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奶:细分市场的潜力股?
2019-07-19
近几年,消费端意向变化明显,植物蛋白饮品品牌迭起。从只针对乳糖不耐受和素食人群到如今市值数十亿美元,植物奶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乳制品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据凯度消费指数(在中国隶属CTR)于近期发布的《2018第四季度亚洲快速消费品市场洞察》显示,豆奶在销售额和销量方面都排在首位。另据欧睿国际的市场报告显示,2014—2018年,中国市场包装豆奶饮品(包括即饮豆浆)年复合销量和销售额增长分别为9.3%和12%,远超牛奶的1.1%和4.6%。业内分析认为,未来5年,豆奶豆浆饮品的增速还将是牛奶的2倍以上。
一直以来,国外都有对动物奶安全性(抗生素)、营养性(胆固醇和脂肪)和人道性(虐待动物)方面的讨论,随着近年来食品科技的创新,宗教人群、动保主义者、素食主义者,以及乳奶不耐受人群的需求被不断放大,欧美的乳制品市场开始主动迎合上述人群,使得来源安全、营养温和的植物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这一浪潮也影响了国内的一些消费人群的消费理念,进而催生、助推了植物奶市场。而植物奶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也成为许多人关心的热点问题。
“植物奶”突起
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8年植物奶已抢占美国15%的奶制品零售市场,体量达到16亿美元,并且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激增。在英国,植物奶也因连年保持30%的市场增长率,在2017年被政府列入了CPI的统计范围。根据专业食品饮料调研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预测,全球植物奶市场的规模很快就将突破160亿美元,而在更远的未来,人们在饮料消费层面的观念和习惯也将被深刻影响。
据公开资料,植物奶领域已有11家较大的创新公司获得了高盛、李嘉诚等知名资本和巨富的认可,总融资达到14亿美元。而国内市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利好下,行业巨头亦在快速跟进。分析认为,未来,植物奶与牛奶双轨并行的趋势将愈演愈烈。
目前,国外植物奶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除了被达能收购的WhiteWave和Blue Diamond,其他基本上是2010年之后诞生的新锐黑马。与此同时,原本的牛奶生产商也在积极转向植物制奶领域。2017年,乳制品巨头Elmhurst Dairy关闭了旧有工厂,改名为Elmhurst Nutmilk,从牛奶改为生产坚果奶制品(由杏仁、榛子、核桃和腰果制成)。
可见,植物奶市场已经打开,而且品类越来越丰富。除了最主流的杏仁奶、豆奶和椰奶,还出现了藜麦蛋白饮料、山核桃蛋白饮料、米浆、榛子奶、亚麻籽奶等等。
在国内,植物奶的发展趋势也不可小觑。以豆奶为例,虽然根据欧睿国际提供给《好奇心日报》的数据,中国包装牛奶(冷鲜奶和常温奶一起)的市场已经超过了1222亿元人民币,是包装豆奶饮品市场的十倍。不过值得指出的是,现制豆奶、豆浆的餐饮渠道比牛奶更广,从肯德基、麦当劳到永和大王,甚至是正餐店。另外中国人也有自制豆浆的习惯,甚至豆浆机一度畅销,把九阳这样的公司送上了市,但这些都没有纳入统计口径。
而且,包装豆奶豆浆未来的增速会更快。据欧睿国际数据,2014—2018年,中国市场包装豆奶饮品(包括即饮豆浆)年复合销量和销售额增长分别为9.3%和12%,远超牛奶的1.1%和4.6%。未来5年,豆奶豆浆饮品的增速还将是牛奶的2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因为植物性饮食运动,也不全是因为较大的乳糖不耐受人口,而是因为中国人吃豆制品的传统。
各大食品企业争夺植物奶市场
根据调研机构Renub Research 2018年发布的报告《全球乳制品市场分析和调查》称,预计到2024年,动物性乳制替代品的市场份额将超340亿美元。该报告指出,许多人选择植物奶,是因为“消费者关注的是植物性乳制品所提供的健康和营养价值,如低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随着消费者对植物替代品的兴趣增加,近年来,用大豆、椰子、燕麦、杏仁等制成的植物奶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奶制品市场,从各家大公司对植物奶的格外青睐略见一二。
过去一年中,国内奶业巨头伊利和蒙牛都开始花大力气研发和推销新豆奶产品。伊利旗下植选品牌在年初推出新品“植选畅饮型豆乳”后,还第一次以植选品牌的方式植入了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综艺节目。蒙牛旗下植朴磨坊则推出了一款巴旦木风味的“Silk”美式豆奶。
雀巢美洲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LaurentFreixe表示,过去几年,雀巢通过投资、收购、扩张市场,加大了旗下植物性食品品牌的投入,公司基于植物的业务可能在未来10年内实现1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且雀巢位于瑞士洛桑的研发部门还在测试一种从核桃、蓝莓中提取出的紫色汁液。
除雀巢外,达能旗下的Silk品牌推出了新的燕麦奶产品Oat Yeah。星巴克此前也跟风宣布,为满足顾客要求,他们开始供应杏仁奶冲制的咖啡饮料,因为这是最多顾客提议的口味。
其他大公司也早有动作。通用磨坊两次投资杏仁奶制品品牌Kite Hill;可口可乐在中国收购了中绿粗粮王,还投资了拉美市场排名第一的豆奶AdeS;达能在2017年以125亿美元收购了Whitewave,旗下最重要的品牌资产Silk(在中国叫“植朴磨坊”)、So Delicious都是植物蛋白饮料。
