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18刘覃胤
刘覃胤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湖南 长沙 41000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中常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但预后恢复效果较差[1]。本研究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94例宫颈癌患者,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9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为(49.64±1.47)岁;文化程度:4例小学,8例初中,13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研究组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为(48.37±1.54)岁;文化程度:3例小学,9例初中,12例高中及中专,23例大专及以上学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将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告知其引导出血或感染时的应对措施,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1)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2)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在患者出院后,保持每1-2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所掌握了解。同时,可利用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群,使患者在出现病情变化能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各患者之间也能相互交流沟通,促进病情的恢复。(3)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疏导,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将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向患者进行讲解,指导患者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帮助患者树立病情恢复的自信心。将宫颈癌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家属,使其能对患者病情有所了解,疏导其负面心理情绪,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2]。
1.3 观察指标
(1)焦虑、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生活质量:根据WHOQOL-BREF生活质量表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估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估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等,总分172分,评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SAS(45.72±4.51)分、SDS(44.27±1.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3 结 论
在妇科疾病中,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部分患者需接受同期的放化疗治疗。手术治疗常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将患者子宫完全切除,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预后恢复效果较差,在术后患者心理及生理容易产生诸多障碍,应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其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患者在出院后受病情的影响,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缺乏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后仍对其进行护理指导,定期对宫颈啊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建立微信聊天群,掌握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并对其出现的阴道感染等不良反应进行指导,促进病情的恢复。对患者出现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升其自我责任感,增强自我护理概念,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提高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加快患者病情恢复进程[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SAS(45.72±4.51)分、SDS(44.27±1.5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