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的调研报告
——以“华必信会计班”、“瑞鑫税务班”为例

2019-07-18何嘉昊林瑞芬陈锦妍陈楚虹黎贵芳

时代金融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岗位

● 何嘉昊 林瑞芬 陈锦妍 倪 烨 陈楚虹 黎贵芳

“学徒制”是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口传身授指导学徒掌握运用行业专业知识技能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逐步展开,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运用典型案例及实证资料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微信公众号推送调查法、人物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对广东省东莞华必信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市瑞鑫财税信息有限公司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华必信会计班”、“瑞鑫税务班”,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校企合作建设“华必信会计班”、“瑞鑫税务班”,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一)将现代学徒制改革与“订单式”培养相结合,实行“工学交替,学训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华必信会计班”、“瑞鑫税务班”是在“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并将二者相结合,工学交替,学训结合,以“会计师傅带徒弟”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践。

(二)根据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务培训课程

实践教学内容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要求出发,分为会计核算、涉税服务技能、财务软件应用、进出口业务及税收、财务分析与管理、审计、企业文化与职业发展等七大模块,具备较强实用价值的知识点和技能,提高学生会计实践工作能力。

(三)采取“师徒制”的指导方法,企业指导老师“1带1”或“1带2”手把手教

学生跟师傅实习,对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例题或模拟题,而是真实的经济业务资料,应用实用的财务软件,完成企业经济业务会计核算任务。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手把手教,要求严格,边讲课学习边实践,学以致用。学生每天要写培训实习日志,按时参加企业各业务部门的早会,完成指导老师交办的实习任务。

(四)企业的实践教学与就业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一个“培训+实践+就业”的职业发展平台

企业为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愿意由企业安排就业的,企业负责推荐到客户企业的会计类岗位就业。由于具备了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学生一上岗就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得到企业的好评。

二、现代学徒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的新的职业教育模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由于各类企业的不同情况,以及各行业、专业的特点,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如果全部要实行“招工与招生一体化”,是难以实行的

目前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要求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这对一些用工量较大,每年需要补充较多新员工的行业和大企业是可行的。但高职院校就业主要面向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会计工作专业性、实践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强,企业可以接纳的会计专业人员不多,这种方式就难以实施了。

(二)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积极性不高,愿意接纳高职学生进入企业作为员工和学徒培养的企业不多

高职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大毕业学生多,学生去企业进行会计实践的愿望很强烈。但目前愿意与学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企业不多,有的是学校热、企业冷,缺少合作热情。主要原因是合作企业缺乏利益保障,在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也不够。

(三)学校与企业产教对接,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方面做得不够,学校的专业教育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差距较大

在调查中学生反映,学校的课程体系针对岗位工作过程的训练不足,课程内容缺乏职业关联性和更新的时效性,与企业的实践环节有些脱节。学生因到企业进行岗位技能操作时,觉得力不从心,很多都要从头学起。

(四)企业指导老师队伍稳定性不够,教学指导水平不平衡

企业师傅(指导老师)是企业的专业骨干,有但的企业专业人员流动性大,指导老师队伍人员不稳定,有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不平衡,缺乏教学目标计划和充分备课。学校和企业都缺乏对指导老师激励和考核的机制。

(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缺乏政府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

为了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国家虽然出台了多项政策,并鼓励职业院校进行试点,但是这些政策性文件大都较为宏观,在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税收上的减免或财政上的补贴等优惠政策也落实不够。

三、深化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途径和对策

(一)因地制宜,形成多种现代学徒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必须有合适的载体和育人平台,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现代学徒制模式不同。建议要根据高职各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形成多种现代学徒培养模式。除“招生与招工一体化”这种形式外,还可以探索“2.5+1.5(或2+1),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学训结合”多种形式的现代学徒制改革途径,不搞“一刀切”。

(二)政府要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参与是最关键的因素。政府要加大对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支持,激励和吸引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来。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确定现代学徒制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为了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政府给予参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或奖励,对现代学徒制试点政府给予补贴。建设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参与学徒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要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教材开发、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让学徒在企业能够学到“真技能”,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新机制。实践教学要联系实际中的疑难点,多学习在学校没学过的知识,或者是在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制定校企实践指导教师考核和激励的管理办法,稳定企业指导教师队伍,形成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机制

合作企业要择优选拔责任感强、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要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建立企业指导老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基本稳定指导老师队伍。学校老师也要多协助配合企业老师,学校和企业会计师傅共同培养,实行“双导师指导,双证毕业”。

(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要将对学生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的培养纳入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和诚信的教育,在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的教育和职场氛围的熏陶,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企业精神。要根据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运行需要,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和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配套制度,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身心健康与安全。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岗位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