作为植物性饮食的明星公司(和品牌),做椰子水起家的唯他可可也推出了椰奶。还有一些快速增长的小品牌:主打杏仁奶的植物基饮料品牌Califia Farms获得投资银行Ambrosia Investments领投的5000万美元,2014年来它是年复合增长率最高的植物奶品牌。Oatly的中国股东是华润,2016年,Oatly收到了华润维麟健康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未公示投资额),这是一家华润和比利时的股权基金Verlinvest成立的合资公司,之后Oatly很快进驻到华润旗下的精品超市Ole,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600多家太平洋咖啡。
牛奶和各种植物奶的营养成分对比
由此可见,食物细分和创新品类如今都被食品巨头们视作重要增长点,尽管大众食品仍然是支撑主要收入与盈利的品类,但能满足细分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型才是未来真正驱动企业增长的因素。而植物奶作为一种动物奶替代品,在营养、口感、消费者情感需求等方面虽还不能与动物奶抗衡地位,但凭借其自身独特优势及健康素食大环境,在饮品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夺得一席之地。
植物奶发展前景仍待观察
虽然植物奶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争议一直存在——植物奶是否可以替代牛奶。单从营养上讲,没有“植物奶”能够替代“牛奶”。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是优质蛋白,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可吸收率都很高。脂肪虽然以饱和脂肪为主,但同时含有不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且是优质的钙和维生素D来源。不论植物奶如何主打“营养”牌,它们都不能替代牛奶,特别是对于儿童。因此如今大多数争论都围绕着植物乳是否应该添加额外的维生素来更好地模仿牛奶。
很多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对自身植物奶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强化”,但有些植物奶企业却不这么认同。“开始强化的那一刻,你便要假装它是牛奶。我不想那样做,这种做法感觉是不诚实的。”Rude Health创始人Camilla Barnard说道。
而且美国土壤协会拒绝对强化产品进行有机认证,因此目前许多新的植物奶品牌的主流选择是推出有机产品,而不是添加额外的营养素成为牛奶替代品。例如,Califia Farms的不加糖扁桃仁奶在其瓶子上标有“比牛奶多50%的钙”,但它不含维生素D、B12、核黄素或牛奶以及其他强化植物乳中的任何其他营养素。
营养学家范志红对此表示,现如今植物奶企业应扎扎实实做好营养研发,全面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根据切实的科学数据选择更健康的方式来对植物奶产品进行营养强化,为不能喝牛奶的纯素食人士提供新选择。同时,植物奶产品几乎都靠甜味吸引顾客,这种不健康的特点如何能够被纠正,也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
国内奶制品行业龙头布局植物奶
如今植物奶的主力军集中在大豆、扁桃仁、椰子和燕麦上。大豆奶的销售突破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豆奶品牌Silk、Alpro等抓住牛奶与高胆固醇、心脏病之间的关系,突出自家产品是一种健康的乳制品替代品,一夜之间豆奶成为了适合任何人饮用的产品。然而,豆奶的口感限制了其快速增长,即使是现在的豆奶,在配方不断升级优化之后,仍有不少消费者不喜欢它的豆腥味,加之21世纪初期,大豆被报道含有植物雌激素,使得人们开始担心大豆奶会打破人体荷尔蒙平衡。
2008年,加州扁桃仁大型农民合作社Blue Diamond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展了大规模的营销活动,资助对扁桃仁健康益处的新研究,效果立竿见影。Glossy杂志宣称扁桃仁是一种“超级食品”,2013年,扁桃仁已经取代了大豆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植物奶品类。
但即便是占植物奶销量三分之二的扁桃仁奶,目前也在遭受声誉危机。第一个问题就是环境问题:生长单个扁桃仁需要4.5升水。在加利福尼亚州,扁桃仁产量占世界产量八分之一,但种植面积所需水量要占整个州供水量的10%。另一个问题是,大多数扁桃仁奶实际扁桃仁含量微不足道,扁桃仁奶实际上是一种水基乳液,即使是大品牌如Silk和Alpro都只含有2%的扁桃仁。因此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扁桃仁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真正的潜力股是椰子奶和燕麦奶。
燕麦是一个非常好的作物,可以在任何地方种植,且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膳食纤维。2012年,接任Oatly首席执行官的Petersson开始着手建立燕麦形象,并对产品包装进行了重新设计,放弃了之前的20世纪90年代的美学设计,使用更加轻松,千禧年友好的设计,将推广目标定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和伦敦肖迪奇区的咖啡馆,放弃了零售店。而且Oatly燕麦奶不同于大多数植物乳,它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便是它可以起泡,燕麦的味道大部分被咖啡掩盖,从而被消费者很好地接受。
在中国,燕麦奶市场的发展虽只处于萌芽阶段但也已经被很多企业盯上。Oatly最新的目标市场便是中国,专门做麦片的桂格也宣布计划生产一系列燕麦饮料并推出市场。还有Silk,在今年1月份推出了自己的燕麦品牌OatYeah……植物奶市场的竞争仍在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