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2019-07-18卢文杰曹建春李慧苹周继勇姜春晓沈永洲
卢文杰 曹建春 李慧苹周继勇 江 涛 姜春晓 沈永洲
浙江省海宁市中医院 浙江 海宁 314400
本研究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指导下,探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及方法
病例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宁市中医院大肠癌早诊早治基地发现的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收集430例病例,其中男264例(占61.39%),女166例(占38.61%),男女之比为1.59∶1;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56.70±12.33岁;40岁以下8人,40~49岁90人,50~59岁168人,60~69岁124人,70~78岁40人。参考2009年3月26日所发布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作中医体质评价表,在高资历中医师指导下填写中医证候观察表及体质调查表。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相关分析、计量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计数资料的秩和检验等,P=0.05。
2 结果
2.1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侯类型分布:运用SPSS13.0系统软件聚类方法对43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样品(Case)聚类分析,分别聚为两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七类,直至出现较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布为止,并列出各聚类证候指标的频数及百分比分布:脾虚湿热166例(38.61%),湿热夹瘀96例(22.32%),脾虚夹瘀76例(17.67%),气滞血瘀46例(10.69%),气阴两虚46例(10.69%)。
2.2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各证候类型的四诊指标分布:分述如下。
2.2.1 脾虚湿热型的证候频数分析:对166例脾虚湿热型患者的四诊指标进行分析,频数及构成比排在前8~12位的是:苔白腻(100.0%)、神疲乏力(88.9%)、便烂(87.5%)、纳呆(77.8%)、腹部隐痛(77.8%)、舌淡(72.2%)、小便短赤、小便黄(61.1%)、脉细滑(55.6%)、齿印舌(55.6%)、成型软便(66.7%)、气短(50.0%)、大便黏腻不爽(50.0%)。根据症状、舌脉的频数分布和构成比,结合临床辨证为脾虚湿热型。
2.2.2 湿热夹瘀型的证候频数分析:对96例湿热夹瘀型患者的四诊指标进行分析,频数及构成比排在前8~12位的是:苔黄腻(96.2%)、舌底络脉迂曲(81.8%)、口干(84.6%)、口苦(84.6%)、大便夹粘液(65.4%)、舌瘀点瘀斑(65.4%)、小便黄(65.4%)、舌暗红(61.5%)、大便臭秽(53.8%)、成型软便(51.5%)、里急后重(42.3%)、身体困重(42.3%)、脉滑(38.5%)、舌红(38.5%)。根据患者症状、舌脉的频数分布和构成比,结合临床辨证为湿热瘀阻型。
2.2.3 脾虚夹瘀型的证候频数分析:对76例脾虚夹瘀型患者的四诊指标进行分析,频数及构成比排在前8~12位的是:舌淡暗(90.5%)、神疲乏力(85.7%)、舌底络脉迂曲(76.2%)、气短(71.4%)、纳差(59.5%)、齿印舌(59.5%)、便溏(57.5%)、舌有瘀点瘀斑(47.6%)、脉细涩(47.6%)、成型软便(35.7%)、腹部隐痛(31.0%)、面色晦暗(28.6%)。根据症状、舌脉的频数分布和构成比,结合临床辨证为脾虚夹瘀型。
2.2.4 气滞血瘀型的证候频数分析:对46例气滞血瘀型患者的四诊指标进行分析,频数及构成比排在前8~12位的是:情绪不佳善太息或腹胀腹痛于情绪不佳时加重(100.0%)、舌底络脉迂曲(100.0%)、脉弦涩(87.5%)、舌淡红(75.0%)、苔薄白(75.0%)、舌有瘀点瘀斑(50.0%)、大便溏结不调(50.0%)、成型软便(37.5%)、腹部胀痛(32.3%)、腹胀(35.5%)、口干(30.8%)。根据症状、舌脉的频数分布和构成比,结合临床辨证为气滞血瘀型。
2.2.5 气阴两虚型的证候频数分析:对46例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四诊指标进行分析,频数及构成比排在前8~12位的是:颧红潮热(l00.0%)、苔少(100.0%)、舌淡嫩(100%)、口干(100.0%)、神疲乏力(96.7%)、气短(96.5%)、面色苍白(79.2%)、脉弦细(66.5%)、舌边齿印(63.7%)。根据症状、舌脉的频数分布和构成比,结合临床辨证为气阴两虚型。
2.3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医证候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将430例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年龄分为5层:39岁以下、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经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χ2=14.160,P=0.028,提示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类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其中40~49岁及60岁以上的患者以脾虚湿热型为主,50~59岁的患者以湿热夹瘀型及气滞血瘀型为主。见表1。
表1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例(%)]
3 讨论
3.1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一般资料特点:本研究430例病例中,男264例(占61.39%),女166例(占38.61%),男女比为1.59∶1,提示本病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其中30岁以下2例(占0.46%),50岁以上共332例(占72.21%),青年人发病率低,中老年人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随着年龄增长,大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的特点相符。
3.2 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本研究结果显示此类中医证候大概分五型:脾虚湿热型(占38.61%)、湿热夹瘀型(占22.32%)、脾虚夹瘀型(占17.67%)、气滞血瘀型(占10.69%)、气阴两虚型(占10.69%),呈脾虚湿热型>湿热夹瘀型>脾虚夹瘀型>气滞血瘀型=气阴两虚型的趋势。本病在中医属于“肠覃”“肠瘤”范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病原理在于正邪相搏,正如《素问·评热病论》及《素问·刺法论》[1]分别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体虚之人或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因嗜食肥甘厚腻内生湿热,湿热郁积于肠道,湿热瘀互结,发为肠瘤。故临床上可见一系列脾虚、瘀血、湿热的表现。因而以脾虚夹瘀证、湿热瘀阻证、脾虚湿热证最为多见。
3.3 中医证候类型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提示,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类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60岁以上的患者(老年人)以脾虚夹瘀型为主。6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脏腑机能逐渐衰退,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如《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2]故脾虚则致气血生化乏源,推动乏力产生瘀血;气虚易感外邪,正虚邪恋,发为癌瘤。40~49岁青壮年人正气尚足,但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或肥甘厚腻,烟酒房事多,生活欠规律,外感或内生湿热胶着于肠道,致癌瘤生发。故此类患者(青壮年人)以脾虚湿热型(37.78%)及湿热夹瘀型(35.56%)为主。
4 临床意义
4.1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本研究显示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虚夹瘀型最多、湿热瘀阻型次之,可见脾虚、湿热、瘀血是本病的重要中医病理特点,故治疗上辨证施治可以“健脾益气、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法,根据患者的虚实偏重选方用药。
4.2 结合体质,养生调理:本研究另外还在体质方面做了探索,提示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及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的体质类型占主要,与相关研究类似[3],故平素养生调理,应根据个人具体的体质类型,选择适当的调养措施。
4.3 注重湿热,预防癌变:本研究显示湿热类证患者发生癌变明显多于其他非湿热类证患者,故辨证用药和养生调理上均应注重清利化湿,从而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预防肠道癌瘤的发生。
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和临床研究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带来选择性偏倚。因此,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证候以及体质分布规律,今后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研究,以及进一步的临床观察验证。