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2019-07-18钟克焱黄凌

生物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感染性病原菌检验

钟克焱,黄凌

(海南医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

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的范围较为广 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的现象,这也导致了病原菌耐药性增强,加大了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出于提高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的考量,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对病原菌加以明确,确定其抗药性,并选用合理的抗生素。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微生物培养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用临床抗生素类药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针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可将微生物培养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诊断工作,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技术依据。临床治疗中,会与多种病原菌相互接触,这也决定了微生物检验流程过于复杂,操作人员存在技术水平与专业技能上的差异,都会导致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受到影响。以VB医院为例,对该医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年龄层次在17~75岁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标本进行收集,共计收录病患标本603份,其中包括男性病例325份、女性病例278份,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9.1~46.1岁的年龄段[1]。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与调查过程中,对检验人员的整个操作环境与操作技能进行全程监视与全面记录,具体记录对象包括设备仪器的具体型号、设备使用时间及使用时长、设备检验误差等相关信息,充分明确对微生物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操作技能都需要严格遵循具体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以无菌操作为原则,对送到检验室的检验标本进行分离与鉴定处理。可采用K-B试纸扩散方法进行药敏实验,采用NCCLS相关标准为判定依据。

1.3 统计学分析

对全部所选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数据,根据错误数据的具体原因进行类型划分,采用Excel数据软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类型划分、统计与整合,明确其中对于微生物培养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交叉表卡方检验,对微生物培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加以确定。本次研究中,对每项具体数据的占比进行计算,并根据其具体比例进行分析,确定统计学分析比例最高的数据及其他数据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采用交叉表卡方检验方式加以明确。采用SPSS 20.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数据检验,判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分析

本次研究中,共计生成112份存在误差的检验报告及检验标本,其误差率为18.57%,见表1。实验室检测的具体包括血常规化验、尿常规化验、脑脊液化验、病原菌检验及蛋白定量检测等项目。这些检测项目中,尿常规检测的准确率达到86.74%,在多种检测项目中最高,病原菌培养的准确率为76.67%,经过统计分析,确定P<0.05,微生物检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微生物检测各项标准的准确率

2.2 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

微生物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的质量与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实验室的人员素质等,经过统计与分析,确定本次研究中存在112份误差报告,包括2016年误差报告62份,2017年误差报告50份,见表2。

表2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2.3 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51.74%)、革兰阳性菌(39.80%)与真菌(8.46%),见表3。在对比分析中,确定P小于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2]。

表3 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2.4 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的比例较大;革兰阳性菌中,含有较大比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这两种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见表4。

表4 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析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确定的是,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尤其显著,对盘尼西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品的抗药效果十分明显。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也比较高,尤其对噻孢霉素钠、阿莫西林与头孢噻肟就耐药性较为明显。

3 讨论

尽管现代医学高度发展,但目前存在抗生素药物滥用的情况,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感染性疾病采用微生物检测诊断精准性不足,为了提高病患检测诊断率,应当尽量客观合理地开展检测工作,保证诊断结果的合理性,以便于制定治疗计划[3]。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就医等过程中,都有可能罹患病原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为此应充分明确病原菌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巨大危害,不断提升药物的研究水平,促进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进程,从而有效提高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由于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在对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但在实际的临床检验中,难免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导致微生物临床检验结果存在误差。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微生物临床检验质量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以下方面:

(1)研究样本收集质量的控制性因素,应当充分明确优质样本的基础性作用,对检测样本进行收集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样本的收集、运输及保存等全部过程中,应严格根据检测样本的具体品类进行分别管理。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所选用的培养基及检验试剂等材料,都需要切实保证其能够满足检测的实际需求,及时清除过期材料,所选样本、仪器及试剂,都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范与标准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检测报告也会受到设备、仪器及试剂质量的影响,要求检测人员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测工作,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在完成取样之后,应当严格按照具体的操作程序,避免样本污染问题。

(2)微生物检验质量会受到具体检验人员与操作人员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求检测人员具备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先进技能,相关知识水平较高,具备较好的主观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思维良好。应切实保证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微生物检测报告是否精准,是受到相关检验人员与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决定性影响,因而要求实验室的具体操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医院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具备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具备细致的分析能力,能够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严格按照相应标准与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此外,应制定强制性的定期检查机制,严格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定期检查培养箱,并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

(3)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合理的检测方法,尽量优先以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在选择具体的检测方法时,可尽量按照以下3个原则进行:①确定平行样,以确保所获结果具备可比性;②建立空白对照组,有效排除因污染而导致的检测不精准现象;③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质量控制标准。

综上所述,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理因素、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所需仪器、设备及试剂等相关材料,都需要做好质量控制与校准工作,切实保证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并在微生物临床培养过程中,要始终保证检验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切实保证其技术应用水平,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合理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充分提高病患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人们的身体健康[4]。

猜你喜欢

感染性病原菌检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