人物关系以及相关的知识链接一定会出现断层和空白,一旦学生突然发问,教师发懵,课堂就将陷入尴尬。推而言之,教师若没有足够的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贮备,课堂上就无法引经据典、左右逢源,更无法为学生答疑解难、点化启智,教学活动势必因为信息量不足而显单薄、虚空。
2.写作
写作是最好的思考。对语文教师来说,写专业文章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总结方式,也是最快捷的专业成长途径。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一语中的,一些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却只留下一摞摞曾经用来应付检查的备课本。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写作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写好计划总结开始,把高质量完成每期的计划总结文本作为自己梳理教学工作思路、积累教学经验、提升写作能力的契机;第二,写教学后记,写教学随笔,写下水作文;第三,写教研论文,写课题报告等;第四,利用假期写读书笔记、观感游记等。总之,要战胜自身惰性,克服应付心理,变压力为动力,视常规为内需,多写多练,总结积累写作经验,与学生分享创作体会。否则,久疏纸笔,势必思钝笔拙,眼高手低。语文教师自己写不好,还想教学生写好,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四)培养自己的语文学科审美情趣
语文特级教师蔡肇基说:“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是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和努力使学生具备的能力。”语文有文字美、语音美、结构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能够让学生发现并鉴赏语文之美的教师,自己也会“美”起来,成为有魅力、受欢迎的教师。而一堂课里如果教师没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某一种美,教学就算不得成功。因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要从发现美开始,枯燥无趣的语文课打不开学生好知、乐知的大门,学好语文便成了空谈。
三、以赛促练,以赛促研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大赛的机会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多,除了献课大赛、教案评比、论文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各学科都有的比赛类型之外,语文教师还能参加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等。经历各种比赛的磨砺和锤炼之后获得飞跃进步是很多教师共有的经验,比赛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是参赛者公认的事实。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更需要借助比赛的“助长”功能。虽然参赛教师的备战要费尽心思,展示过程也要数经周折,有时还有可能面对失落乃至失败,但失败和成功一样可贵,都能促使教师快速成长,繼而克服心理障碍,获得专业自信。这就是教育专家为什么提出“要有勇气‘死在公开课中”的原因。我们不妨把它化用于任何类型的比赛中。走过这条看似“惊险”的比赛“曲径”,语文教师就能到达专业发展的幽美之境。
四、向语文教育名家学习
众所周知,国内外知名语文大家都无一例外地重视阅读、反思和写作,在此过程中,他们总结出很多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宝贵经验。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参加离岗培训和网络培训,“认识”更多的语文名师大家,了解名家成长轨迹,拜读名家研究论著,观看其精彩的课例视频,借鉴名家现成经验,以此自勉自励,继而锁定成长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就可以少走弯路。
五、汲取当地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养料
丰厚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是各地中学语文教学宝贵的人文资源,也是到目前为止未被充分发掘的处女地。教师应学会关注身边鲜活的地域文化、民俗活动、风土人情、特色语言、民间文学等,形成从课本到生活、从正统到特色、从单一到多元的大语文视野,尝试开发乡土性的语文校本课程,实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拓展性语文教学。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去体验民俗活动,感受乡土文化,并将其作为习作素材。
六、以文“化”人,师德垂范
在文选型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语文教师研读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和文人、名人和伟人对话,因而语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气质理当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教师,但实际情况是,语文教师身上还看不到这方面的优势。这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师大都偏重于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自己也没能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的思想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和品质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抱着感恩的心态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能够日日与经典作伴、时时与精英交心的职业和岗位,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养和品德,成为所在学校的师德楷模。
作者单位:四川省马尔康市第二中学(6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