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在肢体功能康复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2019-07-18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同伴肢体问卷

徐 静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同伴教育是一种重要模式,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1]。在脑出血和脑梗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道路上,健康宣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同伴教育,因为具有文化适宜性,可接受性、经济性等特点,已在许多健康教育方面开展实施[2]。我科脑出血和脑梗康复期患者较多,对此,我科利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于肢体功能锻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现将方法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就诊的病房及门诊患者100名,男42例,女58例,年龄43-69岁,平均58.16±1.32岁,病程2-3年,患者均为康复期,肌力评分在3-4级的恢复期患者。女性患者比例为58%。按年龄,族别,性别匹配后随机分组,干预组50人,对照组50人,参加人员填写一般资料及签订自愿参加活动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地点、时间及形式

我院门诊针对慢病患者开展各种类型的大讲堂,主要针对新老患者及社区居民,每两周一次,每周三下午17.00授课,在门诊会议室,时间2小时。活动时间为半年,每组6次,共12次。我科将门诊的慢病大讲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讲座,针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患者。干预组以专业知识讲授和同伴活动、专家答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重在自我参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

1.3 方法

1.3.1 筛选同伴教育宣传员,同伴教育宣传员入选的条件是热情,善于语言表达,肢体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以自荐和推荐的形式筛选出5名同伴教育骨干,将50人分成5组,每组一名宣传员,活动由一名专科医生,一名专科护士全程参与宣教活动,进行指导、干预。

1.3.2 调查问卷及知情同意书 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肢体功能锻炼知识,膳食、运动、治疗等相关行为、自我效能等。在第一次活动和最后一次活动时发放调查问卷,统一回收,由专人负责问卷的收集整理。开始活动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此项活动。

1.3.3评估 初次评定,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专业的功能评定,以了解病人肢体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为下一步制定康复措施提供依据。

1.4 开展内容

1.4.1 干预组由专科医生讲授专科知识45分钟左右,讲解并示范如何保持正确的体位或功能位,如何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包括吸气训练、呼气训练、肺活量的训练、排痰训练等,如何进行被动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如何进行主动运动与助力运动训练等。

1.4.2 同伴小组活动45分钟,前两次以活动为主,有宣教护士带领大家认识,做破冰小游戏,让小组成员快速认识并充分信任。此后鼓励以小组形式交流肢体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患者表达患病后的感受、经验交流以及心得。同伴间两两一组进行锻炼,这种同伴间的交流和沟通能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3为患者提供强大的支持系统

肢体功能受限患者的心理是孤单、绝望甚至是消极的,此时家属、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关爱是很重要的支持系统和资源,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学习肢体功能恢复的方法,督促和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鼓励患者主动和朋友进行语言交流,避免自卑和恐惧心理。鼓励患者多到户外活动,将注意力进行转移,关注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尽量多给别人提供温暖,在同伴教育中可以更多的形成同伴间的支持和帮助。

1.4.4 个性化的心理康复护理

脑出血和脑梗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和失语。护理宣教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表达恐惧,激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小组活动的时候,宣教员一定要选择正能量,有爱心的人来组织,鼓励大家互相给予关爱。

1.4.5 专家答疑,提问10分钟左右,每组以纸条形式提出一个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专家解答,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很好的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1.5 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所有参加活动的患者在第一次活动开始前和第六次活动结束后接受问卷调查表。由专人负责审核问卷。

1.6 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由本人用SPSS15.0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判断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组经过肢体功能训练后,干预组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对比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心理状态、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康复速度方面的差异

3 讨 论

由表一可见,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康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为肢体功能康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讨论互动中,更容易接受对方健康的行为模式,互相督促锻炼、互相支持,提升了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同伴肢体问卷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肢体语言
寻找失散的同伴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